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做好8件事保健又養生

1、起床後排便:中醫主張“天人合一”的整體觀, 生活習慣應該符合大自然規律。 早晨5至7時是人體大腸經最旺盛的時候, 要養成早起排便的習慣。

如果不能早起, 大腸就無法很好地完成排濁功能, 毒素會停留在體內而引發便秘、痤瘡等疾病。 上午7至9時是陽氣最旺的時候, 吃早餐也是最易消化。 一頓優質的早餐可以讓人思考敏銳, 反應靈活, 提高記憶力和工作效率, 且不容易發胖。

2、多吃穀物:谷類是滋養身體的主要食物, 肉類是補益身體的食物, 蔬菜是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食物, 水果是營養素補充的輔助食物。 注意各類食物的相互配合, 不能相互取代。 有些人為了減肥不吃肉及穀類而以蔬果取代, 會使營養失去平衡, 因而損傷脾胃、肝腎功能。

3、每天運動30分鐘:運動最好的時間是上午, 可增長體內的陽氣, 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運動要視個人的體質、年齡而定, 不可過量, 宜選擇運動量較小或適中的運動方式, 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練氣功等。 每天運動30分鐘可以預防心臟病、糖尿病、骨質疏鬆、肥胖、抑鬱症等疾病。

4、戒煙酒:抽一根煙會產生超過4000種化學物質, 其中四十幾種會致癌。 戒除吸煙, 不僅對自己健康有利,

也是對家人愛的表現。 過量飲酒則易引起酒精性肝病等。

5、掌握好室內溫度:居住環境需要空氣流通, 使用空調時, 將空調溫度控制在26攝氏度即可, 環保節能的同時, 對身體機能的調節也有好處。 呆在空調房中, 身體不要直接對著風口長時間吹,

老年人和有關節疾病的人最好穿長褲, 或者帶上護膝。

6、培養愛好:在工作、學習之余, 應積極培養一些愛好, 如聽音樂、澆花養魚、繪畫練字等, 以振奮精神, 增添生活樂趣, 多與大自然親近, 可減輕壓力。

7、早晚梳頭:中國歷代養生家都把梳頭護髮健腦的養生方法看作是長壽的重要措施。

勤梳頭可疏通血脈, 有助於腦部血液迴圈, 增強記憶力及中樞神經系統的平衡協調功能, 也有利於降低高血壓、預防脫髮、腦血管疾病如失智症、中風、帕金森症等。

8、睡前泡腳及按揉穴位:泡腳又稱足浴, 可在水中加上一些藥物(薑汁、米酒、醋、艾葉等), 能對一些疾病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是中醫外治法的一種方式。 泡腳的容器、水量、水溫、時間等都有要求。 一般只用熱水保健泡腳可選擇電子足浴盆。 如果用藥物泡腳, 則以木桶為佳。 時間通常為10至30分鐘左右, 以覺周身微熱, 後背感覺有點潮濕, 或額頭微微出汗效果最佳, 如果大汗淋漓則容易造成頭暈虛脫。 泡腳時可按揉足三裡穴、腳心和腳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