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安全生產大檢查要警惕“四個誤區”

在安全生產事故突發期和和敏感時段, 開展一次聲勢浩大的安全生產大檢查, 從嚴懲治違法企業違法行為, 全力以赴解決安全生產領域突出矛盾、重點問題, 確有必要。 但有的地方和部門在開展安全大檢查時, 又是開會動員, 又是領導帶隊檢查, 搞定轟轟烈烈, 但風頭一過, 一切依舊, 漠視生命、頂風做浪式的行為依舊存在, 安全事故依舊頻繁發性。 安全生產大檢查切切實實做到查有所效, 要警惕和消除“四個誤區”:

——重視程度層層衰減

一些地方和企業仍認為大檢查過於頻繁, 覆蓋面過於廣泛, 產生厭煩心理,

部署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流於形式, 成了走過場的例行工作, 工作方案照搬照套, 部署、組織、督查層層衰減。 有的地區還存在安監部門“單打獨鬥”、部門協調機制不暢、聯合監管執法合力不強。

——安全檢查不認真不深入

把安全生產大檢查等同於日常檢查, 走形式、走過場, 往往是由某一部門領導帶隊, 臨時抽調一些非專業人員參加, 往往是走過場, 至多是瞭解一些下級部門、某些企業開展安全生產工作的情況, 只能起到一定的督促、指導作用。 檢查不出關鍵問題, 甚至一些明顯的安全隱患都沒有被檢查出來。

——隱患整改不及時不得力

有的檢查組認為只要將事故隱患情況告訴企業或報送給有關部門, 就算盡到了職責。

對發現的隱患問題一查了之, 整改通知一發了之, 跟蹤督辦不力, 致使一些隱患長期存在得不到治理。

——安全監管執法不嚴格

重檢查輕執法, 甚至只檢查不處罰;檢查方式單一, 明查多, 暗訪少。 沒有給違法者形成強大的震懾力, 而且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和作業者的冒險作業意識, 降低了政府安全執法的權威性, 影響了社全大眾對政府抓安全工作的公信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