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嚴厲整治有償補課:市場在教育領域的道德界限在哪裡

請點擊標題下方的“光明微教育”關注我們, 瞭解更多動態~

教育部日前

日前, 教育部教師司會同基教司、督導局、紀檢組組建工作組赴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湖北、湖南6省開展治理中小學有償補課專項調研與督查。

工作組同時透露, 教育部將於2017年下半年、2018年繼續對有關省份開展有償補課專項督查, 實現所有省份全覆蓋, 推動地方落實治理責任, 加大治理力度。

工作組

工作組表示,

6省從規範辦學行為、嚴禁有償補課等不同方面制定出臺一系列的檔制度, 一些地(市)、縣(區)也結合實際細化了有關舉措, 建立了有償補課治理的制度體系。

工作組調研發現, 有償補課行為在一定範圍內仍然存在。 高中特別是高三年級受高考升學率驅使, 存在組織學生補課並收取補課費的現象, 一些初三年級也不同程度存在這些問題。 一些教師受利益驅動鋌而走險, 以更為隱蔽的方式組織或參與有償補課。

“對於有償補課, 部分地方行政部門、學校、教師認識不到位。 以考試成績、升學率作為評價學校重要指標的狹隘政績觀, 造成學校應試教育傾向、校際間分數攀比和畸形競爭, 部分地方和學校對有償補課態度曖昧, 甚至默許縱容。 少數教師認為, 教師待遇低, 所以靠有償補課賺錢理所應當, 忽視了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應盡的職責義務。 ”工作組相關負責人說。

據瞭解, 有償補課行為發現和查處也比較困難。 一是發現難, 教師有償補課形式更加隱蔽, 租用在居民區或者學生家長提供的場地,

外界很難發現。 二是調查取證難, 舉報者擔心被打擊報復不願出面指證或配合調查, 一些參與有償補課的學生和家長甚至刻意包庇, 協助教師對抗調查。 另外, 教育部門許可權有限, 執法手段單一。

工作組強調, 要積極研究學生和家長需求,

區分合理需求, 分層分類研究針對性舉措。 切實發揮政府保基本、促公平的職能, 對於中小學生課後託管、部分學習困難學生幫扶等問題, 行政部門、學校、教師要有作為、善作為,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搭建線上平臺、開展志願服務等方式積極予以化解。 此外, 還要積極爭取支持, 協調相關部門加強對課外培訓市場的規範管理, 促進課外培訓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為學有餘力, 追求更多樣、更高水準教育資源的學生家長提供更有保障的教育服務。

杜絕有償補課:

界定市場在教育領域的道德界限

沈偉鵬

市場的擴張, 正在不加限制地進入那些在我們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念中本不屬於市場規範來統領的重要領域。 教育領域就是這樣的一個領域,有償補課就是衝擊此領域的一匹“黑馬”。

合理交易

背後的問題

伴隨著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和爭奪的激烈,整個教育生態中的家長、學生、教師和學校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補課衝動。有觀點認為,家長和學生有現實需求,學校和教師掌握著實際資源,有償補課實現“互利”和“共贏”,有相當的合理性,不應該予以取締。不難看出,這種社會意識將義務教育類同於一般的商品,背後隱藏著以市場邏輯為圭臬的價值導向。我們暫且不去討論是否能將教育類同於一般的商品,這種“合理交易”本身也存在三種瑕疵。

缺陷一:有問題的同意。

有償補課絕非完全自願,家長的同意在某種意義上是出於被迫和無奈。有案例表明,學生、家長一方和教師方並不處於完全平等的地位。有的老師採取“課上不講、課下講;校內不講、校外講”的方式,變相脅迫學生同意,其本質是在職教師利用手中職權和優勢地位去尋租,是一種公開的腐敗。

缺陷二:總福利不增反減。

有償補課所帶來的學生學業進步和老師收入增加看似雙方都得益。但是放在整個社會層面,增加的這份益處根本無法抵消那些付不起補課費的家長和學生因無序競爭所承受的痛苦。對於家境尚可的家庭來說,有償補課可能只是令人厭惡的事情,而對於那些收入微薄的家庭來說,這是實實在在的困難。因此對於此種行為正確與否的評判,必須考量這類付不起補課費的學生和家長所遭受的痛苦和不公正。

缺陷三:損害社會道德。

據教育部網站公佈,有償補課已經連續6年高居信訪首位,百姓深惡痛絕可見一斑。筆者認為這份憤怒源于廣大家長認為小部分在職教師沒有履行應履行的義務,得到並不應得的報酬時,產生的一種對不公正的憤慨。在學生需要補課來掌握必要知識時,在一個良善的社會裡,老師應該對學生嘔心瀝血地盡職盡責,而不是借機甚至創造機會榨取利益。有償補課越市場化,一定會越發毀壞社會共同珍視的精神價值。

中小學教育

非一般類商品

中小學教育是關乎當下和未來的公益性事業,我們決不能將其類同於一般商品。中小學階段的教育不僅僅關乎自由選擇,還涉及評價此問題公正的評價方式。在此我們必須反思,除非我們都願意讓市場去改寫那些我們深深認可的並已存在良久的制度規範,否則我們必須清晰界定市場在教育領域的道德界限。

