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賈平凹所說的三種中年病,你有沒有?反正我都有~(好文必讀)

【原創】文:黎海濱(whlihaibin)

夏夜漫長, 我靜坐夜讀賈平凹以養心。

讀完他的《我有病》, 忽然發現, 賈平凹所說的三種中年病, 我竟然都有。

一是失眠。

賈平凹說, “差不多半個月的光景吧, 我開始睡得不踏實:一到半夜四點就醒來, 骨碌碌睜著眼睛睡不著。 ”

我也常常失眠。

俗話說:“前三十年睡不醒, 後三十年睡不著。 ”這句話有兩層含義, 有虛指, 有實指。

人生前三十年, 少不更事, 處於迷迷糊糊, 懵懂的狀態, 年紀太輕看不透世事, 所以“不醒”;人生後三十年, 已到老年, 經歷世事風雨多了, 有閱歷了, 看破了看透了, 所以“睡不著”。 這是虛指。

由於生理結構上的原因, 年輕人睡眠時間要比老年人多, 加之熬夜多, 早晨鬧鐘響了還不願起床, 所以“睡不醒”;而老年人因為各種器官的衰退導致睡眠品質的下降, 形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所以“睡不著”。 這是實指。

而介於前三十年與後三十年之間的中年人,

尤其是中年男人, 上有老下有小, 一肩挑著家庭、事業的重擔, 往往不堪重負, 容易導致中年焦慮抑鬱症。 這種心理病症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失眠與食欲不振。

賈平凹先生的中年失眠, 與我的中年失眠, 應該同出此轍。

二是可以忘名, 不能忘利。

賈平凹說:“又突然地愛起了錢, 我知道我是在老了。 ”後又說“錢當然還是要愛的, 如古人說的那樣, ‘具大胸襟, 愛小零錢’麼。 ”

有人不能理解——賈先生你一個大作家, 既然能忘名, 怎麼又不能忘利, 甚至連小零錢都愛呢?

然而, 我能理解。

賈平凹並未細說他“具大胸襟, 愛小零錢”的具體原因, 但我卻感同身受。 他要錢, 並非滿足自身揮霍享受。 四十五以前, 我們身無負累, 對未來充滿信心, 大錢小錢都不放在眼裡,

可以瀟灑地說, “有錢不能省”;四十五歲以後, 我們人到中年, 忽然發現, 有錢不得不省——贍養年邁的父母要錢, 兒(女)上大學、出國、結婚、買房……要很多錢, 做父母的不管行嗎?

有錢還得要, 還得省。 賈平凹也不能免俗啊!

三是靈魂與身體分裂。

關於這一點,

賈平凹說得很風趣:

“我常常在爬樓梯時覺得, 身子還在第八梯台, 靈魂已站在第十個梯台, 甚至身子是坐在梯子上, 能眼瞧著靈魂在房間裡走來走去。 曾經越過一些朋友去吃飯, 席間有個漂亮的女人讓我賞心悅目, 可她一走近我, 便‘賈老賈老’地叫, 氣得我說:你要拒絕我是可以的, 但你不能這樣叫呀!我真是害怕身子太糟糕了, 靈魂一離開就不再回來。 ”

我佩服賈平凹先生敏銳的感覺。

現實生活中, 許多人年過四十五歲, 明明已經進入中年行列, 卻不能自我覺知, 非得外界刺激不可。 比如, 我有一個女同學, 身材長相姣好, 對同學們“人到中年”的種種感悟嗤之以鼻, 不以為然。 直到前不久, 她偶然陪女下屬到幼稚園接孩子。

下屬示意孩子給她打招呼。 孩子張口一聲“奶奶好!”才把她嚇了一跳:原來, 再好的姿容與裝扮, 也掩蓋不了歲月的痕跡。

我也是。 剛過四十五歲時, 我並未覺察出自己與二三十歲時有多大區別。 直到本單位的年輕人背後叫我“黎叔”、不認識的美女恭敬地叫我“老師”, 這才恍然驚醒:我已經是個不折不扣的中年人啦!

