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扶起一位老人本不值得“大驚小怪”(明華老師原創高中作文福利篇)

或許有人說, 我的文章如此簡單, 對, 我就是如此提倡作文, 簡單作文, 生活化作文, 這就是作文!

《孟子梁惠王》有言“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說的是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係的老人。 這恐怕是最早的大愛讚歌, 扶起一位老人, 原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做了件平常的好事。 到了今天卻成了“大驚小怪”, 讓人詫異。

請君看一則漫畫:一位老人, 一位路人, 老人摔跤, 路人扶起了老人。 刹那間, 四面八方的新聞記者, 肩扛攝像機聞風趕來, 搶在最前面的還驚喜若狂回頭招搖“出大事了,

有人扶起一個大爺了……”周圍人將“英雄”圍得水泄不通, “請問你在想扶起老人瞬間想到了什麼?”“沒想什麼啊, 就是本能地扶起啊。 ”“你不怕被反咬一口嗎?”“不至於吧?沒多想。 ”……路邊成了採訪現場。

我們通過漫畫模擬了這個場面, 不禁一陣心寒, 催發了我們很多心寒的想法?是什麼讓我們如此不敢扶起老人?是什麼讓原本簡單地扶起成了沉重的思考?仰望上蒼, 杳無回聲。 我要說扶起一位老人本不值得“大驚小怪”。 只要每個人, 整個社會和國家能真正行動起來, 善事終究是社會主流的。

做善事, 守住傳統。 做好人好事,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 到了如今扶起老人成了新聞, 本身就是諷刺了我們當代人, 讓外人知道了, 也是醜化了我們自己。

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下道德淪喪的現實。 我想這本非單個人能拯救的事情, 是一個社會的大問題。 雷鋒行程千里, 好事做了一火車, 雷鋒精神代代相傳。 到

了如今卻不敢做好事, 恐懼做好事。 社會流傳的老掉牙的故事“你媽媽和妻子掉進水裡, 你該救哪一個?”, 換成了“一個老人摔跤, 你扶還是不扶?”, 它如同一道艱澀的高考題一樣, 讓我們無法詮釋。 所以已經到了非呼籲“做善事, 守住傳統”不可的地步了。

做善事, 誰來買單?該不該扶起, 不是你我說了算的小事, 我覺得引起整個社會的關注, 甚至立法監督道德回歸, 善事被訛, 法律“買單”, 凡事故意訛詐好人者, 承擔法律責任。 社會正義“買單”, 人人都主持正義, 都站出來伸張正義,

看誰再敢訛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