老師、家長和學生應該是一種簡單的、非功利化的社會關係。有償補課使純粹的師生關係添加了權力壓榨和金錢交易,必然導致教師原本的崇高的形象受損,必然導致整個教師職業隊伍的社會聲望下降。可以想像,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角色規範,在老師身上出現,將不可避免地帶來學生和家長的情感混亂和認同下降。有償補課不僅割裂了社會信任,也損傷了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社會認同;不僅背離了教育的善,更是對社會共同的善的一種踐踏。

放眼世界,禁止有償補課絕非我國特例。對於“有償補課”,各教育強國觀點可謂驚人一致。無論是“立法禁止型”的德國、韓國和新加坡,還是“法定條件型”的日本,抑或“合同約定型”的美國都依法嚴禁有償補課。這些國家的意見一致:中小學教師拿著國家財政發放的工資,類同于國家公職人員,自然應該禁止參與與教育相關的一切盈利活動。有償補課,特別是公立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放任發展衝擊了教育公平,也污染了教育生態。

三關根治

有償補課

有償補課已成為重症,我們更需有刮骨療傷的勇氣去尋求此類問題的杜絕。我認為,根治有償補課要過好“樹德”“嚴堵”“廣疏”這三關。

1

樹德

提高教師地位,明確權責。需要強調的是,雖存在部分“害群之馬”,全國教師隊伍總體品德狀況仍是好的。然而在向來“尊師重道”的中國,師德問題無論是橫向與教育強國相比,還是縱向和我國歷史上的傳統相比均有差距。只有地位神聖,才能讓教師回歸崇高。教師貴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需要對投身教育事業的神聖有著切實的珍視。

師德問題,不只是教師這個群體的問題,更是全社會的問題。全社會要少一點指責,多一點關心和敬意。我們既要完善薪酬體系切實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也要完善教育評價機制,明確教師的職責。教育生態是整個國家和社會風氣的縮影,唯有社會腐敗問題得到根治,黨風、政風和社會法治狀況有所提升,教育生態的全面治癒與良性發展才能有社會基礎。

2

嚴堵

完善相關法律,依法治理。無論是全球治理經驗還是我國治理現狀,都鞭策我們必須著眼於新情況、新問題,明確定位有償補課的性質,完善相關法律。《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都是治理有償補課可依據的法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是處理教師違反道德的依據。

現存法律“底線”和道德“紅線”的邊界缺乏厘清,還存在著一些重疊,在操作性上也存在一定問題。因此我們要研究如何針對違反師德的有償補課行為的性質和程度,明確劃清法律和道德各自的界限。對違法者決不姑息,不能把違法問題降格為道德問題從輕處罰。任何理由都不能成為違反法律和規定的藉口,“紅線”尊嚴和“底線”的威嚴來自於一如既往的依法嚴查。

3

廣疏

明確市場邊界,分類治理。根治有償補課既要承認市場滿足需求的功用,又要明確界定市場的邊界。“禁補令”規範的是在職的公立中小學教師的行為。近些年,各種非官方的教育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在滿足個性化教育需求的同時還創造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只要沒有在職中小學教師的參與,這些純市場行為都是值得肯定的,因為無論是價格選擇還是課程選擇都體現著平等雙方的真實同意。讓政府的公辦教育和市場的私辦教育在各自的跑道上各就各位,這樣教育內容的公共性要求和差異性選擇都能得到實現。

光明教育工作室出品

長按識別關注 為您解讀教育中國

內容:光明微教育

圖片:網路

統籌:陳鵬

製作:徐譚

你還會喜歡:

光明學人:

光明學人 中國學術

光明特色 人文表達

光明講壇:

“不求標新立異,但尋實事求是。

祈願思想燦爛,又望文才熠熠”

教育領域就是這樣的一個領域,有償補課就是衝擊此領域的一匹“黑馬”。

合理交易

背後的問題

伴隨著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和爭奪的激烈,整個教育生態中的家長、學生、教師和學校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補課衝動。有觀點認為,家長和學生有現實需求,學校和教師掌握著實際資源,有償補課實現“互利”和“共贏”,有相當的合理性,不應該予以取締。不難看出,這種社會意識將義務教育類同於一般的商品,背後隱藏著以市場邏輯為圭臬的價值導向。我們暫且不去討論是否能將教育類同於一般的商品,這種“合理交易”本身也存在三種瑕疵。

缺陷一:有問題的同意。

有償補課絕非完全自願,家長的同意在某種意義上是出於被迫和無奈。有案例表明,學生、家長一方和教師方並不處於完全平等的地位。有的老師採取“課上不講、課下講;校內不講、校外講”的方式,變相脅迫學生同意,其本質是在職教師利用手中職權和優勢地位去尋租,是一種公開的腐敗。

