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除了賞荷還有啥?關於王莽的神秘傳說你知道多少?

王莽街道位於長安東南部, 南依秦嶺, 北接少陵原畔, 環山公路、西(安)湯(峪)公路過境。 距西安市中心僅27公里。 轄區總面積92.54平方公里, 其中山區面積46平方公里。 轄34個行政村, 170個村民小組, 3.4萬人。 屬沿山丘坡果糧牧漁區。

王莽的行政沿革

長安區王莽鄉為長安縣轄鄉。 1956年設王莽鄉, 1961年建公社, 1979年更名西安京都友好公社, 1984年複改王莽鄉。 2009年撤鄉, 成立王莽街道辦事處。

王莽鄉原轄職業二中家委會和下紅廟、東王莽、西王莽、劉秀、清禪寺、二裡、鄭家坡、水寨、竹溝口、羊峪口東、羊峪口西、圪塔、王家、孟家、上紅廟、下三官堂、上三官堂、小峪河、土門峪、江柳、清水頭南村、清水頭北、江村23個行政村。

韋兆鄉位於長安區南部, 距城區15千米。 1956年為杜曲區韋兆鄉, 1961年建公社, 1984年改鄉。 1996年, 面積13.7平方千米, 人口1.2萬人, 轄韋兆一、韋兆二、韋兆三、韋兆四、常旗寨、南坡、東三角坡、西三角坡、尹村、後村10個行政村。

2002年區劃調整後, 韋兆鄉併入王莽鄉, 轄西王莽、東王莽、劉秀、水寨、上三官、清禪寺、二裡、鄭家坡、清南、清北、小峪河、洋東、洋西、竹溝口、疙瘩、土門峪、江柳、孟家、王家、東辛莊、下三官、上紅廟、下紅廟、江村、韋二、韋一、韋三、韋四、西坡、南坡、常旗、後溝、尹村、東坡34個行政村。

王莽

人文歷史豐厚

王莽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 自西漢新莽政權以來, 王莽村和劉秀村設村建居已有2000多年歷史, “王莽追劉秀”的傳說給今人留下了王莽村和劉秀村;全國人大代表蒲忠智等一代英模在王莽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帷幕;中國第一個合作社在王莽成立,

為此, 毛澤東主席還專門作了按語;長柞工委紅色革命遺址、唐二龍塔、清禪寺、軒轅台等等, 構成了王莽滄桑的人文歷史。

王莽獨特的地理

長安, 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被譽為西安的後花園。

王莽地處秦嶺北麓, 山清水秀、環境優美、地形地貌多樣,

川山原皆具, 境內水資源豐富, 有5條河流、8座水庫。 植被茂盛, 山川翠綠, 森林覆蓋率達42%, 先後被評為“全國平原綠化百佳鄉”、“西安市環境優美鄉鎮”和“陝西省生態文明推動力最具影響力區域”。 被譽為“長安小江南”和“天然氧吧”。 王莽因其獨特的地貌和氣候優勢, 加之區內眾多的水資源, 而且灌溉均為山澗清泉, 因而鮮桃、獼猴桃、清水蓮菜、大米是王莽的四大特色產業。

山水長安 生態王莽

王莽生態農業觀光園位於長安區王莽街道(環山路王莽段), 桃樹種植面積1.18萬畝, 形成萬畝桃園景象, 園區建有桃花源景石、桃花仙子、王莽人文歷史景牆、桃園休息亭、望荷軒、碧蓮池、荷花仙子等景觀。 王莽農業生態園中建設有統一規劃, 具有徽派建築風格的農家樂,可提供農家飯菜、體驗農家生活。

十裡桃香沁川原,一地芙蓉染南山。

近年來,王莽街道落實區委區政府對環山旅遊帶的要求,充分依託地域優勢,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通過政策引導、資金傾斜、技術支援、媒體宣傳。進一步推介王莽綠色品牌,擴大品牌知名度,為鮮桃的種植銷售搭建平臺,促進王莽鮮桃銷售,通過萬畝有機鮮桃產銷對接會、採摘節等活動,帶動王莽生態假日消費及農家樂消費快速增長。

