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剛剛,特朗普和普京歷史性握手!“雙普”會在G20談點啥

當地時間7日, G20漢堡峰會正式開幕。 作為各方關注的三大看點之一,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首次會晤引發外界關注。

北京時間7日晚間, 德國政府Facebook官方帳號貼出了普京和特朗普的握手照片。 這次是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第一次與普京進行會面。 稍晚, 他們將進行進一步的會談, 討論的內容包括烏克蘭、敘利亞、反恐等問題。

首次“特普會”備受關注

G20峰會歷來既是多邊會談的世界舞臺, 也給雙邊外交提供了重要機遇。 本屆漢堡峰會也不例外, 在擬定的眾多雙邊會晤中,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會晤無疑是最受各界矚目的元首外交之一。

特朗普上任伊始就尋求與普京“面談”, 希望就重啟美俄關係找到突破口, 但遭遇美國國內保守勢力的強硬阻力。 先是剛剛就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弗林因為涉嫌隱瞞與俄羅斯駐美大使溝通“實情”而被迫辭職,

而後特朗普本人也陷入“通俄門”的漩渦。 俄羅斯通過網路攻擊“插手”美國大選以及特朗普“突然”開除聯邦調查局長科米等一系列敏感事件在美國政壇和輿論界甚囂塵上。 可以說, 美俄關係已經與美國國內政治鬥爭緊緊纏繞在一起, 也因此導致各方期待已久的首輪“特普會”一波三折, 一拖再拖。

分析人士認為, G20漢堡峰會作為多邊場合, 為美俄兩國領導人首次見面創造了一個合適的機會。 但鑒於美國國內政治壓力以及美俄在烏克蘭危機、敘利亞問題等領域的戰略博弈, 外界似乎不應對特朗普與普京的首次握手進行過度解讀。 實際上, 美方已經在有意淡化此次會晤的重大意義。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馬斯特此前在白宮新聞發佈會上強調, 與美國和其他國家的關係相比, 美俄關係並無兩樣。

會前隔空互懟

特朗普6日在一場演講中批評俄羅斯不僅在一些國家“破壞當地穩定”, 而且支持敘利亞、伊朗等美國的對頭。 同一天, 普京在德國媒體發表文章, 稱讚二十國集團努力推動合作的同時, 不點名地批評某些國家熱衷於制裁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特朗普6日在波蘭首都華沙的克拉辛斯基廣場發表演講, 其間不忘敲打俄羅斯。 “我們敦促俄羅斯停止在烏克蘭和其他地方破壞穩定的舉動, 呼籲其停止支持敘利亞、伊朗等"敵對政權"。 ”特朗普說, “(轉而)加入負責任國家行列, 打擊我們共同的敵人, 捍衛文明。 ”

在特朗普發表演講的當天, 普京在德國《商報》發表文章, 批評矛頭直指某些國家採取的制裁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保護主義正在成為準則, 單方面、受政治驅動而施加於貿易和投資的限制……無一例外都是戴著面具遮遮掩掩的保護主義。

”普京寫道, “我們認為, 這些制裁不僅註定失敗, 而且與二十國集團從各國利益出發的合作原則相悖。 ”

普京還在文章中表示, 俄羅斯支持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 特朗普上月宣佈美國退出《巴黎協定》。

分析人士認為, 特朗普這次會晤前向普京“喊話”讓人感覺突然的一點是, 特朗普親自說出了美俄之間的結構性矛盾和戰略分歧, 有意通過先向普京施壓來提高會談“價碼”;普京則在字裡行間明確表明, 俄方不會在戰略性問題上讓步。

“雙普”會談什麼?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俄羅斯對外政策室主任萬成才分析稱, 本次會晤將主要圍繞改善雙邊關係展開, 美俄元首的主要注意力還是恢復兩國正常關係。

