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媒體當有所作為

以國際化視野做好日常新聞報導, 要求新聞從業者, 把有關新聞放到國際背景下去做

新聞單位進入境外主流傳播管道, 藝術地講好“中國故事”, 起到了溝通內外資訊、推動對外交流、引導海外輿論的積極作用

以實施“一帶一路”重大戰略為標誌, 中國對外開放步入新階段, 走出去成功與否對中國來說是一個新的考驗, 它已經成為深度融入全球價值分工體系的一個主要法則。 據商務部資料顯示, 2016年, 我國對外投資規模持續擴大, 共對全球164個國家和地區的7961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

累計實現投資1701.1億美元, 同比增長44.1%;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達到6.3萬億元人民幣, 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45.3億美元。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 媒體大有作為, 媒體工作者在“聯接中外 溝通世界”方面任重道遠。

那麼, 媒體如何理解並擔當“聯接中外 溝通世界”的職責使命?

以國際視野做好日常報導

縱觀當前的國內新聞媒體, 對於國際報導、涉外報導的處理, 呈現越往下越淡化狀態。 總體來看, 對於國際新聞與國內關聯度角度的報導顯得不夠, 版面、時段、內容處理上仍沿襲過去的那一套, 有些對國際報導不聞不問。

以國際化視野做好日常新聞報導, 就是要求新聞從業者, 把有關新聞放到國際背景下去做, 服務於本地受眾,

拓展他們的國際視野。 不要認為異國的一條新聞與己無關, 說不定區域內的某些人群非常關注, 而且這條新聞還跟他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在國際報導方面, 媒體要主動設置議題, 而不是坐等上門, 應付了事。 對於家門口的國際性活動、事件, 更要抓住不放, 做深做透。

加大國際間媒體合作

在加強國際合作方面, 我國很多媒體已經先聲奪人, 通過與本地區有關聯的重點地區、國家媒體合作, 不但贏得所在地華人華僑的好評, 也有效傳遞了中國聲音。 以海南廣播電視總台為例, 充分發揮區域性媒體接近性、本土化優勢, 加大中國南海區域社會、歷史、文化等主題的傳播, 講好南海故事;加大中國南海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等主題報導,

作好政策解讀宣傳, 消除各方偏見和誤解;加大我國政府保護南海資源能源、生態環境、特色文化, 大力改善民生的宣傳, 提升對外形象。

海南廣播電視總台還突出旅遊衛視中國唯一旅遊專業衛星電視頻道的特色, 打造美麗中國的重要展示平臺和中外文化的重要交流平臺, 在落地50多個國家和地區部分區域基礎上, 爭取再落地10至20個國家和地區。 加強三沙衛視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逐步增加外語播出節目的比重, 提升多語言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 將三沙衛視打造成為以海洋文化為特色、服務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特色品牌電視媒體, 構築中國聲音的南海重要表達平臺。

央媒也在持續發力, 2016年9月的資料顯示,

人民日報海外社交媒體帳號粉絲數已超過2600萬, 全社29種社屬報刊、374個網路媒體覆蓋使用者超過3.5億人, 在全球報紙媒體中處於領先水準。 同時, 他們積極開展媒體外交, 連續舉辦“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 2015年邀請到61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122家主流媒體參會, 2016年有來自101個國家的212家媒體參會, 使之成為對外傳播的重要落地平臺。

拓展國際經營

隨著走出去戰略的大力實施, 我國新聞出版產品、企業不斷跨出國門, 走進國際主流社會, 新聞出版業的國際競爭力正日益提高, 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正日益凸顯。

近年來, 中國新聞出版業走出國門, 在海外辦社、辦店、開工廠、辦報, 讓世界各地能夠聽到中國聲音;在法蘭克福、倫敦、希臘、埃及等國際書展上,

流動著中國展商的身影, 各類文化活動此起彼伏。 有的新聞單位進入境外主流傳播管道, 藝術地講好“中國故事”, 起到了溝通內外資訊、推動對外交流、引導海外輿論的積極作用。

培養國際化新聞人才

媒體競爭關鍵是人才競爭, 媒體核心優勢是人才優勢。 “聯接中外 溝通世界”同樣面臨這一關鍵問題。 現在, 一些新聞單位的年輕人, 大多通曉外語, 但往往因為涉外報導機會不多, 鍛煉不夠, 外語功能逐步喪失。 另外, 每每有家門口的涉外報導, 參加的人數又非常有限;而且, 目前的外語人才, 主要還是以英語為主, 隨著各語種國家交往的增加, 小語種新聞人才捉襟見肘。

今後在培養國際新聞人才時, 要圍繞戰略目標梳理傳媒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以國際化、職業化標準確立傳媒人素質組合。在強調國際報導重要性的前提下,多為從業者提供國際報導實戰機會,採取國外研修見習掛職等方式,讓記者多走出國門,擴展他們的人脈圈,開闊他們的視野,提升他們做好國際報導、拓展國際經營的能力。

(作者單位:浙江日報報業集團)

要圍繞戰略目標梳理傳媒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以國際化、職業化標準確立傳媒人素質組合。在強調國際報導重要性的前提下,多為從業者提供國際報導實戰機會,採取國外研修見習掛職等方式,讓記者多走出國門,擴展他們的人脈圈,開闊他們的視野,提升他們做好國際報導、拓展國際經營的能力。

(作者單位:浙江日報報業集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