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嚴歌苓《芳華》閱讀報告

《芳華》, 嚴歌苓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4月版, 39.00元。

□ 趙瑜

《芳華》的版權頁上寫著這部作品的分類:長篇小說-中國-當代。 然而, 我的閱讀體驗是,

這不是一部長篇小說。 這只是一部整理好的採訪手記, 又或者是一部不成功的電影腳本。

一、結構淩亂隨意

《芳華》的非虛構意味過於濃郁。 大量可以還原的關於作者個人史的參照物, 比如嚴歌苓的第一場戀愛, 父親的工作, 以及一九七〇年代的嚴歌苓的舞蹈史。 所有這些, 嚴歌苓在不同作品出版後的採訪裡多有涉及, 已廣泛為人所知。 如果當作一篇小說來讀, 會發現, 這是一部主人公很“猶豫”的小說作品。 作者並沒有想好該如何分配這幾個人的戲分, 到底是要重點寫何小曼, 還是劉峰, 到底要不要加入個人的視角。 這所有的問題, 似乎都處於討論期, 這部作品便已經開始寫了。

所以, 現在看來, 這篇小說的結構太隨意了,

即使是作者試圖用分鏡頭的方式寫作, 即使是伏筆和穿插多種敘事方式的疊加, 也不能解釋這部作品的淩亂。 是的, 一開始, 嚴歌苓大概沒有想過要將這部作品寫成小說。

作品寫了五個人物。 我, 劉峰, 林丁丁, 郝淑雯, 何小曼。 是的, 嚴歌苓寫了他們這一代人的芳華, 然而, 這五個人物中, “我”是過場人物, 幾乎相當於影視作品中的一段又一段旁白。 林丁丁是一聲尖叫, 負責一樁道德審判事件的發動, 將男一號劉峰的道德水準拉低, 完了便基本消失。 郝淑雯呢, 是全書的另一個旁白, 負責和作者“我”來交換意見。 因為年紀較大且思想早熟, 她的觀點幾乎提前對劉峰和何小曼的人生進行了審判。

那麼, 現在故事似乎已經清晰不過了。

這是一部以何小曼和劉峰為主角的作品。 然而, 讓人感覺鬱悶的是, 作品大半部的內容講述何小曼的出身與她個人性格的形成, 卻在結尾的時候, 將重心又放在了劉峰的身上。

從敘述結構上來評價這部作品, 我只能說, 它相當失敗。

還好, 現在的小說讀者, 並不在乎什麼叫結構, 大多數虛偽的閱讀者, 只在乎作者是誰, 又或者只在乎故事是不是曲折複雜。 至於技術上的東西, 和他們沒有關係。 有心的讀者會發現, 相當多技術好的作品在豆瓣網站上的得分偏低。 噢, 我仿佛在批判讀者。

二、英雄方寸大亂

好的, 我們回到《芳華》的故事現場。 回到林丁丁的那一聲尖叫之前, 劉峰的英雄事蹟上。

《芳華》將鏡頭對準的是一九七〇年代的中國。

劉峰喜歡助人。 他負責修理一些損壞的東西, 負責給所有人的麻煩找出合理的方案, 並親自動手解決。 他之所以進文工團, 是因為他的童年在一個貧窮縣的梆子劇團混飯吃, 所以, 有著不錯的童子功。 嚴歌苓是這樣讚美劉峰的:“反正, 哪兒有東西需要敲敲打打, 修理改善, 哪裡就有劉峰。 連女兵澡堂裡的掛衣架歪了, 劉峰都會被請進去敲打。 他心靈手巧, 做木匠是木匠, 做鐵匠是鐵匠, 電工也會兩手。 這是個自知不重要的, 要用無數不重要的事湊成重要。 他很在我們當中重要起來。 ”

