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國家剛剛認定!安徽有5個天然氧吧!你去過幾個?

3月18日

由中國國土經濟學會推選

“2017百佳深呼吸小城”入圍名單

國內有200個小城, 被國家認定了!

啥是中國深呼吸小城?

↓↓↓

空氣比較新鮮,

適於“避霾旅遊”的縣域、縣級市,

亦有少部分大中城市城區、郊區

及重視生態環境建設的功能與產業片區。

咱大安徽也有6縣入圍!

名單如下:

安徽金寨縣、安徽涇縣

安徽績溪縣、安徽祁門縣

安徽歙縣、安徽石台縣

安徽金寨縣

金寨縣

位於皖西邊陲、大別山腹地,

地處三省七縣二區結合部。

金寨縣是安徽省面積最大、

人口最多的山區縣和旅遊資源大縣,

也是中國第二大將軍縣,

被譽為“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

是著名的革命老區。

名勝古跡有天堂寨、馬鬃嶺、金剛台、

燕子河大峽谷、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國家級、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響山寺、列寧小學舊址、

立夏節起義舊址、金寨革命烈士陵園等。

天堂寨

天堂寨位於大別山腹地安徽省金寨縣的西南部, 集國家森林公園、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主園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一體。

天堂寨古稱“多雲山”, 景區內常年雲霧繚繞、俊峰林立、群瀑飄逸。 最高峰海拔1729.13米, 為大別山主峰之一, 古稱“吳楚東南第一關”;景區內有大小瀑布108道, 其中落差達50米以上的18道。 “山中一夜雨, 到處是飛瀑”, 甚為壯觀。 峽谷內, 山體雄渾, 溪水幽深。 森林覆被率96.5%, 是一座天然大氧吧,

被譽為“華東最後一片原始森林”。

安徽涇縣

涇縣,

古稱猷州,

安徽宣城市轄縣。

位於安徽省東南部,

宣城市境西部。

自古素有“漢家舊縣, 江左名邦”、

“山川清淑, 秀甲江南”之譽,

古志稱“當吳越之交會, 為歙池之襟喉”。

是光榮的革命老區, 皖南事變的發生地,

是四大名筆之一宣筆

與文房四寶之一宣紙的源產地。

李白於涇縣題下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之千古絕唱。

境內有新四軍軍部舊址、桃花潭、

江南第一漂、查濟古民居、

黃田古民居等旅遊景點。

查濟

查濟,是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查濟村原有108座橋樑,100座祠堂、108 座廟宇。現尚有古代建築140餘處。其中橋樑40餘座,祠堂30座,廟宇4座。

元代建造的“德公廳屋”,位於村中水郎巷,三層門樓,廳內前簷較低,簷柱楠木質,粗矮渾圓,柱礎為覆盤式,無雕琢。明代的“湧清堂”、“進士門”,雕刻細膩,結構精緻。查濟村是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建築群。

安徽績溪縣

績溪縣位於安徽省南部,

徽州六縣之一,

徽州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被稱為“徽廚之鄉”。

績溪縣森林覆蓋率達76.5%,

是聯合國綠色產業示範區 、

國家級生態示範縣。

績溪是徽文化的主要發祥地、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徽菜之鄉、

中國廚師之鄉

和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傳遞接力城市。

在這裡除了領略自然風光,

還能品味到傳統的徽州文化,

龍川景區、徽杭古道景區、

千年仁裡景區、鄣山大峽谷等景點

越來越受人們的青睞。

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是中國第三條著名古道,全長25千米,是古時聯繫徽州與杭州的重要紐帶。

龍川景區

龍川景區是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的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是胡姓聚族而居擁有千年歷史的古村落 。龍川旅遊風景區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結合,胡氏宗祠,為江南第一祠,素有“木雕藝術博物館”和“民族藝術殿堂”之美稱。

安徽祁門縣

祁門縣,

安徽省黃山市轄縣。

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毗鄰,

是安徽的南大門,

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

祁門縣境內森林覆蓋率85.79%,

居安徽省首位。

祁門茶葉生產歷史悠久,

早在唐代就有十分繁盛的茶市,

是“中國紅茶之鄉”。

境內有國家4A級風景區,

號稱“華東最後的原始森林”的

牯牛降自然保護區,

曾國藩行轅洪家大屋,

偉溪塔,

南方古戲臺經典—餘慶堂古戲臺等旅遊景點。

牯牛降

牯牛降古稱“西黃山”,在古時可是與黃山齊名的高峰。此處森林茂盛,風景優美,人煙罕至,天然植被被保存較好,還有梅花鹿、蘇門羚(土四不像)、短尾猴等珍稀動物,這裡還是一個蛇的王國,首次考察就發現38種,國內罕見。

