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馬雲又有新動作!這專案一旦成功,未來收銀員可能都會消失

新零售概念提出後, 零售行業創新加速。 伴隨著人工智慧在各個領域的滲透, 無人售貨便利店的概念進入大眾視野, 分佈在街頭巷尾的實物也開始被發現。

最先打響“無人便利店”概念的是亞馬遜——2016年12月推出Amazon Go無人零售商店, 它的推出有一定革命性, 對國內外在零售小業態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影響。

隨著科技和人工智慧應用研究的深入, 加上零售人不斷認清商業的本質, 商業已經進入了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時代, 因此大多數人開始關注離消費者最近的業態——便利店。

無人便利店究竟有多火?

在剛剛過去的一周, 無人零售領域發生了兩起融資, 金額超1.3億人民幣。 在7月初的第二屆淘寶造物節上, 阿裡也來給無人便利店加了一把勁, 將落地無人零售計畫呈現在名為“淘咖啡”的快閃店中。 此外, 娃哈哈也宣佈要3年開10萬家無人店。

無人便利店的出現刷新著消費者的認知, 使未來商業場景又多了一種可能, 甚至被認為是未來與實體零售、電商比肩的“第三零售”業態。

無人便利店的消費體驗真的好嗎?技術問題如何解決?“無人”是噱頭還是發展趨勢?風口之上, 質疑頻出。 業內人士認為, 對於無人零售來說,

技術尚不是最大的問題, 必須滿足“低成本”和“高穩定”兩個要素才能真正促使無人零售從概念落地為“用戶購物場景”, 而打通與消費者直接接觸的場景是無人零售長久生存下去的關鍵。

儘管看起來前景無限, 但處於起步階段的無人零售, 仍面臨較大的風險和挑戰。

根據亞馬遜申報的Amazon Go相關專利內容顯示, Amazon Go通過特殊的貨架來計算用戶的購買, 比如感知人與貨架之間的相對位置和貨架上商品的移動, 來計算是誰拿走了哪一件商品。 但這項技術曾出現無法準確識別的問題, 比如無法在20人以上同時進入時保持正常工作, 且無法識別出商品被放到錯誤的貨位, Amazon Go在2017年3月就打算在海外開店, 也是因技術問題有所延遲。

除開目前尚未能解決的技術難點, 產品品類組合也是無人零售要面臨的問題, 張毅就指出, 無人零售店更適合標準化的商品, 但無人便利店未來要發展就要強化鮮食類產品, 而無人便利店在鮮食的銷售、加熱服務方面, 還存在著不少難以解決的問題。

此外, 信用問題也是無人售貨商店需要面臨的一大挑戰, 比如顧客惡意弄亂商品, 破壞店內衛生, 或者有人故意遮擋住攝像頭, Amazon Go的系統就沒辦法識別出來。

業內人士認為, 便利店的功能在於滿足顧客既定的消費需求, 因為其生存模式的要求, 對於效率要求更高, 無人便利店在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方面無疑有著更大的優勢, 但是對於無人便利店來說, 技術不是最大的問題, 打通與消費者直接接觸的場景才是這種長久生存下去的關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