劉峰很快用他的修理功夫當上了全軍的學雷鋒代表, 到了北京去開會。 開會回來以後, 胸前多了一個三等功的軍功章。

然而, 大家對他卻並不親近。

只是在用著他的時候讚美他一下。 平時, 她們總覺得這個熱愛做好事的道德模範有著常人沒有的人格缺陷。

嚴歌苓在《芳華》裡也是以第一人稱來反思劉峰的英雄人格的:“我對劉峰這個嚴重缺乏弱點的人有點焦慮。 我好像在焦慮地等待一個證明:劉峰是真人的證明。 太好的人, 我產生不了當下所說的認同感。 人得有點兒人性;之所以為人, 總得有點兒人的臭德性, 比如找個像何小曼這樣的弱者捉弄捉弄, 在背後說說郝淑雯這種強者的壞話, 甚至趁人不備, 悄悄地飛快地倒點兒炊事班的香油, 更甚者, 堅決不買牙膏, 輪流偷擠別人的牙膏。 劉峰就是好得缺乏人性。 他的好讓我變得心理陰暗, 想看他犯點兒錯, 露點兒馬腳什麼的。”

還好,劉峰很快便露出了“馬腳”。他錯誤地估計了林丁丁對自己的感情。也就是說,他作為一個鄉下人,對感情的判斷沒有基本的交流經驗。他單方面認為來自上海的林丁丁是喜歡自己的。而他呢,早已經喜歡她多時了。所以,他想盡了方法去討好她,並製造了機會來向她表白。

劉峰是怎麼不懂女孩心思的呢?比如他向“我”、林丁丁和郝淑雯來展示自己做糕點的手藝。嚴歌苓這樣寫劉峰做的甜品:“他從帆布挎包裡拿出一個油紙包,打開,裡面是一團黑黢黢的東西。一股芝麻的甜膩香氣即刻沁入我混亂黑暗的內心。他把麵團揪成一個個小坨兒,在手心迅速捏扁,填上黑黢黢的芝麻糖,飛快搓成了一個大元宵,又輕輕壓扁。”

劉峰喜歡林丁丁,然而,他擔心林丁丁吃多了他做的甜品,晚上的時候胃不舒服,所以,他看林丁丁吃了三個,又要吃第四個的時候,便伸手攔下了丁丁,對她說:“哎呀小林,這玩意兒不好消化,淨是油,回頭別鬧胃疼。”如果是兩個人在一起,這自然是心疼的舉動啊。可是,問題是,除了林丁丁,現場還有另外兩個女孩。於是嘴饞的郝淑雯一把從盤子裡搶到了自己的手裡。

劉峰對林丁丁的那份特別的關愛,在一瞬間成了幫助郝淑雯搶吃的。

劉峰對林丁丁的誤解,恰好在於這種身份資訊的不對等。林丁丁來自於上海,從父母那裡獲得的生活目標是要遠離苦難的底層,嫁一個高官家的孩子當兒媳。而劉峰來自生活的最底層,總是希望找一個單純的,需要保護的物件。顯然,這種因出身而導致的誤解,如果沒有一次重大的生活認知矛盾,會越來越深的。

直到他有一天請林丁丁去營房裡參觀他做的沙發。劉峰挺有心計,先設計讓宿舍裡的“我”蕭穗子去取一份文件,又看准了郝淑雯和男朋友外出,才來到林丁丁的宿舍,然而,他明知蕭穗子不在,卻還向林丁丁說明他是來請蕭穗子參觀他做好的沙發的。林丁丁自然好奇,提出來也要去看。

故事正在向劉峰的設計發展。到了營房,林丁丁看到沙發旁邊有一堆煙頭,她驚訝于平時從沒有不良嗜好的劉峰竟然抽煙,就大聲說:“好啊你抽煙!”本來,這也只是一個姑娘的非常普通的表述。而在有了心事的劉峰耳朵裡,卻似乎有一股親近的關心在裡面。劉峰便向林丁丁表白了。他的表白有些曲折,竟然是先向丁丁通告她的入黨申請被通過了,由他來向丁丁轉達,顯然是想讓丁丁知道,他關心她的入黨問題,也在她的入黨問題上出了力,幫了忙了。哪知丁丁並不領情,而是淡淡地說了一句:知道會通過的。