環山旅遊公路為軸心的萬畝鮮桃基地覆蓋全街道23個村。其中清北村、土門峪村鮮桃種植面積都在千畝以上,人均種植鮮桃1畝多,成為名副其實的鮮桃專業村,2006年分別被省農業廳評為“一村一品”示範村。2007年王莽鄉被評為陝西省“一村一品”特色鄉鎮。到2017年,全街道發展鮮桃1.18萬畝,鮮桃畝均產量3000斤,總產量1.7萬噸。基地規模逐年擴大,產業佈局日趨合理。

王莽鮮桃有其獨特的地貌、水質和氣候優勢,2004年9月,王莽鮮桃經過取樣檢測,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2009年7月,王莽鮮桃生產基地被農業部評為標準化示範基地,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授予“中華名果”稱號。2011年7月王莽鮮桃取得了有機認證,被中國園藝學會授予“第三屆長安國桃金獎”。王莽鮮桃還獲得了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王莽街道結合地域、自然、生態、產業資源科學決策,制定王莽社會經濟發展戰略。提出了“創綠色品牌,建生態王莽”的奮鬥目標,計畫建設四大板塊:一是人文旅遊板塊、二是生態觀光板塊、三是莊園農業板塊、四是體驗經濟板塊。重點建設一個集觀光、休閒、娛樂、體驗為一體的現代生態觀光農業園區。以實現文化潤色農業,景觀改造農村,產業致富農民的目標。

2014年初,街道辦事處遵循《王莽生態農業觀光園規劃方案》,提出了“以河養園,以園帶河、條塊封閉、全面推進”的發展思路。投資1000萬元,加快實施園區提升工程。高標準建成了園區主廣場、碧藍池、望荷軒、蓮藕觀賞區、荷花仙子雕塑等觀光平臺;完成主幹道硬化、步行採摘觀光路鋪設1200米;完成觀光路與小峪河濱河路對接,構建成快捷順暢、曲徑通幽的園區觀光環線;投資763萬元完成了荷塘月色區土地流轉350畝,種植蓮藕350畝,其中觀賞蓮50畝;高標準實施清北村農家樂提升工程,對已建成的34戶農家樂公共設施進行完善提升,統一門頭牌匾和外牆裝飾,完成了人行道鋪設、路燈安裝和綠化栽植,建成了農事體驗區內的水車、磨盤、拴馬樁等景觀節點,農產品交易大廳正在緊張的施工之中,基本滿足遊客吃、住、遊、購、娛等需求;依託小峪河綜合治理後形成的生態水面,積極引進資金實力強、經營理念新的投資客商,沿小峪河西岸建設一個綠色生態自然、經營主題鮮明的觀光農業區,支撐園區形象和品質得到全面提升。著力打造集優質農產品生產、農業生態觀光、田園休閒度假等功能為一體的觀光農業示範園,加速形成王莽生態觀光旅遊新亮點,推動鄉村旅遊蓬勃發展。

一直以來,我們就活在王莽那個美麗的傳說裡,雖然傳說有無數個版本,但是大同小異。就讓我們重溫一下這個美麗的傳說故事吧。

傳說一:

“劉秀逃,王莽追”的傳說

王莽鮮桃的傳說你知道嗎?至今“劉秀逃,王莽追”的傳說,仍膾炙人口。

相傳西漢新莽政權時期,劉秀被王莽追殺,逃至今長安區劉秀村時,眼看將士疲憊,後面敵兵將至,甚是沮喪,偶見旁邊有一桃園,桃子正熟,一謀士大喜:“主公不必擔心,‘桃’即是‘逃’也,主公必能擺脫王莽的追兵。”桃園農人聽說是劉室宗親,遂獻鮮桃數筐,吃了新鮮桃子的劉秀軍心振奮,隨即安營,養足精神,次日在“後來成為劉秀村的雞比後來叫作王莽村的雞早叫半個時辰”的天意扶助下,順利擺脫追兵,後成就東漢大業。給今人留下“王莽趕劉秀”的傳說。

傳說二:

劉秀吃豆豆麥飯

據說王莽稱帝之時,篤信方家術士之言。有一方士占卦,認為長安城東南方向、今河南南陽一帶有天子氣,且說此人名叫劉秀,當時在長安城太學讀書,王莽便派人在漢長安城內捉拿查找。

