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近六成受訪者贊成提高醫院非患者停車費

在醫院停車難的問題, 幾乎是每個醫院以及患者都會遇到的情況。 當工作日看病高峰遇上綿綿細雨, 羅湖區多家醫院的停車場不堪重負。 前日, 南都記者在羅湖區走訪發現, 深圳市人民醫院、羅湖區人民醫院、羅湖婦幼保健院均有不同程度的停車難情況。 有街坊表示, 公立醫院停車難的問題為生活帶來了不便, 希望能有改善方案出臺。

“孩子都看完病了, 我還沒停好車”

“孩子都看完病了,

我還沒停好車!”家住羅湖文錦中路的王先生對醫院停車難感觸頗深。 王先生說, 兒子有段時間常生病, 老帶著孩子往醫院跑。 請假、看病、排隊繳費還沒這麼累, 找個車位算是費勁。 “所以只能夫妻倆帶著孩子一起去———到了醫院, 孩子媽先帶著孩子去掛號看病, 我就在附近找車位。 有時候孩子病都看完了, 我還在附近開車兜著。 ”王先生介紹, 為了搶車位, 最早的一次, 全家七點多就到深圳市人民醫院了, 沒想到依然是一位難求。

3月7日一大早, 記者來到了位於羅湖區東門北路1017號的深圳市第一人民醫院進行探訪。 八點半不到, 車位早已擠得滿滿當當, 不少車輛都在門口排隊等待, 出來一輛 車 才能有一 個空余車位。

記者看到, 在醫院門口豎著一塊停車場收費標準立牌, 標明了工作日、非工作日以及患者車輛、非患者車輛的不同收費標準, 總價偏低。

現有收費標準較低

隨後, 記者走訪了羅湖區人民醫院, 發現停車場同樣擁擠。 據瞭解, 羅湖區人民醫院共有317個車位, 相比深圳市人民醫院, 羅湖區人民醫院擁擠時段相對略晚, 一般是上午9:00開始擁擠, 中午12:00至14:00停車較為緩和。 每天非患者院內停車大約占總停車量的30%, 其中包括醫院員工、醫院退休職工還有附近社區業主。

“我們現在停車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 前來醫院就診患者憑當天就診憑證享受優惠5元一天。 但不管是患者還是非患者, 停車收費都還是偏低;如果按照試行方案來執行, 提高收費標準,

應該會對停車難的情況有一定的緩解。 ”對於深圳發改委公佈的公立醫院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改革試點方案, 羅湖區人民醫院停車場負責人表示贊同。

職工讓出車位給患者緩解停車難題

一直以來, 羅湖區婦幼保健院的停車位也比較緊缺, 臨近路段也常因患者排隊等待停車位而大塞車, 但羅湖區婦幼保健院卻採取了“職工讓出車位”的辦法來緩解停車難題。

“為緩解病人停車難問題, 醫院要求職工讓出車位給患者, 不允許職工在院內停車。 ”羅湖區婦幼保健院職工周傑姝介紹, 為方便患者停車, 醫院將負一、二樓及地面停車場約150個車位元全部提供給患者, 醫院職工的車輛一律停在院外。 “自從要求職工車輛不能停在院內後,

有些同事把車停在院外的停車場, 有些改乘公交工具出行, 還有的同事是一起拼車來上班, 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患者停車難問題。 ”

背景

深圳發改委2月27日就公立醫院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改革試點方案召開徵求意見座談會, 提出在高峰期對非患者車輛實行較高收費。

試點方案將醫院的停車收費分為高峰時段(7:30-20:00)和非高峰時段(20:00至次日7:30)。 其中, 高峰時段門診、急診患者車輛6小時內收費5元, 超過部分每半小時3元;住院患者車輛, 每天收費5元, 一天內多次進出的, 只收費一次。

非患者車輛停放服務費的第一方案是第一小時10元, 第二小時起每半小時3元;第二方案是第一小時5元, 第二小時起每半小時5元, 在高峰時段停滿12.5小時可收費73元或120元。