缺陷二:總福利不增反減。

有償補課所帶來的學生學業進步和老師收入增加看似雙方都得益。但是放在整個社會層面,增加的這份益處根本無法抵消那些付不起補課費的家長和學生因無序競爭所承受的痛苦。對於家境尚可的家庭來說,有償補課可能只是令人厭惡的事情,而對於那些收入微薄的家庭來說,這是實實在在的困難。因此對於此種行為正確與否的評判,必須考量這類付不起補課費的學生和家長所遭受的痛苦和不公正。

缺陷三:損害社會道德。

據教育部網站公佈,有償補課已經連續6年高居信訪首位,百姓深惡痛絕可見一斑。筆者認為這份憤怒源于廣大家長認為小部分在職教師沒有履行應履行的義務,得到並不應得的報酬時,產生的一種對不公正的憤慨。在學生需要補課來掌握必要知識時,在一個良善的社會裡,老師應該對學生嘔心瀝血地盡職盡責,而不是借機甚至創造機會榨取利益。有償補課越市場化,一定會越發毀壞社會共同珍視的精神價值。

中小學教育

非一般類商品

中小學教育是關乎當下和未來的公益性事業,我們決不能將其類同於一般商品。中小學階段的教育不僅僅關乎自由選擇,還涉及評價此問題公正的評價方式。在此我們必須反思,除非我們都願意讓市場去改寫那些我們深深認可的並已存在良久的制度規範,否則我們必須清晰界定市場在教育領域的道德界限。

老師、家長和學生應該是一種簡單的、非功利化的社會關係。有償補課使純粹的師生關係添加了權力壓榨和金錢交易,必然導致教師原本的崇高的形象受損,必然導致整個教師職業隊伍的社會聲望下降。可以想像,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角色規範,在老師身上出現,將不可避免地帶來學生和家長的情感混亂和認同下降。有償補課不僅割裂了社會信任,也損傷了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社會認同;不僅背離了教育的善,更是對社會共同的善的一種踐踏。

放眼世界,禁止有償補課絕非我國特例。對於“有償補課”,各教育強國觀點可謂驚人一致。無論是“立法禁止型”的德國、韓國和新加坡,還是“法定條件型”的日本,抑或“合同約定型”的美國都依法嚴禁有償補課。這些國家的意見一致:中小學教師拿著國家財政發放的工資,類同于國家公職人員,自然應該禁止參與與教育相關的一切盈利活動。有償補課,特別是公立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放任發展衝擊了教育公平,也污染了教育生態。

三關根治

有償補課

有償補課已成為重症,我們更需有刮骨療傷的勇氣去尋求此類問題的杜絕。我認為,根治有償補課要過好“樹德”“嚴堵”“廣疏”這三關。

1

樹德

提高教師地位,明確權責。需要強調的是,雖存在部分“害群之馬”,全國教師隊伍總體品德狀況仍是好的。然而在向來“尊師重道”的中國,師德問題無論是橫向與教育強國相比,還是縱向和我國歷史上的傳統相比均有差距。只有地位神聖,才能讓教師回歸崇高。教師貴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需要對投身教育事業的神聖有著切實的珍視。

師德問題,不只是教師這個群體的問題,更是全社會的問題。全社會要少一點指責,多一點關心和敬意。我們既要完善薪酬體系切實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也要完善教育評價機制,明確教師的職責。教育生態是整個國家和社會風氣的縮影,唯有社會腐敗問題得到根治,黨風、政風和社會法治狀況有所提升,教育生態的全面治癒與良性發展才能有社會基礎。

2

嚴堵

完善相關法律,依法治理。無論是全球治理經驗還是我國治理現狀,都鞭策我們必須著眼於新情況、新問題,明確定位有償補課的性質,完善相關法律。《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都是治理有償補課可依據的法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是處理教師違反道德的依據。

現存法律“底線”和道德“紅線”的邊界缺乏厘清,還存在著一些重疊,在操作性上也存在一定問題。因此我們要研究如何針對違反師德的有償補課行為的性質和程度,明確劃清法律和道德各自的界限。對違法者決不姑息,不能把違法問題降格為道德問題從輕處罰。任何理由都不能成為違反法律和規定的藉口,“紅線”尊嚴和“底線”的威嚴來自於一如既往的依法嚴查。

3

廣疏

明確市場邊界,分類治理。根治有償補課既要承認市場滿足需求的功用,又要明確界定市場的邊界。“禁補令”規範的是在職的公立中小學教師的行為。近些年,各種非官方的教育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在滿足個性化教育需求的同時還創造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只要沒有在職中小學教師的參與,這些純市場行為都是值得肯定的,因為無論是價格選擇還是課程選擇都體現著平等雙方的真實同意。讓政府的公辦教育和市場的私辦教育在各自的跑道上各就各位,這樣教育內容的公共性要求和差異性選擇都能得到實現。

光明教育工作室出品

長按識別關注 為您解讀教育中國

內容:光明微教育

圖片:網路

統籌:陳鵬

製作:徐譚

你還會喜歡:

光明學人:

光明學人 中國學術

光明特色 人文表達

光明講壇:

“不求標新立異,但尋實事求是。

祈願思想燦爛,又望文才熠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