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時事針砭|共用單車亂象考量中國青年素質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中國產經新聞”免費訂閱

[老朋友]朋友圈, 或發送給您的朋友

摘要

文/本報評論員 商寅泉

共用單車一夜之間紅遍中國各大城市,

它方便, 一定程度上能夠有助於改善大氣品質。

但是, 共用單車也在一夜之間亂遍中國各大城市, 它可憐, 被人無情地丟棄在街頭甚至馬路中央。

同樣, 一夜之間, 城市管理者緊急出臺各種治理措施, 上海出手快, 南京出手狠, 北京出手具體而明確:長安街沿線及主要街道, 不得停放共用單車。

辯證法所揭示的事物的兩面性, 在共用單車這件所謂的“模式創新”事情上, 得到了痛快淋漓的詮釋。

其實, 共用單車不是什麼大事, 它只不過是資本借著環保的名義搞的一個賺錢工具, 它的正面作用也就是解決城市交通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然而就在這一件並不算大的事情上, 卻折射出很大的一個問題, 即國民素質、道德水準、公德意識、隱暗心理。

共用單車的亂象究竟亂到什麼程度?按說評論文章不必過多描述現象, 只說觀點即可, 但就此事而言, 不說不足以證明其亂。 極端的例子是, 有人騎完把車向前一推, 任它滑行到馬路中央倒下, 騎行人揚長而去;有人把它當成健身工具, 互相投擲取樂;有人把它大卸八塊, 以此發洩胸中塊壘。 至於隨手亂停、掛在樹上、藏於自家、拆鎖自用, 更是滿眼皆是。 筆者不知共用單車的三家提供者總量推出了多少, 僅就北京來看, 損壞待修的單車在東四環辛莊村一處, 就有上萬輛, 堆積如山。

共用單車的主要使用者, 是青年。 因此, 故意損毀、惡意使用、藏匿私存、製造擁堵的, 也應該是青年。 做出這個判斷的依據是,

共用單車的支付方式是手機APP, 而年紀稍長的, 並不習慣於手機支付;另一個直觀的結果, 北京街頭的共用單車, 筆者至今沒有看到一個50歲以上的使用者。 因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共用單車檢驗出、考量出的, 是當代中國青年的綜合素質。

共用單車亂象在整個經濟社會生活中, 不算大事。 讓它成為大事的, 是人在共用單車使用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 同樣, 共用單車檢驗出的中國青年素質, 也不是當代中國青年的主流素質, 它只是青年問題中的一個小課題。 但是, 小題大作, 有助於我們認識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是由無數個小而具體的事情壘積而成的。 做好小事情, 成就大事業,

共用單車是塊試金石。

新聞拼盤 品味中國

中國產經新聞, 經濟成功人士的標誌讀物

投稿:cien2015@163.com 講述,你在產經一線的故事

長按二維碼有驚喜哦~

點擊閱讀原文 獲取更多精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