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中國生態大省貴州“十三五”環護規劃:提高環境品質為核心

3月22日, 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貴州省“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新聞發佈會在貴陽舉行。 張偉 攝

中新網貴陽3月22日電 (記者 張偉)記者22日從貴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經貴州省政府批准,

貴州省發改委、貴州省環保廳歷時三年之久編制的《貴州省“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 《規劃》)現已全面實施。 《規劃》既彰顯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核心任務、又突出了“以提高環境品質為核心”的環保新理念。

貴州地處“兩江上游”生態屏障區, 自然資源豐富, 在國家生態環境安全戰略格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目前水、氣、土壤、自然生態等環境要素的品質總體良好。 “十三五”期間, 貴州同步小康中“既要趕又要轉”的任務繁重, 經濟社會仍將持續快速發展, “壓縮型、複合型、結構型”環境問題長期存在並越發明顯, 環境保護工作面臨著難度高、壓力大、時間緊、任務重、機遇與挑戰並存的複雜局面。

貴州省環境保護廳廳長熊德威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作為中國首批國家級生態文明試驗區, 貴州亟需做好“頂層設計”。

新《規劃》圍繞“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踐行“既要綠水青山, 又要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 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 把“走出一條有別於東部、不同於西部其他省份的發展新路”, 作為《規劃》宗旨, 既彰顯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核心任務、又突出了“以提高環境品質為核心”的環保新理念。

《規劃》設置了生態環境品質類、污染物總量控制類、環境污染風險防控類等5大類共計23小項指標。

熊德威告訴中新網記者, 與以往及其他省份的環保規劃相比,

貴州此次出臺的規劃中污染防治範圍擴大、承載力擴容, 突出了築牢“兩江”上游生態屏障;還突出時代特徵。 “不僅注重環境大資料的建設與應用, 也突出環保在‘大扶貧’、‘大健康’、‘大旅遊’等產業發展過程中的融入和互動。 ”

貴州將打好水、氣、土污染防治三大戰役, 確保環境品質持續向好。 《規劃》以全面落實國家水、氣、土“三大行動計畫”污染防治任務為核心, 以防汙治汙的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要任務, 充分發揮基礎設施在環境品質保障方面的托底作用。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 提出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重要江河湖泊生態環境保護, 持續推進不達標水體以及城市黑臭水體整治, 在八大流域全面貫徹落實“河長制”和“流域生態補償”。

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 《規劃》梳理了在面源、移動源、固定源的污染防治措施, 倒排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時間表。 提出從環保角度出發, 鼓勵葉岩氣、風能等新能源開發, 鼓勵“氣化貴州”的穩步推進, 從加大能源結構的調整力度、降低全省大氣環境污染風險, 同時對黔中城市群開展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等方面進行了安排部署。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 從摸清土壤污染現狀出發, 通過典型耕地土壤修復與治理試點工程實施, 提高土壤環境品質, 確保環境品質持續向好。

《規劃》框架性地提出了貴州生態環境大資料建設的目的和任務, 總覽性地要求環境保護要在“大扶貧、大健康、大旅遊”開發中發揮作用,

通過“大扶貧、大健康、大旅遊”開發加強環境保護, 努力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良性互動, 實現“綠色+”的發展模式, 不斷深化“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理念。

談及《規劃》如何落實?熊德威表示, 貴州將通過強化責任、強化法治、強化統籌、強化考核評估的“四個強化”推進《規劃》落實。

據介紹, 貴州將加大財稅政策支持, 政府把環保投入作為公共財政支出的重點, 加強環保相關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建立體現社會公平的區域環境補償機制;發展綠色金融, 積極拓寬環保投融資管道, 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生態環保建設;持續加大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標準化建設、環保監管能力建設、流域污染防治、歷史遺留重金屬污染防治等類別專案的資金投入, 加大“以獎促防”、“以獎促治”、“以獎代補”資金支持力度,促進重點環境問題的解決。(完)

加大“以獎促防”、“以獎促治”、“以獎代補”資金支持力度,促進重點環境問題的解決。(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