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這個角度來看,印度想要超越中國實在太難了

眾所周知, 中國是通過趁著西方國家去工業化和低端製造產業外移的機會發展製造業, 積累經驗和財富進而提高產業能力, 實現國家富裕和民族崛起的。 現在, 印度在莫迪總統上臺後提出了印度製造的概念, 妄圖通過發展低端製造業提高就業, 積累財富, 實現國家崛起------也就是走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來走過的道路。 但是從社會分工的角度來說印度這樣的發展模式存在著巨大的問題, 與製造業發展的趨勢不相符。

產品設計與生產的分開。 現在社會的產業分工比之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不可同日而語, 那個時候代加工的概念還不成熟, 大多數企業還是傳統的集設計、製造甚至銷售與一身的企業, 那個時代承接低端製造業能夠實現鍛煉設計人才、管理人才的職能。 但是現代社會分工造成大量的企業僅負責產品設計, 例如蘋果、小米以及眾多的創業型公司。

而另一些企業則負責根據設計企業的要求製造產品, 例如富士康。 這種模式下, 想要通過發展低端製造業培養高端人才就變得更加困難, 因為代加工商對產品的設計思路等完全不知情。

產品的更新換代越來越快。 為什麼傳統企業逐步放棄集設計與製造與一身,

而是加強設計職能, 弱化製造職能, 甚至放棄製造職能, 就是因為產品的更新換代越來越快, 按照傳統的模式, 一款產品設計出來, 需要對原有的生產設備進行調整, 甚至重建生產線, 重新構建管理模式, 這都要投入資金和管理成本。 但是這款產品到底能夠在市場上保持多長時間的新鮮度, 保持多久的技術優勢, 都不確定, 在這種模式下, 即設計又生產顯然不符合市場規律, 所以代加工上便應運而生了。 印度想要通過發展製造業尤其是低端製造業實現工業的變革發展, 那就必然面對國家工業整體變成代加工商的命運, 因為設計商不需要印度具備設計能力。 但即便僅僅是做代加工,
印度也很難做到。

各類代加工商的自由組合才能有效應對產品更新換代。 上一點我說印度僅僅作代加工商也很難做到就是因為這一點。 現代社會分工的細化程度簡直匪夷所思, 不在其行業的人根本不能想像。 以中國為例, 假如美國人設計了一款新的電子手錶,

需要找人加工製造, 那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錶帶是一個製造商, 外殼是一個製造商, 指標是一個製造商、電路是一個製造商、後蓋是一個製造商, 拼裝也是一個製造商, 算上設計企業, 共計涉及6家企業。 手錶銷售一段時間後, 設計商對手錶進行了升級, 手錶的錶鏈換成金屬材質, 去掉指標, 改成液晶屏, 還對手錶提出了防水要求。 那麼, 到中國來, 沒關係, 在去找能夠進行其他加工的企業參與到製造鏈裡面來就可以了。 但是, 這種情況發生在印度呢?印度不具備類似中國的產業集群, 沒有辦法將企業分工到這種詳細的程度上去, 那就沒有辦法適應現代製造業的發展需求, 沒有辦法按照市場需要對生產環節進行迅速充足, 實現製造鏈的重新構建。

科學技術的發展造成低端製造業對勞動力需求的大幅度降低。以前做低端製造業,廉價勞動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人工成本占成本的較大比例。但是現在情況有了巨大的變化,因為技術的發展讓自動化程度大幅提高,原來需要十個勞動力完成的工作,現在只需要一個人控制設備就可以了,這種情概況就造成了製造業分工的進一步細化,越是細化,自動化程度越有提升空間,越是降低對勞動力的需求,這樣迴圈下去,那麼勞動力的優勢就不那麼重要了,反而對擁有一定素質的人員的需求會進一步加大。以印度的受教育程度,嘿嘿。。。

以上是從工業發展的內部規律對印度難以超過中國的一些分析,當然印度也不是沒有機會,如果可以遇到全球性的產業變革或者技術升級,那麼印度如果可以抓住機會尚可有所作為,但是其他國家也不是吃白飯的啊。

實現製造鏈的重新構建。

科學技術的發展造成低端製造業對勞動力需求的大幅度降低。以前做低端製造業,廉價勞動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人工成本占成本的較大比例。但是現在情況有了巨大的變化,因為技術的發展讓自動化程度大幅提高,原來需要十個勞動力完成的工作,現在只需要一個人控制設備就可以了,這種情概況就造成了製造業分工的進一步細化,越是細化,自動化程度越有提升空間,越是降低對勞動力的需求,這樣迴圈下去,那麼勞動力的優勢就不那麼重要了,反而對擁有一定素質的人員的需求會進一步加大。以印度的受教育程度,嘿嘿。。。

以上是從工業發展的內部規律對印度難以超過中國的一些分析,當然印度也不是沒有機會,如果可以遇到全球性的產業變革或者技術升級,那麼印度如果可以抓住機會尚可有所作為,但是其他國家也不是吃白飯的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