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深化農業農村改革|一粒種子如何變成一杯橙汁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今年全國兩會四川代表團審議時, 對四川帶頭做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寄予厚望。 牢記總書記重托,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對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出全面部署, 目前, 我省持續發力農業供給側改革有何成效, 又面臨哪些制約因素?記者深入田間地頭、基地企業, 尋找各地新探索。 為此, 本台推出“發力供給側 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專欄, 今天播出第一集:一粒種子如何變成一杯橙汁。

近日, 四川可士可果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款新產品研發成功, 馬上就可以投入生產了。

四川具備生產優質果品的資源環境條件, 果品產量高, 品質好, 但是農產品加工發展滯後, 初加工率不足50%,

轉化率低於全國平均水準, 市場競爭力不強, 制約了四川農村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 而可士可果業有限公司卻在精深加工的路上趟出了一條新路。 目前可士可的深加工產品以柑橘為主, 已經擁有30多個品種, 在北京、廣州、成都等大城市的超市中隨處可見。

可士可公司經過市場考察和科研認證, 把位於北緯三十度黃金地帶的遂甯作為自己的源頭基地, 按照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和國際標準進行大規模集中連片改土建園, 從源頭上進行把控, 用有機肥代替化肥, 讓荒山荒坡變成上萬畝的自有果園基地。

第一個關口把住了, 進入精加工之後, 它的把關就更加嚴格了。 比如, 在這個水果分級機上, 個頭小水果將被分揀出去, 只有符合直徑標準的水果才能進入深加工環節, 從而保證品質的統一。

為了始終走到前列, 可士可公司不但有嚴苛的品質標準, 還在不斷進行科技的研發。目前,在遂甯射洪縣、蘆山縣建有農產品深加工場3個,擁有年加工鮮果4萬噸的國內先進果汁生產線,先後研發了橙汁、芒果橙汁等多種產品。

可士可果業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建基地,控標準,搞研發這三大法寶,打造了從一粒種子到一杯橙汁的全產業鏈,隨著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推動了可士可的不斷發展壯大,同時帶動了周邊農民的脫貧增收,走出了一條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路子。

建基地 、控標準、搞研發,“可士可”這三大法寶表明,企業從生產源頭到加工環節,都緊緊圍繞提高農產品供給品質這一主線,唯有產品優質才能贏得市場。下一集我們將關注雅安漢源如何發揮有限土地的最大價值,打造十大特色產業基地。好,接著再來看其他消息。

《四川觀察》編輯 鄭小白

還在不斷進行科技的研發。目前,在遂甯射洪縣、蘆山縣建有農產品深加工場3個,擁有年加工鮮果4萬噸的國內先進果汁生產線,先後研發了橙汁、芒果橙汁等多種產品。

可士可果業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建基地,控標準,搞研發這三大法寶,打造了從一粒種子到一杯橙汁的全產業鏈,隨著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推動了可士可的不斷發展壯大,同時帶動了周邊農民的脫貧增收,走出了一條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路子。

建基地 、控標準、搞研發,“可士可”這三大法寶表明,企業從生產源頭到加工環節,都緊緊圍繞提高農產品供給品質這一主線,唯有產品優質才能贏得市場。下一集我們將關注雅安漢源如何發揮有限土地的最大價值,打造十大特色產業基地。好,接著再來看其他消息。

《四川觀察》編輯 鄭小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