景區目前名氣不是很大,因此遊客稀少,是深度戶外遊的好地方。最特別的是若在5-8 月的多霧季節來,也許還能看到“佛光”天象;尤其是在傍晚時的佛光格外漂亮。

安徽歙縣

歙縣,

隸屬于安徽省黃山市,

位於安徽省最南端,

北倚黃山,東鄰杭州,南接千島湖。

歙縣歷朝都是徽州的首府,

是古徽州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其中,

歙縣古城還與四川閬中、

雲南麗江、山西平遙並稱為“四大古城”。

這裡的山水培育了名人和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

從這裡走出的商人成為了徽商,

從這裡走出的戲班成為了京劇的創始者。

這裡還是文房四寶

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

被授予

“中國徽墨之都”、“中國歙硯之鄉”、

“徽劇(徽班)之鄉”、 “中國牌坊之鄉”

等諸多榮譽稱號。

秀麗山水與古樸建築交融化合,

使人步入歙縣,既仿佛踏入清麗的山水畫廊,

又仿佛走進古典建築藝術的博物館。

湯顯祖的千古絕唱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

道出人間仙境原來在徽州,

一派安靜祥和,

歲月靜好的模樣。

棠樾牌坊群

乾隆下江南時曾譽棠樾村“慈孝天下無雙裡,袞繡江南第一鄉”。

石潭村

石潭村位列黃山市“百佳攝影點”榜首,因有秀美風光,一年四季都美不勝收。

新安江

新安江山水畫廊,兩岸生態環境極佳,呈現高山林、山中茶、低山果、水中魚的立體生態格局,與掩映其間的粉牆黛瓦的古村落、古民居交相輝映,是畫裡青山,水中鄉村,構成一幅美妙的山水國畫。

安徽石台縣

石台縣,

位於安徽省南部,皖南山區西部。

是安徽省生態環境最好的縣份

和皖南山區著名的茶鄉,

境內山清水秀,生態優良,

旅遊資源極其豐富,

是安徽省“兩山一湖”旅遊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0年4月,30國駐華大使節遊覽後

聯合授予石台為

“最值得駐華大使館向世界推薦的

‘中國原生態最美山鄉’”。

石台牯牛降

石台牯牛降古稱“西黃山”,不僅集雄、奇、幽、秀於一體,而且蘊藏著達2000餘種的動植物種類和植被群落,形成了一個天然而龐大的動植物基因庫,有“綠色的自然博物院”之稱。它是皖、贛、浙、蘇四省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原始森林。

大山村

大山村有著中國富硒第一村的美譽,富含硒、野花香成為當地的一大特色;在大山深處的仙寓山,深藏了一條蜿蜒曲折的神秘古道,她就是被人稱之為“徽饒通衢”的古徽道,古徽道全部用一點五米寬的青石板鋪成,整齊劃一,全長15華里,是迄今為止除茶馬古道之外保存最完好的歷史古道。

秋浦河

“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有“詩之河”美譽的秋浦河,兩岸風光旖旎,曾吸引詩人李白流連忘返、滿懷激情作下流傳千古的《秋浦歌》。

蓬萊仙洞旅遊景區

蓬萊仙洞旅遊景區,造型奇特,精彩紛呈。地洞有形態各異的巨石、淙淙不絕的地下河,9米多高的巨型鐘乳“落地金鐘”宏偉壯觀;中洞遍佈精美的鐘乳石群,若物若人,維妙維肖;天洞宏大綺麗,曲折幽深,景觀奇異。洞中石壁上有明代以來的題詠石刻多處。洞內景觀奇特,洞外山清水秀,內外景致交融,確實令人陶醉。

石台還有許多風光迷人、

民風淳厚的村落,

如新中、紅桃、黃河等村落。

不必遠走,

就在家門口

來次深呼吸

洗洗肺吧~

-END-

鳳凰安徽綜合合肥論壇整理

大家都在看

想加入鳳凰安徽粉絲群,

暗號:鳳凰安徽,小編拉你入群

是四大名筆之一宣筆

與文房四寶之一宣紙的源產地。

李白於涇縣題下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之千古絕唱。

境內有新四軍軍部舊址、桃花潭、

江南第一漂、查濟古民居、

黃田古民居等旅遊景點。

查濟

查濟,是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查濟村原有108座橋樑,100座祠堂、108 座廟宇。現尚有古代建築140餘處。其中橋樑40餘座,祠堂30座,廟宇4座。

元代建造的“德公廳屋”,位於村中水郎巷,三層門樓,廳內前簷較低,簷柱楠木質,粗矮渾圓,柱礎為覆盤式,無雕琢。明代的“湧清堂”、“進士門”,雕刻細膩,結構精緻。查濟村是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建築群。

安徽績溪縣

績溪縣位於安徽省南部,

徽州六縣之一,

徽州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被稱為“徽廚之鄉”。

績溪縣森林覆蓋率達76.5%,

是聯合國綠色產業示範區 、

國家級生態示範縣。

績溪是徽文化的主要發祥地、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徽菜之鄉、

中國廚師之鄉

和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傳遞接力城市。

在這裡除了領略自然風光,

還能品味到傳統的徽州文化,

龍川景區、徽杭古道景區、

千年仁裡景區、鄣山大峽谷等景點

越來越受人們的青睞。

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是中國第三條著名古道,全長25千米,是古時聯繫徽州與杭州的重要紐帶。