於是劉峰又進一步表白,說,我一直在等你,就是想等你入了黨再跟你提。怕影響你進步。

這話讓林丁丁莫名。接下來,劉峰便直接表達了,說一直喜歡小林。

他的喜歡讓林丁丁受到了本能的侵犯,當劉峰說完這句話坐到林丁丁旁邊的時候,林丁丁本能地站起來大聲問他,你要幹什麼。劉峰呢,完全失去了對身體裡荷爾蒙的控制,他按照著自己之前定好的劇本,抱住了林丁丁。林丁丁掙扎著,哭出聲來。而這個時候,劉峰呢,手忙腳亂,想幫林丁丁抹一把眼淚,抹幾下之後,手便摸到了林丁丁其他的部位。

林丁丁哪受得了這種突然到來的侮辱,大聲叫了起來:救命啊。

這幾乎是全書最為重要的一句臺詞。救命啊。

林丁丁的哭泣引起所有女兵們的同情,等大家知道真相,才明白,原來是因為劉峰向她表白才讓她受到了傷害。是的,劉峰身上的那種道德模範氣質,讓一群女生有了共同的恐懼症。總覺得,劉峰來到人間,就是要做一個標兵供大家學習的,一旦劉峰有了人間煙火的氣息,所有人都覺得,劉峰坐錯了座位,占了人間普通人的一個位置。

然而,就在林丁丁被姐妹們教育了一通,答應她們,就算不喜歡劉峰,也不會出賣劉峰抱過她摸過她這件事。本來以為劉峰的事情結束了。然而,巧合的是,林丁丁大聲叫喊的那一聲“救命啊”,正好被文工團聲樂老師王老師的兒子聽到了。

故事的走向便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接下來對劉峰的道德審判,幾乎是十年文學作品裡經典章節的概略。無非是反復質問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事實,最後讓劉峰承認自己是一個道德敗壞的人。

一旦確定了這一事實,那麼事情便好辦了。嚴歌苓寫道:“接下去就開始了公開批判。也就那麼幾個手段,大會小會上念檢討,大家再對檢討吹毛求疵,直到劉峰把自己說得不成人樣。”

不久劉峰得到了部隊的處罰:黨內嚴重警告,並下放到伐木連當兵。

三、嚴歌苓的三觀

再然後,劉峰在戰爭中受了傷,失去了一隻胳膊。劉峰從部隊受傷以後的生活,多數是通過轉述,那故事幾乎是《知音》封面目錄上的文字,不過是去了海南謀生活,賣盜版書的時候,道德病又犯了,救了一個站在街上做皮肉生意的女孩,讓她從了良。然而,終究道德不能當飯吃。不久後,患了重病,安置好那個女孩後,逃回北京。然後呢,嚴歌苓又將一直生活不順的何小曼安排給了劉峰,做最後的紅顏知己。

閱讀的時候,想著,嚴歌苓也是善良,希望自己某段青春記憶中的人物,都有著良好的命運。然而,這種知音般的煽情讓我想到了余華的《第七天》,那些與現實碰撞的想法,卻用了《知音》的腔調來完成。

重述劉峰的故事,必然會對一個道德英雄重新審視。嚴歌苓將劉峰和妓女相愛的事情比喻為“劉峰人性人格的第二隻靴子,總算砰然落地”。

是啊,在部隊裡的時候,每一個人都覺得劉峰是個好人,但是,別人一起哄劉峰如果成為自己的戀愛對象時,每一個人都覺得被冒犯了,不僅噁心,還有一種被侮辱的不潔感。她們這些女兵排斥劉峰的同時,還一直期待著劉峰快一點露餡,好讓她們的內心也長出一口氣,知道活著大家都是一樣的人性底色。

嚴歌苓在這部作品裡,除了成功刻畫了劉峰的人生走向,還用高於現實生活的視野將道德的副作用給大家做了充足的展示。幾乎每一個讀者,都能體會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僅這一點就足以讓這部作品有了存在的價值。而更為精彩的是,這部作品還用更多筆墨為大家梳理了何小曼這樣一個女性人生悲劇,和她幼年時生長的環境那麼秘密相關。

