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國民黨舉辦“七七事變”紀念活動 馬英九多次提及“中國人”

為紀念“七七事變”80周年,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出席活動致詞時表示, 紀念抗戰的目的不在於仇日、反日, 而是感念先烈先賢的奉獻犧牲, 不再重蹈歷史覆轍。

執政時鮮少提到“中國人”的馬英九, 今天多次談及這一稱謂。 吳敦義則強調“中華民國”, 希望兩岸永續和平。

馬英九出席紀念“七七事變”80周年活動並致辭

為紀念“七七事變”80周年, 中國國民黨與臺灣政治大學人文中心合辦“紀念全民抗日戰爭爆發80周年學術研討會”,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出席致詞時表示, 紀念抗戰的目的不在於仇日、反日, 而是感念先烈先賢的奉獻犧牲, 希望中華民族與大和民族之間仇恨終止, 不再重蹈歷史覆轍。

在發言中, 馬英九多次提到中國、中國人。 例如, 他認為, 中國人抗日起點應提前到1894年。 而1942年的仁安羌大捷, “真正”讓中國人民站起來。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 為紀念“七七抗戰”80周年,

中國國民黨與政治大學人文中心合辦“紀念全民抗日戰爭爆發80周年學術研討會”, 並邀請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張玉法、美國智庫太平洋國際政策理事會常務理事劉偉民等人專題演講。 馬英九與國民黨主席當選人吳敦義應邀出席。

據報導, 馬英九致詞時, 談及無論在大陸還是臺灣, 兩岸人民都曾因為日本軍閥的野心而被欺淩迫害, 傷亡慘重, 抗戰是中華民族歷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多、影響最深的民族禦侮戰爭, 為同盟國抗法西斯戰爭做出了極大貢獻。

“戰爭, 沒有贏家;和平, 沒有輸家, 這是歷史的教訓, 戰爭的錯誤或可原諒, 但歷史的真相不能遺忘。 ”馬英九說, 紀念“七七事變”、紀念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的目的並不在於仇日、反日,

而是在於感念先烈先賢的奉獻犧牲, 希望中華民族與大和民族之間仇恨終止、友誼開始, 不再重蹈歷史覆轍, 共同努力維持區域安定與世界和平。

吳敦義多次強調“中華民國”

和馬英九多次提及“中國人”不同, 吳敦義在國民黨另一場紀念“七七抗戰”80周年活動中,

指出抗戰的兩大意義:光復臺灣、廢除不平等條約。 他多次強調“中華民國”, 希望臺灣風調雨順、“中華民國”國泰民安、兩岸維持永續和平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