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不是科幻片!金立用機器人製造手機!

這世界變化真快。 廉價勞動力造就的“世界工廠”榮譽還沒有享受, 中國便匆匆地踏上另一個旅程——智慧製造。 伴隨著《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提出,

各地都在加快生產的智慧化改造, 甚至提出“機器換人”的政策。

東莞是這方面的深度體驗者。 曾經, 這裡是三來一補進行來料加工貿易的“世界工廠”, 而現在, 智慧製造的轉型升級進展得如火如荼, 曾經靠人海戰術的東莞正加速邁向以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和智慧製造裝備產業為特色的先進製造業基地。

這裡, 國產智慧手機的領導品牌金立的工業園就是其中的樣板。 在東莞松山湖畔的金立工業園號稱亞洲最大的單體智慧終端機製造中心, 連續兩年獲得東莞“機器換人”專案示範園區補助, 技術密集型企業的典範, 正在前所未有的速度向自動化、智慧化邁進。

那麼, 機器人紅利究竟怎樣實現呢?

6月24日, 面對“走進高端製造——中國智造之星100金立智慧創新論壇”的自媒體大咖和企業家,

金立集團執行副總裁、金銘公司總經理李三保深有感觸地介紹, 先進的設備對於生產品質的提升作用巨大。

他介紹, 無論是生產設備還是檢測設備, 相比之前的人工生產,

依靠肉眼去做QC(質檢), 金立一直堅持使用頂級品牌的頂級產品。 SMT生產線採用松下和西門子最頂尖的設備組合, 不僅具備超高速的主機板貼片速度(每秒60個), 還能將不良率控制在0.08%。 就是說, 貼1萬塊基板, SMT貼出的不良品在組裝線只有8個。 而這就是日本工廠常說的超高級別品控: Single PPM。

智慧化生產線對生產效率的提升也是顯而易見的。 據介紹, 由於採用了松下NPM和西門子DX4最頂端設備, 金立SMT生產線最快貼裝速度一秒鐘能貼裝30多個元器件, 它們的組合速度每秒超過60個元器件;每個元件從吸取、識別到貼裝, 每個動作的速度都可以用毫秒級來理解。 這裡, 每8秒就有一台智能手機誕生, 一年的產能就達1億部。

自動化測試車間

金立有一個專門用於主機板測試的自動化測試車間,

該車間裡有70條自動化測試流水線, 有射頻測試儀器700餘台, 工業電腦達4000多台。 每條自動化測試流水線的造價達人民幣600萬元。

金立S10發佈現場

我國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攀升也是智慧製造急劇升級的最大動因。 在生產效率提升、品質提升的同時,

儘管一次性投資較大, 但人力成本支出卻在急劇降低。 在裝配段, 金立已經導入自動螺絲機、點膠機、貼膜機等設備, 在測試段導入的有音訊、LCD、攝像頭、感測器、光學防抖以及雙攝像頭測等測試設備, 利用量化的參數來取代人工感觀判斷, 提升產品品質和降低員工作業難度。

【簡裝版】大唐雷音寺&市井財經定制宣紙扇 ¥80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