這是一部鏡頭語言挺多的作品,有些段落可以直接跳過。如果有人喜歡何小曼,那麼,可以只看中間何小曼的段落,而如果喜歡劉峰,可以唯讀開頭和結尾的部分。

我喜歡嚴歌苓從生活表像抽離出來的通透,她真是一個三觀超正的女作家。我相信,她對世界的認知,也源自她芳華年齡時所認識這一個又一個豐富飽滿的人吧。

露點兒馬腳什麼的。”

還好,劉峰很快便露出了“馬腳”。他錯誤地估計了林丁丁對自己的感情。也就是說,他作為一個鄉下人,對感情的判斷沒有基本的交流經驗。他單方面認為來自上海的林丁丁是喜歡自己的。而他呢,早已經喜歡她多時了。所以,他想盡了方法去討好她,並製造了機會來向她表白。

劉峰是怎麼不懂女孩心思的呢?比如他向“我”、林丁丁和郝淑雯來展示自己做糕點的手藝。嚴歌苓這樣寫劉峰做的甜品:“他從帆布挎包裡拿出一個油紙包,打開,裡面是一團黑黢黢的東西。一股芝麻的甜膩香氣即刻沁入我混亂黑暗的內心。他把麵團揪成一個個小坨兒,在手心迅速捏扁,填上黑黢黢的芝麻糖,飛快搓成了一個大元宵,又輕輕壓扁。”

劉峰喜歡林丁丁,然而,他擔心林丁丁吃多了他做的甜品,晚上的時候胃不舒服,所以,他看林丁丁吃了三個,又要吃第四個的時候,便伸手攔下了丁丁,對她說:“哎呀小林,這玩意兒不好消化,淨是油,回頭別鬧胃疼。”如果是兩個人在一起,這自然是心疼的舉動啊。可是,問題是,除了林丁丁,現場還有另外兩個女孩。於是嘴饞的郝淑雯一把從盤子裡搶到了自己的手裡。

劉峰對林丁丁的那份特別的關愛,在一瞬間成了幫助郝淑雯搶吃的。

劉峰對林丁丁的誤解,恰好在於這種身份資訊的不對等。林丁丁來自於上海,從父母那裡獲得的生活目標是要遠離苦難的底層,嫁一個高官家的孩子當兒媳。而劉峰來自生活的最底層,總是希望找一個單純的,需要保護的物件。顯然,這種因出身而導致的誤解,如果沒有一次重大的生活認知矛盾,會越來越深的。

直到他有一天請林丁丁去營房裡參觀他做的沙發。劉峰挺有心計,先設計讓宿舍裡的“我”蕭穗子去取一份文件,又看准了郝淑雯和男朋友外出,才來到林丁丁的宿舍,然而,他明知蕭穗子不在,卻還向林丁丁說明他是來請蕭穗子參觀他做好的沙發的。林丁丁自然好奇,提出來也要去看。

故事正在向劉峰的設計發展。到了營房,林丁丁看到沙發旁邊有一堆煙頭,她驚訝于平時從沒有不良嗜好的劉峰竟然抽煙,就大聲說:“好啊你抽煙!”本來,這也只是一個姑娘的非常普通的表述。而在有了心事的劉峰耳朵裡,卻似乎有一股親近的關心在裡面。劉峰便向林丁丁表白了。他的表白有些曲折,竟然是先向丁丁通告她的入黨申請被通過了,由他來向丁丁轉達,顯然是想讓丁丁知道,他關心她的入黨問題,也在她的入黨問題上出了力,幫了忙了。哪知丁丁並不領情,而是淡淡地說了一句:知道會通過的。

於是劉峰又進一步表白,說,我一直在等你,就是想等你入了黨再跟你提。怕影響你進步。

這話讓林丁丁莫名。接下來,劉峰便直接表達了,說一直喜歡小林。

他的喜歡讓林丁丁受到了本能的侵犯,當劉峰說完這句話坐到林丁丁旁邊的時候,林丁丁本能地站起來大聲問他,你要幹什麼。劉峰呢,完全失去了對身體裡荷爾蒙的控制,他按照著自己之前定好的劇本,抱住了林丁丁。林丁丁掙扎著,哭出聲來。而這個時候,劉峰呢,手忙腳亂,想幫林丁丁抹一把眼淚,抹幾下之後,手便摸到了林丁丁其他的部位。

