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抗日戰爭日本的歪把子究竟有什麼缺點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一一年式軽機関銃)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廣泛使用的一種6.5毫米口徑輕機槍, 其槍托為了便於貼腮瞄準而向右彎曲, 所以在中國俗稱“歪把子”機槍。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 世界各國特別是一些軍事大國出現了新一輪軍備競賽和軍事思想變革的風潮。 日本為了增強一線徒步步兵的火力, 效仿歐美列強軍隊的做法, 日本開始為步兵班、組設計一型由1~2人操作使用的自動武器——輕機槍。

儘管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實現了日本陸軍基於戰鬥彈藥保障的思想, 但卻犧牲了在戰鬥使用方面的整體性能。 實戰證明, 槍械的結構越簡單, 可靠性也就相對越高;反之, 可靠性則越糟。

氣象敏感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對於氣象環境的變化十分敏感, 先是在中國東北地區低溫嚴寒的條件下使用的可靠性很差,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只有在不冷不熱、不幹不濕的季節,

並且在精心擦拭保養以及戰鬥烈度柔和的理想條件下, 故障率才會相對低一些。

人機工程惡劣

獨特的供彈方式, 使大正十一式輕機槍的人機工程極為惡化。 為了能夠順利地把槍彈從彈夾上一發一發地撥進彈膛,

必須在彈膛旁邊的輸彈線路上, 擁有不少於5發 6.5mm步槍彈底緣直徑之和的一段距離, 為此, 能夠盛裝6個彈夾的槍彈的裝彈機, 只能偏置於槍身軸線的一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