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普陀山衝刺IPO 四大佛教名山齊聚A股在望

6月30日, 證監會網站披露了普陀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陀山旅遊”)招股說明書, 公司擬在上交所公開發行不超過14212.6089萬股,

計畫募集資金6.15億元, 其中6000萬元補充流動資金, 其餘將投資於普陀山客運索道及附屬配套工程升級改造、客運船舶更新升級等6個項目。

5年後再謀上市

普陀山的上市歷程, 可謂是一波三折。

其實, 早在2012年6月, 舟山市旅遊局便在舟山新區成立一周年之際揭開了普陀山籌畫上市的面紗:普陀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由普陀山旅遊集團、舟山群島旅遊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浙江省旅遊集團三方共同出資組建, 爭取在兩年內上市, 預計募集資金逾7.5億元。

不過, 普陀山的上市進程並未如當初計畫的那般順利, 由於改制原因, 上市進程一直推進緩慢。 反倒是日趨於飽和的接待能力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遊客需求, 尤其在旅遊旺季,

這一矛盾尤為突出。

公開資料顯示, 近年來普陀山景區遊客接待量保持持續增長, 2016年度普陀山景區(不含朱家尖景區)接待遊客749.69萬人次, 較上年增長12.9%, 朱家尖景區接待遊客647.96萬人次, 較上年增長16.1%。 而普陀山的接待能力已跟不上遊客增長。

例如2016 年“十一黃金周”, 普陀山7日進山遊客達53.76萬人次, 而公司僅有一條索道, 使得遊客集中出遊時段需要較長時間排隊等候。

據舟山旅委介紹, 普陀山旅遊整合上市是舟山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 旨在打造該市旅遊融資平臺, 規範現有旅遊企業運作, 推進舟山群島新區旅遊事業發展, 提升普陀山旅遊勝地形象。

此次普陀山旅遊上市主體為普陀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是由舟山市國資公司、普陀區國資公司與普旅集團以發起設立的方式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

舟山市國資委通過普發集團控制公司 58.04%股份, 通過舟山汽運控制公司 13.79%的股份, 合計控制公司71.83%的股份, 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招股書顯示, 普陀山旅遊上市資產整合對象包括朱家尖旅遊集散中心、普陀山索道公司、普陀山客車公司、普陀山客運公司、普陀山吉祥制香廠等旅遊企業。

觸及天花板

財務資料顯示, 2014-2016年度, 普陀山旅遊實現營業收入3.41億元、3.57億元和4.32億元, 同期淨利潤8874.3萬元、10324.1萬元和12215.75萬元。

表面上看, 普陀山旅遊持續經營能力可圈可點, 但實則不然, 隨著接待能力的日趨飽和, 其正在遭受業績天花板的困擾。

有關資料顯示, 普陀山目前正面臨業績增長乏力的困境。

2014-2016年度,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3.36億元、3.49億元、3.47億元, 呈停滯不前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 在普陀山旅遊的營業收入構成中, 其他業務收入卻呈快速增長趨勢。 報告期內, 公司其他業務收入分別為540.23萬元、856.57萬元和8569.00萬元, 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58%、2.40%、19.62%。

對此, 普陀山旅遊在招股書中直言, 2016 年度其他業務收入較2015年度增長7626.72萬元, 主要系普旅股份當期處置投資性房地產所致。

至於2015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上漲的原因, 普陀山旅遊則表示, 2015年度公司營業收入較2014年度增長4.77%, 淨利潤較2014年度增長16.34%, 主要系客運公司2015年上調票價所致。

深圳某投行內部人士對記者分析, 從普陀山旅遊的營業收入來看, 主營業務的確面臨著增長的天花板,

如不做出改變, 將很難突破這個瓶頸。 雖然從表面上看公司業績仍在穩步增長, 但實則靠門票漲價和處置投資性房地產拉升業績並非長久之計。 因此, 公司多年前就選擇整合旅遊資源打包上市是有其原因的。

普陀山旅遊董秘辦人士以靜默期為由拒絕了記者的採訪。 記者注意到, 其在招股書中表示, 近年來, 普陀山旅遊事業迅速發展, 旅遊服務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但與日益增長的遊客需求仍存在差距, 而且旅遊服務行業整體服務水準基本處於“觀光遊”的階段。 目前現有的營運車輛、船舶的運載能力以及旅遊配套服務水準越發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遊客需求。

普陀山與山西五臺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並稱為我國四大佛教名山。 四大佛教名山中,峨眉山A早已在1997年上市,九華旅遊也於2015年上市。山西五臺山文化旅遊集團也在2017年3月公開招募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及評估機構,明確表示將籌備IPO。也就是說,不久之後四大佛教名山或將齊聚A股。

記者注意到,幾大佛教名山的經營狀況大體相同。資料顯示,2014-2016年,峨眉山營收分別為9.94億元、10.66億元、10.4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89億元、1.96億元、1.91億元,業績增長乏力;九華旅遊營收分別為4.11億元、4億元、4.01億元,淨利潤略低於普陀山旅遊,分別為6598萬元、7191萬元、7472萬元。

雖然當前普陀山等佛教名山面臨增長困境,但“隨著旅遊行業十三五規劃的發佈,旅遊行業的政策紅利將陸續釋放,我國旅遊行業正進入政策蜜月期”。方正證券分析師賀燕青分析稱。

編輯:劉春燕

四大佛教名山中,峨眉山A早已在1997年上市,九華旅遊也於2015年上市。山西五臺山文化旅遊集團也在2017年3月公開招募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及評估機構,明確表示將籌備IPO。也就是說,不久之後四大佛教名山或將齊聚A股。

記者注意到,幾大佛教名山的經營狀況大體相同。資料顯示,2014-2016年,峨眉山營收分別為9.94億元、10.66億元、10.4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89億元、1.96億元、1.91億元,業績增長乏力;九華旅遊營收分別為4.11億元、4億元、4.01億元,淨利潤略低於普陀山旅遊,分別為6598萬元、7191萬元、7472萬元。

雖然當前普陀山等佛教名山面臨增長困境,但“隨著旅遊行業十三五規劃的發佈,旅遊行業的政策紅利將陸續釋放,我國旅遊行業正進入政策蜜月期”。方正證券分析師賀燕青分析稱。

編輯:劉春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