較之此前的收費辦法,患者車輛收費中門診停車從固定收費5元變為階梯收費,按停滿高峰時段來算,最高多收39元,非患者車輛最高收120元,加上按絕大多數醫院處於二類地區來算,比之前最高多收93元。

部門在行動

市交委:多個醫院交通改善方案年內實施

深圳市交委已研究了多個交通改善對策,包括設置急救車專用綠色通道,完善周邊公交、慢行設施等。記者3月7日從市交委獲悉,針對醫院交通問題,目前組織開展了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等多個大型綜合醫院交通改善研究工作,並實施完成了近期改善措施。目前已編制完成市人民醫院等醫院的交通改善方案並移交各責任單位,今年年內開展實施。

針對醫療資源分佈不均問題,衛計委也有相應行動。據瞭解,深圳衛計委在2007年就啟動在深圳原特區外規劃新的三級甲等醫院,解決醫療資源分佈不均局面。經過多年的努力,現在投入運營的有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另外,中山大學第七附屬醫院準備在今年7月試業。

專家:建議大幅提升非患者停車收費

對於此次調價,深圳發改委價格處調研員黃細欽表示,現行醫院車位劃分和深圳的發展不是很匹配,停車價格不夠優化,按照5塊錢收費較低,特別是非患者停車收費。據不完全統計,市人民醫院高達76%的停車位被非患者車輛佔用,北大醫院是47%。且經調研,發改委出具如上徵求意見的初步方案。

對於此次提價,深圳市綜合交通設計研究院專家葛宏偉表示贊同。他認為如果要分開患者和非患者,能不能落實和執行是一個問題。醫院如果要區分,還需要加強管理。另一方面,提價的話非患者建議大幅提升,患者也應該適當提高,用以鼓勵患者採用別的交通方式,比如公共汽車和地鐵。

統籌:南都記者 周世玲

采寫:南都記者 劉怡 張豔麗 周世玲

在高峰時段停滿12.5小時可收費73元或120元。

較之此前的收費辦法,患者車輛收費中門診停車從固定收費5元變為階梯收費,按停滿高峰時段來算,最高多收39元,非患者車輛最高收120元,加上按絕大多數醫院處於二類地區來算,比之前最高多收93元。

部門在行動

市交委:多個醫院交通改善方案年內實施

深圳市交委已研究了多個交通改善對策,包括設置急救車專用綠色通道,完善周邊公交、慢行設施等。記者3月7日從市交委獲悉,針對醫院交通問題,目前組織開展了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等多個大型綜合醫院交通改善研究工作,並實施完成了近期改善措施。目前已編制完成市人民醫院等醫院的交通改善方案並移交各責任單位,今年年內開展實施。

針對醫療資源分佈不均問題,衛計委也有相應行動。據瞭解,深圳衛計委在2007年就啟動在深圳原特區外規劃新的三級甲等醫院,解決醫療資源分佈不均局面。經過多年的努力,現在投入運營的有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另外,中山大學第七附屬醫院準備在今年7月試業。

專家:建議大幅提升非患者停車收費

對於此次調價,深圳發改委價格處調研員黃細欽表示,現行醫院車位劃分和深圳的發展不是很匹配,停車價格不夠優化,按照5塊錢收費較低,特別是非患者停車收費。據不完全統計,市人民醫院高達76%的停車位被非患者車輛佔用,北大醫院是47%。且經調研,發改委出具如上徵求意見的初步方案。

對於此次提價,深圳市綜合交通設計研究院專家葛宏偉表示贊同。他認為如果要分開患者和非患者,能不能落實和執行是一個問題。醫院如果要區分,還需要加強管理。另一方面,提價的話非患者建議大幅提升,患者也應該適當提高,用以鼓勵患者採用別的交通方式,比如公共汽車和地鐵。

統籌:南都記者 周世玲

采寫:南都記者 劉怡 張豔麗 周世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