有病不可怕, 最怕諱疾忌醫。 當我發現自己已患上上述三種中年病時, 我決定, 學習賈平凹, 自己的病自己治。

對症下藥,保健身體。

“往後再不敢熬夜了,即便是最好的朋友邀打麻將,說好放牌讓我贏,也不去了。”

“級別工資還能不能高不在意了,小心著不能讓血壓血脂高;業績突出不突出已無所謂了,注意椎間盤的突出。當學生,能考上大學便是父母的孝順孩子,現在自己把自己健康了,子女才會親近。”

承認現實,讓靈魂與身體統一起來。

“二十歲時我從鄉下來到了西安城裡,一晃乎,數十年就過去了,雖然總還覺得從大學畢業是不久前的事情,事實是我的孩子也即將從大學畢業。人的一生到底能做些什麼事情呢?當五十歲時時候,不,在四十歲之後,你會明白人的一生其實幹不了幾樣事情,而且所幹的事情都是在尋找自己的位置。”

“我終於曉得了,我就是強者,強者是溫柔的,於是我很幸福地過我的日子。不再去提著煙酒到當官的門上蹭磨,或者抱上自己的書和字畫求當宮的斧正,當然,也不再動不動坐在家裡罵官,官讓辦什麼事偏不幹。諂固可恥,傲亦非分,最好的還是蕭然自遠。”

最重要的一點,是承認自己有病。

“大家都知道,我的病多,總是莫名其妙地這兒不舒服那兒不舒服。但病使我躲過了許多的尷尬,比如有人問,你應該擔任某某職務呀,或者說你怎麼沒有得獎呀和沒有情人呀,我都回答:我有病!”

“更重要的,病是生與死之間的一種微調,它讓我懂得了生死的意義,像不停地上著哲學課。”

說到最後,賈平凹先生引用一句老話:“平生一片心,不因人熱;文章千古事,聊以自娛。”

我把這句話抄錄於筆記本上,作為自己今後中年生活的指南。

(謹以此文向賈平凹先生致敬!)

————————

作者黎海濱(whlihaibin)寄語:以文會友,同悟中年人生。

歡迎朋友們加我*,相互切磋。

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分享!

對症下藥,保健身體。

“往後再不敢熬夜了,即便是最好的朋友邀打麻將,說好放牌讓我贏,也不去了。”

“級別工資還能不能高不在意了,小心著不能讓血壓血脂高;業績突出不突出已無所謂了,注意椎間盤的突出。當學生,能考上大學便是父母的孝順孩子,現在自己把自己健康了,子女才會親近。”

承認現實,讓靈魂與身體統一起來。

“二十歲時我從鄉下來到了西安城裡,一晃乎,數十年就過去了,雖然總還覺得從大學畢業是不久前的事情,事實是我的孩子也即將從大學畢業。人的一生到底能做些什麼事情呢?當五十歲時時候,不,在四十歲之後,你會明白人的一生其實幹不了幾樣事情,而且所幹的事情都是在尋找自己的位置。”

“我終於曉得了,我就是強者,強者是溫柔的,於是我很幸福地過我的日子。不再去提著煙酒到當官的門上蹭磨,或者抱上自己的書和字畫求當宮的斧正,當然,也不再動不動坐在家裡罵官,官讓辦什麼事偏不幹。諂固可恥,傲亦非分,最好的還是蕭然自遠。”

最重要的一點,是承認自己有病。

“大家都知道,我的病多,總是莫名其妙地這兒不舒服那兒不舒服。但病使我躲過了許多的尷尬,比如有人問,你應該擔任某某職務呀,或者說你怎麼沒有得獎呀和沒有情人呀,我都回答:我有病!”

“更重要的,病是生與死之間的一種微調,它讓我懂得了生死的意義,像不停地上著哲學課。”

說到最後,賈平凹先生引用一句老話:“平生一片心,不因人熱;文章千古事,聊以自娛。”

我把這句話抄錄於筆記本上,作為自己今後中年生活的指南。

(謹以此文向賈平凹先生致敬!)

————————

作者黎海濱(whlihaibin)寄語:以文會友,同悟中年人生。

歡迎朋友們加我*,相互切磋。

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分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