首先是關於西方制裁俄羅斯問題,美國想改善同俄國的關係,同時俄羅斯急於通過政治化方式來取消歐盟的經濟制裁。

其次是烏克蘭危機問題,雙方早晚會就烏克蘭問題做交易,現在還是雙方摸底,相互出牌的時候,不可能一下子達成妥協。

再次是敘利亞問題,這不單單是一個敘利亞,也是整個中東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美國希望俄羅斯能減少對巴沙爾•阿薩德的支持,從而對敘利亞進行軍事打擊,而俄羅斯要保證自身利益,因為中東地區對俄羅斯南部的安全非常重要,比過去蘇聯時代的影響還大。

最後在反恐方面,雙方的合作有望得到進一步加強,這只是有限的合作,完全合作是不可能的,合作目的是不互相傷害,兩個大國互相不打才能有突破。然而其他制約俄美關係的熱點問題在當前的政治制約之下,並不會有太多進展。

美俄關係是否有可能走向正常化?

特朗普首次與普京舉行會晤,很可能加快美俄關係的發展,但雙方近來摩擦不斷。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徐長銀指出,不能說馬上就能正常化,這恐怕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

第一,“通俄門”是特朗普對俄政策的一個重要掣肘因素。美國媒體長期揪住“通俄門”不放,特朗普因此而陷入被動,迫於國內形勢的壓力,特朗普不太可能馬上恢復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

第二,美國的反俄勢力不容小覷。比如說,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凱恩極力反對美國發展與俄羅斯的關係,這也是特朗普在執政中需要克服的問題。

第三,美俄在許多問題上還存在衝突或者矛盾,比如在烏克蘭問題上,美俄之間的利益衝突還未解決,而北約還面臨在俄邊境附近佈局軍事力量進行軍演等問題,所以在目前的情況下,即使特朗普與普京實現首次會晤,對於兩國關係轉圜能發揮多大作用,還是一個未知數。

除此之外,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表示,從長遠來看,美國國內對緩和美俄關係的阻力不可能變弱。而從普京來說,要想減少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他主攻的方向不會是美國,更有可能會選擇歐洲。

首先是關於西方制裁俄羅斯問題,美國想改善同俄國的關係,同時俄羅斯急於通過政治化方式來取消歐盟的經濟制裁。

其次是烏克蘭危機問題,雙方早晚會就烏克蘭問題做交易,現在還是雙方摸底,相互出牌的時候,不可能一下子達成妥協。

再次是敘利亞問題,這不單單是一個敘利亞,也是整個中東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美國希望俄羅斯能減少對巴沙爾•阿薩德的支持,從而對敘利亞進行軍事打擊,而俄羅斯要保證自身利益,因為中東地區對俄羅斯南部的安全非常重要,比過去蘇聯時代的影響還大。

最後在反恐方面,雙方的合作有望得到進一步加強,這只是有限的合作,完全合作是不可能的,合作目的是不互相傷害,兩個大國互相不打才能有突破。然而其他制約俄美關係的熱點問題在當前的政治制約之下,並不會有太多進展。

美俄關係是否有可能走向正常化?

特朗普首次與普京舉行會晤,很可能加快美俄關係的發展,但雙方近來摩擦不斷。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徐長銀指出,不能說馬上就能正常化,這恐怕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

第一,“通俄門”是特朗普對俄政策的一個重要掣肘因素。美國媒體長期揪住“通俄門”不放,特朗普因此而陷入被動,迫於國內形勢的壓力,特朗普不太可能馬上恢復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

第二,美國的反俄勢力不容小覷。比如說,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凱恩極力反對美國發展與俄羅斯的關係,這也是特朗普在執政中需要克服的問題。

第三,美俄在許多問題上還存在衝突或者矛盾,比如在烏克蘭問題上,美俄之間的利益衝突還未解決,而北約還面臨在俄邊境附近佈局軍事力量進行軍演等問題,所以在目前的情況下,即使特朗普與普京實現首次會晤,對於兩國關係轉圜能發揮多大作用,還是一個未知數。

除此之外,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表示,從長遠來看,美國國內對緩和美俄關係的阻力不可能變弱。而從普京來說,要想減少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他主攻的方向不會是美國,更有可能會選擇歐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