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一句話的事,怎麼惹大了,教訓

誰也想不到, 茂富大叔的一句話, 就改變了幾個人的命運。

紅芋釀造的“紅茅液”酒真香, 兩間房子都彌漫著誘人的酒味, 安平的爸爸, 媽媽, 茂富大叔, 圍在一張小方桌子上喝酒, 拉家常, 安平被晾在一旁。 每當這時候, 安平就巴不得茂富大叔能早點屁股離開凳子, 打聲酒嗝, 說:“吃好喝好, 走了!有事言語一聲啊。 ”只有等茂富大叔離開了酒桌, 安平才能進屋吃飯, 這規矩是他爸定的。

茂富大叔是安平家的常客, 酒桌上茂富大叔的傳奇故事隨口就來。

茂富大叔15歲單槍匹馬闖關東, 跟大鼻子外國人摔過跤;22歲在解放軍的兵工廠當技術員,

研究出殺傷力特大的炸藥;40歲那年他空手擒獲2盜賊, 獲得過公社武裝部的嘉獎......這些故事安平不止一次地聽過, 但從不厭煩, 因為他是安平心目中的大英雄。

一次, 酒過六巡的時候, 茂富大叔說到了鄰村幾個“萬元戶”發家致富的事, 說到“萬元戶”就不可避免地提到鞭炮, 他看了看堆放在牆角的罎子, 歎了一口長氣:“你家把炮仗藥放在罎子裡什麼時候能成萬元戶啊!”見安平爸不吭聲, 茂富大叔瞪著酒精燒紅的眼睛盯著爸爸, 等他回答。

爸爸半晌才點著頭說:“對呀, 對呀。 ”媽媽也在一旁賠著笑臉。

安平爸膽子小, 他家炮仗是全部裝進罎子裡的, 不像別人家那樣隨地亂放, 但因為罎子難買, 炸藥貯存量受限制,

產量就低。

瀏陽村素來有生產鞭炮的傳統, 人均3分地, 不靠鞭炮賣錢, 指望什麼養活一家老小呢。 大生產隊時期, 上上下下喊著要割資本主義尾巴, 農戶只有偷偷摸摸地生產鞭炮, 等到臘月天悄悄溜到外地走村串戶銷售, 好備點年貨, 給大人孩子添置一件新衣服或者一頂新帽子。 在我10歲那年, 上面政策變了, 對生產鞭炮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於是, 村上幾百戶人家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 不分季節地生產炮仗, 外地的經銷商都跑上門來收購。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 安寧而閉塞的村莊陸續有了新聞, 先是有人家草房被掀頂, 接著有人被炸壞手指, 再後來就有人胳膊和腿受傷。

安平原籍安徽潁上, 3歲那年, 家裡發大水,

沖天的大浪把他們一家趕到了瀏陽, 靠乞討度日。 那個夜晚, 安平突發高燒, 又是肚瀉, 渾身軟得跟麵條一樣, 眼看著沒有了氣息, 媽媽嚇得大哭, 正巧遇到了在村部溜達的茂富大叔, 他二話沒說就抱起了安平, 一口氣跑到公社衛生院, 忙前忙後的。

爸媽沒有花一分錢———他們就是翻跟頭也翻不出一分錢啊, 安平卻轉危為安。 出院那天, 爸爸一下子跪在茂富大叔面前說:“恩人, 我們一家不走了, 就在這裡生根了, 求您給我們一口飯吃!”

爸爸的真實想法是安家在此, 好一輩子都來報答茂富大叔。

茂富大叔是生產隊長, 收留一個外來戶是能夠拍板的, 於是, 安平家三口人成了瀏陽村的人。 只是, 生產鞭炮的技術, 需要從頭學起, 技術差,

心裡沒有底氣, 生產過程中爸爸媽媽也就格外小心。

茂富大叔那句不用罎子裝炸藥的話, 讓媽媽深信不疑, 想想也是, 一個德高望重的生產隊長, 一個當年解放軍生產炸藥的技術員, 他的話還能有錯嗎?再說, 村裡的其他戶子, 哪家不是炸藥隨地放, 鞭炮到處堆呢?

爸爸憂心忡忡地說:“信他的話沒錯, 但這事馬虎不得啊!”

一天下午, 血紅血紅的太陽快滾到西天邊了, 茂富大叔帶著一身酒氣來到安平家, 當時安平正放下書包。

安平知道, 茂富大叔又準備把晚上的酒攤子擺到他家來了。

爸爸滿臉堆笑地遞煙, 媽媽沏茶, 茂富大叔背著手把他家前後轉了一圈, 朗聲一笑:“怎麼樣, 聽人勸, 勝神仙, 這一年產量高了不少吧?”爸爸說:“托隊長的福,

產量高了一倍呢。 ”茂富大叔說:“你夫妻倆身體好, 手頭活也快, 還可以提高產量。 ”爸爸說:“是啊, 是啊。 ”

酒宴很豐盛, 場面很熱鬧, 媽媽破天荒地端起了酒杯。 茂富大叔歪歪倒倒地離開安平家的時候, 爸爸給他點燃了一根香煙, 誰知, 就在他前腳離開房門的時候, 冒著火芯的香煙一下子從他的手中滑落, 爸爸見狀猛撲過去想半空攔截, 不料把香煙推得更遠, 一聲悶重的響聲之後, 半邊天被沖天大火照亮......

這一切都被站在門前椿樹下的安平看得清清楚楚, 衝擊波卷出的灰土和紙屑噴到他身上, 好疼, 好疼。

清明節, 安平總會出現在三座墳塋間。 他思忖著:善良的茂富大叔僅僅一句話就搭上了三條生命, 他做為一名分管安全生產的副鎮長, 安全生產這根弦要時時刻刻繃著啊

安全生產這根弦要時時刻刻繃著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