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厲害了!東莞要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製造中心

7月5日上午, “深化莞港合作 打造對外開放新支撐”交流會議在香港召開。 為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國家戰略, 東莞提出了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製造中心的角色定位, 在產業發展、交通建設、生活環境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對接並融入大灣區, 進一步深化與香港的合作, 在推動大灣區一體化建設中主動承擔更高使命。 中聯辦副主任林武, 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梁維東, 副市長黃慶輝, 以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香港東莞社團總會等各界代表出席了會議。

林武在致辭中提出, 發展是永恆的主題, 也是地區的立身之本。

“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將會成為香港與內地發展的巨大引擎。 東莞在香港舉辦這次交流會, 是恰逢其時, 更是搶佔了先機, 體現了東莞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的態度堅決, 行動迅速。 香港與東莞合作潛力巨大, 只要共同努力, 定能結出碩果, 東莞也會在新一輪改革開放中, 再次當好排頭兵。

昨日, “深化莞港合作 打造對外開放新支撐”交流會在香港舉行。 圖為梁維東向與會代表推介東莞投資環境。

梁維東在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 當前國家高度重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莞港合作將迎來又一次重大機遇。 為此, 東莞提出了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製造中心的角色定位, 莞港兩地在互聯互通基礎上, 將在人才引進、企業“走出去”、城市建設及高端服務業等方面加強合作。

聚焦主旨演講

★ 關鍵字1:實體經濟

扶持179家在莞港企倍增

結合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製造中心的定位, 東莞今年以市政府“一號文”的形式出臺了“倍增計畫”,

在全市選取包括179家港企在內的1260家試點企業給予扶持, 對試點企業創新政策、產業、土地、資本、人才五大要素供給, 通過創新驅動、產業鏈整合、業態和商業模式創新、總部經濟、資本運營、兼併重組六大路徑, 力促企業在3~5年內實現規模和效益倍增, 使其營業收入從2016年的6659億元倍增到2019年的12643億元以上, 力爭2021年達到16733億元。

梁維東表示, 參加本次會議的港企代表大多都是從事實體經濟的製造企業, 希望大家把握政策機遇, 加快轉型升級, 努力做大做優做強, 為東莞發展以先進製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做出更大的貢獻。

★ 關鍵字2:人才培養

力爭港澳臺來莞科技創新創業人才超300人

梁維東說,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時代的主題。 香港擁有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 在自動化工程、電腦科學等領域具有很強的創新能力。 東莞製造產業配套完善、創新成果轉化能力強, 莞港在科技產業化合作方面具有廣闊前景。 以“機器換人”為例, 在香港科技大學李澤湘教授團隊牽頭推動下,

松山湖國際機器人協同創新研究院及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等專案加快建設, 説明東莞在智慧製造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他表示, 希望以推進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為契機,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全面加強與香港的科技合作。 特別是充分發揮港資企業以及香港科研機構、團隊等的國際化優勢, 聯合推進與美國矽谷等的國際創新合作。

與此同時, 東莞將著力引進一批香港科技創新創業人才, 聯合打造更多科技企業孵化器, 全力建設莞港澳臺創新創業基地, 力爭到2020年, 來莞創業的港澳臺科技創新創業人才數量達到300人以上, 創新創業聯合培優示範基地達到10個以上, 進一步在粵港澳大灣區營造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

★ 關鍵字3:企業“走出去”

拓展莞港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深度

香港的服務貿易市場體系與國際接軌非常緊密,在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地區經濟發展體系、協助企業“引進來”“走出去”等方面積累了不少先進經驗。東莞是廣東唯一的開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城市,擁有眾多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

梁維東表示,東莞將加強與香港貿發局的合作,著力打造“一帶一路”投資資訊共用平臺,推動企業抱團出海;加強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合作,為在莞港資企業提供轉型升級輔導服務,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加強與香港展會的合作,共同建設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商品展示、採購中心和跨境電商海外倉儲配送基地;加強與香港仲介服務機構的合作,深化在法律、仲裁、調解等領域的合作,全面拓展莞港兩地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提升開放型經濟水準。

★ 關鍵字4:高端服務業

推動香港生產性服務業和高端服務業落戶

隨著東莞產業轉型升級的深入推進,對服務業需求逐漸由簡單承接訂單、貨代運輸等轉向工業設計、文化創意、金融支援、定制化服務等高端領域,對生產性服務業和高端服務業的需求不斷提升。從2015年開始,東莞服務業吸收外資已經超過製造業。

據不完全統計,在金融業方面,目前已有近20家來自香港的外資金融機構在莞設立銀行及保險分支機搆或辦事機構;文化創意產業方面,松山湖粵港澳文化創意產業實驗園區等載體已經集聚了超過800家香港企業。