林丁丁哪受得了這種突然到來的侮辱,大聲叫了起來:救命啊。

這幾乎是全書最為重要的一句臺詞。救命啊。

林丁丁的哭泣引起所有女兵們的同情,等大家知道真相,才明白,原來是因為劉峰向她表白才讓她受到了傷害。是的,劉峰身上的那種道德模範氣質,讓一群女生有了共同的恐懼症。總覺得,劉峰來到人間,就是要做一個標兵供大家學習的,一旦劉峰有了人間煙火的氣息,所有人都覺得,劉峰坐錯了座位,占了人間普通人的一個位置。

然而,就在林丁丁被姐妹們教育了一通,答應她們,就算不喜歡劉峰,也不會出賣劉峰抱過她摸過她這件事。本來以為劉峰的事情結束了。然而,巧合的是,林丁丁大聲叫喊的那一聲“救命啊”,正好被文工團聲樂老師王老師的兒子聽到了。

故事的走向便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接下來對劉峰的道德審判,幾乎是十年文學作品裡經典章節的概略。無非是反復質問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事實,最後讓劉峰承認自己是一個道德敗壞的人。

一旦確定了這一事實,那麼事情便好辦了。嚴歌苓寫道:“接下去就開始了公開批判。也就那麼幾個手段,大會小會上念檢討,大家再對檢討吹毛求疵,直到劉峰把自己說得不成人樣。”

不久劉峰得到了部隊的處罰:黨內嚴重警告,並下放到伐木連當兵。

三、嚴歌苓的三觀

再然後,劉峰在戰爭中受了傷,失去了一隻胳膊。劉峰從部隊受傷以後的生活,多數是通過轉述,那故事幾乎是《知音》封面目錄上的文字,不過是去了海南謀生活,賣盜版書的時候,道德病又犯了,救了一個站在街上做皮肉生意的女孩,讓她從了良。然而,終究道德不能當飯吃。不久後,患了重病,安置好那個女孩後,逃回北京。然後呢,嚴歌苓又將一直生活不順的何小曼安排給了劉峰,做最後的紅顏知己。

閱讀的時候,想著,嚴歌苓也是善良,希望自己某段青春記憶中的人物,都有著良好的命運。然而,這種知音般的煽情讓我想到了余華的《第七天》,那些與現實碰撞的想法,卻用了《知音》的腔調來完成。

重述劉峰的故事,必然會對一個道德英雄重新審視。嚴歌苓將劉峰和妓女相愛的事情比喻為“劉峰人性人格的第二隻靴子,總算砰然落地”。

是啊,在部隊裡的時候,每一個人都覺得劉峰是個好人,但是,別人一起哄劉峰如果成為自己的戀愛對象時,每一個人都覺得被冒犯了,不僅噁心,還有一種被侮辱的不潔感。她們這些女兵排斥劉峰的同時,還一直期待著劉峰快一點露餡,好讓她們的內心也長出一口氣,知道活著大家都是一樣的人性底色。

嚴歌苓在這部作品裡,除了成功刻畫了劉峰的人生走向,還用高於現實生活的視野將道德的副作用給大家做了充足的展示。幾乎每一個讀者,都能體會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僅這一點就足以讓這部作品有了存在的價值。而更為精彩的是,這部作品還用更多筆墨為大家梳理了何小曼這樣一個女性人生悲劇,和她幼年時生長的環境那麼秘密相關。

這是一部鏡頭語言挺多的作品,有些段落可以直接跳過。如果有人喜歡何小曼,那麼,可以只看中間何小曼的段落,而如果喜歡劉峰,可以唯讀開頭和結尾的部分。

我喜歡嚴歌苓從生活表像抽離出來的通透,她真是一個三觀超正的女作家。我相信,她對世界的認知,也源自她芳華年齡時所認識這一個又一個豐富飽滿的人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