劉秀聞知此事,慌忙往南逃跑,逃至現今的王莽鄉劉秀村,天色已晚,村民也已吃過晚飯,就給他熬了些麥仁,他覺得美味異常,遂行歇息。王莽帶領的軍隊趕至王莽村,天色已晚,村民恨他暴虐,不予做飯,他們只好忍餓且行歇息。劉秀暗中祈禱:願村中的公雞提早一更打鳴,以便逃脫,在隨行中不好明說。第二天清晨公雞果然早早啼鳴,劉秀提早撤離。王莽天明才發現,自已軍隊的駐地離(王莽村)劉秀藏身之地(今天的劉秀村)僅一公里許,但已悔之晚矣。人們便把王莽駐軍的村子叫王莽村(即現在的王莽鄉)把劉秀藏身之地的村子叫劉秀村。劉秀後來在南陽建立了東漢政權,回頭讓人再做熬麥仁,卻沒有了滋味。

轉眼已到盛夏

池塘裡的荷花也開好了

隨著微風搖曳

去荷花塘邊聞著淡淡的清香

洗盡心中的浮躁

趁著小荷才露尖尖角

來賞荷吧

王莽荷花

千畝荷塘,構築山水田園畫卷

千畝荷塘在王莽街道之南清水頭村,被評為“千畝清水蓮藕種植基地”。

這裡的荷田是旱荷,淺淺的水面漂著浮萍和水草,千畝荷塘、連綿的秦嶺與藍天白雲相配,真是美不勝收!

清水頭村的荷花雖然長在北方,卻依然亭亭玉立,雅致中透著幾分嬌媚,宛如一群美麗的荷花仙子,讓人流連忘返。

地址:長安區東南秦嶺北麓王莽街道之南清水頭村

公交:215、323、600、K600(鐘樓-南門-老區政府),換乘419路(老區政府—清水頭 3.5元)

自駕:子午大道—25公里—環山公路—18公里(向東)—清水頭村

綜合方向網、陝西省旅遊局、網路內容

具有徽派建築風格的農家樂,可提供農家飯菜、體驗農家生活。

十裡桃香沁川原,一地芙蓉染南山。

近年來,王莽街道落實區委區政府對環山旅遊帶的要求,充分依託地域優勢,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通過政策引導、資金傾斜、技術支援、媒體宣傳。進一步推介王莽綠色品牌,擴大品牌知名度,為鮮桃的種植銷售搭建平臺,促進王莽鮮桃銷售,通過萬畝有機鮮桃產銷對接會、採摘節等活動,帶動王莽生態假日消費及農家樂消費快速增長。

環山旅遊公路為軸心的萬畝鮮桃基地覆蓋全街道23個村。其中清北村、土門峪村鮮桃種植面積都在千畝以上,人均種植鮮桃1畝多,成為名副其實的鮮桃專業村,2006年分別被省農業廳評為“一村一品”示範村。2007年王莽鄉被評為陝西省“一村一品”特色鄉鎮。到2017年,全街道發展鮮桃1.18萬畝,鮮桃畝均產量3000斤,總產量1.7萬噸。基地規模逐年擴大,產業佈局日趨合理。

王莽鮮桃有其獨特的地貌、水質和氣候優勢,2004年9月,王莽鮮桃經過取樣檢測,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2009年7月,王莽鮮桃生產基地被農業部評為標準化示範基地,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授予“中華名果”稱號。2011年7月王莽鮮桃取得了有機認證,被中國園藝學會授予“第三屆長安國桃金獎”。王莽鮮桃還獲得了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王莽街道結合地域、自然、生態、產業資源科學決策,制定王莽社會經濟發展戰略。提出了“創綠色品牌,建生態王莽”的奮鬥目標,計畫建設四大板塊:一是人文旅遊板塊、二是生態觀光板塊、三是莊園農業板塊、四是體驗經濟板塊。重點建設一個集觀光、休閒、娛樂、體驗為一體的現代生態觀光農業園區。以實現文化潤色農業,景觀改造農村,產業致富農民的目標。

