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航太科技集團長城公司:將構建全球衛星運營與應用網路

據澎湃新聞7月6日報導, 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參與國際商業航太競爭的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眼下正加強開拓國內市場客戶。

2017年7月6日,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公司”)舉辦“長征商業發射用戶大會”。 當日, 長城公司在其官網發佈長征火箭商業發射機會, 旨在為國內外客戶提供更便利的全方位服務。

發力國內商業航太市場

據瞭解, 參加“長征商業發射用戶大會”的主要是關注長征火箭的國內用戶及各界人士。

對此, 長城公司副總裁、新聞發言人付志恒告訴澎湃新聞,

長城公司要加強對國內客戶的開拓。 “中國經濟在發展, 投資的欲望也很強烈, 航太在很多人看來是一個有潛力的領域。 國際上的商業航太公司在嘗試的太空旅遊、太空採礦等熱點, 可能會傳導到中國來。 ”付志恒表示。

據瞭解, 長征火箭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所屬單位研製生產, 其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到14000千克, 低地球軌道運載能力達到25000千克。 經過200多次飛行驗證, 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其可靠性、產研能力、發射設施高效均得到了廣泛認可。 截至目前, 各型號長征火箭已累計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商業發射60次, 其中搭載發射服務14次。

長城方面稱, 公司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代表中國航太進入國際,

通過30多年在國際市場上的摸爬滾打, 公司從最初提供商業發射服務發展到如今有能力提供包括商業衛星研製、諮詢、頻率軌位元協調、融資保險、在軌管理、培訓等在內的一攬子服務。

下一步, 長城公司的“小目標”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國內商業航太總承包商。 近年來, 商業航太市場對微小衛星的發射需求呈井噴趨勢。 航太科技集團一院和八院分別研製了長征十一號和長征六號新一代運載火箭以適應小衛星發射市場需求。 為滿足市場需求, 長城公司還依託一院和八院研製的各型長征火箭推出了“長征快車”服務, 通過星座組網、專享發射、搭載發射和集簇發射(年度定時、定時軌道發射)等形式, 為各類用戶提供快速、穩定、可靠的一站式商業發射服務。

目前, 長城公司正推進鴻雁星座、夔龍系統、全球建站和自主測控能力等系統建設, 將逐步構建覆蓋全球的衛星運營與應用網路, 提供全天候、全時段通信、高精度定位、資料接收與分發、在軌管理與備份測控等服務。

長城公司稱, 今後, 公司還將向國內客戶提供包括商業發射服務、商業衛星製造、地面系統建設以及運營服務在內的完整的商業航太解決方案。

商業航太熱下的冷思考

近兩年, 國內外掀起一股商業航太發展熱潮。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已多次進行商業航太發射嘗試。 2016年初, 中國航太科工註冊成立了國內首家商業火箭公司——航太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19日, 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在北京揭牌,

將推出太空星座、太空專車、太空順風車、太空班車等發射服務, 還將涉足太空旅遊。 此外, 國內還有一些民營企業、創業公司涉足行業商業航太領域。

對於國內的這股商業航太熱, 付志恒認為, 商業航太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很多商業公司並非在真正做商業航太, 而是通過“商業航太”這個熱點來在資本市場上進行運作, 沒有形成一個成熟的商業模式。 “不知道這種投資熱會不會繼續下去, 沒有錢‘燒’了(的時候), 商業航太可能就要‘退燒’了。 ” 付志恒稱。

付志恒坦言, 長城公司的商業航太市場開拓任務還很艱巨。 “我們希望未來(一方面)能夠在國際成熟的運營商方面拿到新的訂單, 一方面著眼於新興用戶。

” 付志恒透露, 2016年國際通信衛星市場上, 總共只達成了13個商業衛星合同, 長城公司簽了其中的2個。

長城公司發射服務首席專家周媛英在大會報告中指出, 商業發射服務產業的特點之一是風險高, 包括技術、計畫、財務等風險。 周媛英稱, 發射服務是宇航產業的核心和基石, 但進入門檻高, 一旦失敗影響巨大。

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長城公司)創建於1980年, 是中國政府授權的從事商業發射、衛星系統及空間技術合作的商業機構。 目前, 長城公司已發展成為航太產品及服務的系統集成商, 能夠完整地提供商業發射服務、衛星在軌交付、衛星地面測控站建設、衛星應用、專案融資、保險、人員培訓及技術轉讓等整體解決方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