龍川景區

龍川景區是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的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是胡姓聚族而居擁有千年歷史的古村落 。龍川旅遊風景區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結合,胡氏宗祠,為江南第一祠,素有“木雕藝術博物館”和“民族藝術殿堂”之美稱。

安徽祁門縣

祁門縣,

安徽省黃山市轄縣。

地處黃山西麓,與江西毗鄰,

是安徽的南大門,

屬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

祁門縣境內森林覆蓋率85.79%,

居安徽省首位。

祁門茶葉生產歷史悠久,

早在唐代就有十分繁盛的茶市,

是“中國紅茶之鄉”。

境內有國家4A級風景區,

號稱“華東最後的原始森林”的

牯牛降自然保護區,

曾國藩行轅洪家大屋,

偉溪塔,

南方古戲臺經典—餘慶堂古戲臺等旅遊景點。

牯牛降

牯牛降古稱“西黃山”,在古時可是與黃山齊名的高峰。此處森林茂盛,風景優美,人煙罕至,天然植被被保存較好,還有梅花鹿、蘇門羚(土四不像)、短尾猴等珍稀動物,這裡還是一個蛇的王國,首次考察就發現38種,國內罕見。

景區目前名氣不是很大,因此遊客稀少,是深度戶外遊的好地方。最特別的是若在5-8 月的多霧季節來,也許還能看到“佛光”天象;尤其是在傍晚時的佛光格外漂亮。

安徽歙縣

歙縣,

隸屬于安徽省黃山市,

位於安徽省最南端,

北倚黃山,東鄰杭州,南接千島湖。

歙縣歷朝都是徽州的首府,

是古徽州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其中,

歙縣古城還與四川閬中、

雲南麗江、山西平遙並稱為“四大古城”。

這裡的山水培育了名人和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

從這裡走出的商人成為了徽商,

從這裡走出的戲班成為了京劇的創始者。

這裡還是文房四寶

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

被授予

“中國徽墨之都”、“中國歙硯之鄉”、

“徽劇(徽班)之鄉”、 “中國牌坊之鄉”

等諸多榮譽稱號。

秀麗山水與古樸建築交融化合,

使人步入歙縣,既仿佛踏入清麗的山水畫廊,

又仿佛走進古典建築藝術的博物館。

湯顯祖的千古絕唱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

道出人間仙境原來在徽州,

一派安靜祥和,

歲月靜好的模樣。

棠樾牌坊群

乾隆下江南時曾譽棠樾村“慈孝天下無雙裡,袞繡江南第一鄉”。

石潭村

石潭村位列黃山市“百佳攝影點”榜首,因有秀美風光,一年四季都美不勝收。

新安江

新安江山水畫廊,兩岸生態環境極佳,呈現高山林、山中茶、低山果、水中魚的立體生態格局,與掩映其間的粉牆黛瓦的古村落、古民居交相輝映,是畫裡青山,水中鄉村,構成一幅美妙的山水國畫。

安徽石台縣

石台縣,

位於安徽省南部,皖南山區西部。

是安徽省生態環境最好的縣份

和皖南山區著名的茶鄉,

境內山清水秀,生態優良,

旅遊資源極其豐富,

是安徽省“兩山一湖”旅遊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0年4月,30國駐華大使節遊覽後

聯合授予石台為

“最值得駐華大使館向世界推薦的

‘中國原生態最美山鄉’”。

石台牯牛降

石台牯牛降古稱“西黃山”,不僅集雄、奇、幽、秀於一體,而且蘊藏著達2000餘種的動植物種類和植被群落,形成了一個天然而龐大的動植物基因庫,有“綠色的自然博物院”之稱。它是皖、贛、浙、蘇四省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原始森林。

大山村

大山村有著中國富硒第一村的美譽,富含硒、野花香成為當地的一大特色;在大山深處的仙寓山,深藏了一條蜿蜒曲折的神秘古道,她就是被人稱之為“徽饒通衢”的古徽道,古徽道全部用一點五米寬的青石板鋪成,整齊劃一,全長15華里,是迄今為止除茶馬古道之外保存最完好的歷史古道。

秋浦河

“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有“詩之河”美譽的秋浦河,兩岸風光旖旎,曾吸引詩人李白流連忘返、滿懷激情作下流傳千古的《秋浦歌》。

蓬萊仙洞旅遊景區

蓬萊仙洞旅遊景區,造型奇特,精彩紛呈。地洞有形態各異的巨石、淙淙不絕的地下河,9米多高的巨型鐘乳“落地金鐘”宏偉壯觀;中洞遍佈精美的鐘乳石群,若物若人,維妙維肖;天洞宏大綺麗,曲折幽深,景觀奇異。洞中石壁上有明代以來的題詠石刻多處。洞內景觀奇特,洞外山清水秀,內外景致交融,確實令人陶醉。

石台還有許多風光迷人、

民風淳厚的村落,

如新中、紅桃、黃河等村落。

不必遠走,

就在家門口

來次深呼吸

洗洗肺吧~

-END-

鳳凰安徽綜合合肥論壇整理

大家都在看

想加入鳳凰安徽粉絲群,

暗號:鳳凰安徽,小編拉你入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