梁維東表示,希望越來越多的香港生產性服務業和高端服務業到東莞落戶發展,進一步豐富莞港經貿合作的內涵,共同開拓更加廣闊的市場。

★ 關鍵字5:城市規劃

借鑒香港精細化管理經驗

只有推動城市品質加快提升,才能有效集聚創新要素、先進產業和高端人才,更好地融入大灣區一體化建設。為此,東莞正大力實施城市品質三年提升計畫,按照“強心提質、內暢外聯、治水建綠、精細管理”的思路,適度強化東莞城市中心區的首位度,打造一批以“產城人”融合為特徵的魅力小城,建設一大批和諧宜居的美麗村居,積極打造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為來莞投資興業的高端企業和高素質人才創造更好的工作生活條件。

梁維東說,香港有著全球一流的城市規劃建設,特別是交通管理、步行系統、TOD網站開發等方面讓人印象非常深刻。東莞將積極借鑒香港現代化的城市建設規劃和精細化管理經驗,深化兩地的溝通與合作。也希望有更多的香港資本、技術和人才參與到東莞的城市品質提升計畫中來,共同把東莞建設成為珠三角乃至全省全國最適宜創新創業的城市之一。

延伸閱讀

港資成東莞第一大外商投資

作為與香港一衣帶水的近鄰,東莞與香港淵源深厚、血脈相連。據統計,目前香港莞籍鄉親約80萬人,約占香港人口總數的1/10。實行改革開放以後,一大批香港創業者把握開放機遇,來莞投資創業。1978年7月,全國第一家“來料加工”企業——太平手袋廠在東莞創辦,拉開了莞港產業合作的序幕。經過近40年的發展,港資已經成為東莞第一大外商投資。

市商務局資料顯示,目前,東莞擁有港資企業6200多家,占全市外資企業的55.9%。全市累計合同利用港資512.5億美元,占全市的59.8%;累計實際利用港資418億美元,占全市的55.5%。

★ 關鍵字3:企業“走出去”

拓展莞港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深度

香港的服務貿易市場體系與國際接軌非常緊密,在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地區經濟發展體系、協助企業“引進來”“走出去”等方面積累了不少先進經驗。東莞是廣東唯一的開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城市,擁有眾多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

梁維東表示,東莞將加強與香港貿發局的合作,著力打造“一帶一路”投資資訊共用平臺,推動企業抱團出海;加強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合作,為在莞港資企業提供轉型升級輔導服務,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加強與香港展會的合作,共同建設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商品展示、採購中心和跨境電商海外倉儲配送基地;加強與香港仲介服務機構的合作,深化在法律、仲裁、調解等領域的合作,全面拓展莞港兩地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提升開放型經濟水準。

★ 關鍵字4:高端服務業

推動香港生產性服務業和高端服務業落戶

隨著東莞產業轉型升級的深入推進,對服務業需求逐漸由簡單承接訂單、貨代運輸等轉向工業設計、文化創意、金融支援、定制化服務等高端領域,對生產性服務業和高端服務業的需求不斷提升。從2015年開始,東莞服務業吸收外資已經超過製造業。

據不完全統計,在金融業方面,目前已有近20家來自香港的外資金融機構在莞設立銀行及保險分支機搆或辦事機構;文化創意產業方面,松山湖粵港澳文化創意產業實驗園區等載體已經集聚了超過800家香港企業。

梁維東表示,希望越來越多的香港生產性服務業和高端服務業到東莞落戶發展,進一步豐富莞港經貿合作的內涵,共同開拓更加廣闊的市場。

★ 關鍵字5:城市規劃

借鑒香港精細化管理經驗

只有推動城市品質加快提升,才能有效集聚創新要素、先進產業和高端人才,更好地融入大灣區一體化建設。為此,東莞正大力實施城市品質三年提升計畫,按照“強心提質、內暢外聯、治水建綠、精細管理”的思路,適度強化東莞城市中心區的首位度,打造一批以“產城人”融合為特徵的魅力小城,建設一大批和諧宜居的美麗村居,積極打造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為來莞投資興業的高端企業和高素質人才創造更好的工作生活條件。

梁維東說,香港有著全球一流的城市規劃建設,特別是交通管理、步行系統、TOD網站開發等方面讓人印象非常深刻。東莞將積極借鑒香港現代化的城市建設規劃和精細化管理經驗,深化兩地的溝通與合作。也希望有更多的香港資本、技術和人才參與到東莞的城市品質提升計畫中來,共同把東莞建設成為珠三角乃至全省全國最適宜創新創業的城市之一。

延伸閱讀

港資成東莞第一大外商投資

作為與香港一衣帶水的近鄰,東莞與香港淵源深厚、血脈相連。據統計,目前香港莞籍鄉親約80萬人,約占香港人口總數的1/10。實行改革開放以後,一大批香港創業者把握開放機遇,來莞投資創業。1978年7月,全國第一家“來料加工”企業——太平手袋廠在東莞創辦,拉開了莞港產業合作的序幕。經過近40年的發展,港資已經成為東莞第一大外商投資。

市商務局資料顯示,目前,東莞擁有港資企業6200多家,占全市外資企業的55.9%。全市累計合同利用港資512.5億美元,占全市的59.8%;累計實際利用港資418億美元,占全市的55.5%。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