2014年初,街道辦事處遵循《王莽生態農業觀光園規劃方案》,提出了“以河養園,以園帶河、條塊封閉、全面推進”的發展思路。投資1000萬元,加快實施園區提升工程。高標準建成了園區主廣場、碧藍池、望荷軒、蓮藕觀賞區、荷花仙子雕塑等觀光平臺;完成主幹道硬化、步行採摘觀光路鋪設1200米;完成觀光路與小峪河濱河路對接,構建成快捷順暢、曲徑通幽的園區觀光環線;投資763萬元完成了荷塘月色區土地流轉350畝,種植蓮藕350畝,其中觀賞蓮50畝;高標準實施清北村農家樂提升工程,對已建成的34戶農家樂公共設施進行完善提升,統一門頭牌匾和外牆裝飾,完成了人行道鋪設、路燈安裝和綠化栽植,建成了農事體驗區內的水車、磨盤、拴馬樁等景觀節點,農產品交易大廳正在緊張的施工之中,基本滿足遊客吃、住、遊、購、娛等需求;依託小峪河綜合治理後形成的生態水面,積極引進資金實力強、經營理念新的投資客商,沿小峪河西岸建設一個綠色生態自然、經營主題鮮明的觀光農業區,支撐園區形象和品質得到全面提升。著力打造集優質農產品生產、農業生態觀光、田園休閒度假等功能為一體的觀光農業示範園,加速形成王莽生態觀光旅遊新亮點,推動鄉村旅遊蓬勃發展。

一直以來,我們就活在王莽那個美麗的傳說裡,雖然傳說有無數個版本,但是大同小異。就讓我們重溫一下這個美麗的傳說故事吧。

傳說一:

“劉秀逃,王莽追”的傳說

王莽鮮桃的傳說你知道嗎?至今“劉秀逃,王莽追”的傳說,仍膾炙人口。

相傳西漢新莽政權時期,劉秀被王莽追殺,逃至今長安區劉秀村時,眼看將士疲憊,後面敵兵將至,甚是沮喪,偶見旁邊有一桃園,桃子正熟,一謀士大喜:“主公不必擔心,‘桃’即是‘逃’也,主公必能擺脫王莽的追兵。”桃園農人聽說是劉室宗親,遂獻鮮桃數筐,吃了新鮮桃子的劉秀軍心振奮,隨即安營,養足精神,次日在“後來成為劉秀村的雞比後來叫作王莽村的雞早叫半個時辰”的天意扶助下,順利擺脫追兵,後成就東漢大業。給今人留下“王莽趕劉秀”的傳說。

傳說二:

劉秀吃豆豆麥飯

據說王莽稱帝之時,篤信方家術士之言。有一方士占卦,認為長安城東南方向、今河南南陽一帶有天子氣,且說此人名叫劉秀,當時在長安城太學讀書,王莽便派人在漢長安城內捉拿查找。

劉秀聞知此事,慌忙往南逃跑,逃至現今的王莽鄉劉秀村,天色已晚,村民也已吃過晚飯,就給他熬了些麥仁,他覺得美味異常,遂行歇息。王莽帶領的軍隊趕至王莽村,天色已晚,村民恨他暴虐,不予做飯,他們只好忍餓且行歇息。劉秀暗中祈禱:願村中的公雞提早一更打鳴,以便逃脫,在隨行中不好明說。第二天清晨公雞果然早早啼鳴,劉秀提早撤離。王莽天明才發現,自已軍隊的駐地離(王莽村)劉秀藏身之地(今天的劉秀村)僅一公里許,但已悔之晚矣。人們便把王莽駐軍的村子叫王莽村(即現在的王莽鄉)把劉秀藏身之地的村子叫劉秀村。劉秀後來在南陽建立了東漢政權,回頭讓人再做熬麥仁,卻沒有了滋味。

轉眼已到盛夏

池塘裡的荷花也開好了

隨著微風搖曳

去荷花塘邊聞著淡淡的清香

洗盡心中的浮躁

趁著小荷才露尖尖角

來賞荷吧

王莽荷花

千畝荷塘,構築山水田園畫卷

千畝荷塘在王莽街道之南清水頭村,被評為“千畝清水蓮藕種植基地”。

這裡的荷田是旱荷,淺淺的水面漂著浮萍和水草,千畝荷塘、連綿的秦嶺與藍天白雲相配,真是美不勝收!

清水頭村的荷花雖然長在北方,卻依然亭亭玉立,雅致中透著幾分嬌媚,宛如一群美麗的荷花仙子,讓人流連忘返。

地址:長安區東南秦嶺北麓王莽街道之南清水頭村

公交:215、323、600、K600(鐘樓-南門-老區政府),換乘419路(老區政府—清水頭 3.5元)

自駕:子午大道—25公里—環山公路—18公里(向東)—清水頭村

綜合方向網、陝西省旅遊局、網路內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