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歐四國浪漫自由行之十—穿行在阿爾卑斯山之路(第二段)

作者:春珺(旅行家)

第九天(10.13)(奧地利)維也納→下奧地利州魏特拉(Weitra)的聖沃爾夫岡小村→薩爾茨.卡默古特區的聖沃爾夫岡小鎮

游程安排:

奧地利的薩爾茨.卡默古特區一帶是世界上最美麗、最理想的旅遊度假勝地, 每年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蜂擁而至, 早在1997年12月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 整個地區由12個大大小小的湖泊串聯在一起, 深藏在連綿起伏的阿爾卑斯山脈中。 清澈的湖水, 聳峙的峰巒, 碧綠的牧場以及星星點點散發著古樸的氣息的中世紀村落, 使這裡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

由於旅遊時間的限制, 我只能選擇去其中最具有特色的聖.沃爾夫岡小鎮和哈爾施達特小鎮。 準備在那裡住上兩天, 好好體驗和享受那裡的陽光和美景。

上午8點45分我們從維也納駕車首先去聖沃夫岡小鎮, 由於奧地利有兩個地名相同的聖沃爾夫岡, 導航儀錯把我們帶到另外一個地名相同的奧地利小村。 它位於維也納西北面下奧地利州的魏特拉地區, 距離維也納有143公里的距離。 汽車開了一個半小時, 在11點到達。 就這樣, 我們被稀裡糊塗地帶到這個完全陌生的小村裡。 村裡只有一家酒店, 大家決定先在那裡用餐休息一下, 然後再順便觀光遊覽這個小村莊, 感覺還真不錯。 12:55我們離開這裡, 又開了200公里的路程,

終於在下午3:35到達薩爾茨-卡默古特區的聖沃爾夫岡小鎮。 安排好住宿後, 大約在16:30左右開始徒步沿沃爾夫岡湖畔遊覽聖爾沃夫岡小鎮, 19點去小鎮上一家酒店用餐。 晚上下塌百瑞美域酒店。

遊記:

離開維也納, 按照預先制定的行程, 我們首先前往奧地利的聖.沃爾夫岡小鎮。 一路上只見山巒起伏, 森林牧場, 散落著帶尖頂小教堂的村落、小鎮, 一派奧地利的田園風光, 如入畫中。

也許是我們的疏忽, 在輸入地名時沒有冠以全名, 只是點擊聖沃爾夫岡。 TomTom導航儀真是太精准了, 居然把我們帶到奧地利另一個同名的地方—奧地利下奧地利州魏特拉(Weitra)的聖沃爾夫岡小村(St. Wolfgang)。 它的北面距離魏特拉4公里, 它的西南面距離蘇爾茨2公里。

如果再往北行駛7公里, 就來到捷克共和國啦。 汽車停在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村莊, 周圍連一個人影都沒有, 轉了好幾圈才找到一個村民, 一打聽, 才知道走錯了。 時間已近中午, 只能先找一個用餐的地方休息一下再說。

好不容易看到一家比較像樣的餐館(也是這個村裡唯一的一個酒店), 我們推開門, 哇, 裡面做滿了人, 正在喝咖啡, 空氣中充溢著馥鬱、濃烈的咖啡醇香, 原來村裡的人都聚集在這裡。 難怪村裡幾乎沒有看到人影。 有人說, 奧地利人不僅僅在用餐後喝咖啡,就是在一天的開始和中間休息都少不了咖啡。 咖啡已經作為一個可以承載情感、放鬆心情的時尚飲品, 這種嗜好已經深深滲透到了他們的生活之中,

成為一種生活的必需, 一種情感上的交流, 一種精神上的愉悅, 一種歸屬和棲息地。 酒店裡還有美食甜點提拉米蘇、新芝士、泡芙、抹查慕斯等等可供選擇, 矜持的奧地利人, 個個穿著整齊, 在那裡不緊不慢地喝著咖啡吃著甜點。 這就是奧地利人那種獨具特色的生活和品位, 這就是奧地利的風情元素和文化, 我被深深地打動了, 真的好羡慕!

我們的到來, 驚動了酒店裡正在休閒的村民, 許多人站起來用好奇的眼神看著我們, 因為這裡不是奧地利著名景區, 很少會有遊客光顧, 似乎從來沒有見過我們這些黑眼睛黃皮膚的亞洲人吧。 不過, 看得出他們很友善也很好客, 紛紛起來讓座。 雖然大家相互之間語言不通, 一個簡單的微笑就已經把大家的問候包涵在裡面了。

酒店裡用餐的人極少, 廚房裡預備的菜肴也不多, 還要臨時搭配烹調, 我們每人點了一份魚排, 估計要一個小時的時間才能上菜。

酒店對面就是村裡的教堂, 我乘等候用餐的時間, 順便去教堂看一看。 在歐洲, 人們的生活都要圍繞著教堂來展開, 每個小鎮都建有教堂, 有哥特式風格的, 有洛可哥式風格的, 還有巴羅克式風格的, 各具特色。 所有的鄉村小鎮, 教堂的鐘樓永遠是最高的建築, 這裡也是這樣。 眼前的這座教堂外表極為普通, 坐落在通往魏特拉和蘇爾茨的三岔路口上

。 當我慢慢朝它走過去的時候, 教堂的大門打開了, 裡面傳來悅耳的音樂, 一群信徒和天真爛漫的孩子走了出來。 好可愛!也許是剛做完禮拜,每張臉上都流露著燦爛的笑容。和平祥和的環境,優越的生活條件,造就了多麼幸福的一代!

教堂裡面的雕塑栩栩如生,各種壁畫,凝重而又肅穆。由於兩邊牆的上方都是透明的玻璃窗,使教堂裡顯得明亮通透。

一個多小時後,我們離開了這個小鎮。由於導航儀的誤導,使大家多遊覽了一個奧地利景點,一個淳樸、原味,絲毫沒有沾染上商業氣息的小村莊。說實在的,能夠如此深入地去貼近奧地利人最普通最平凡的生活,確實很有收穫。

汽車飛快地向目的地—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的聖沃爾夫岡小鎮駛去,一路上是看不完的田園美景。

下午3點到達我們預訂的百瑞美域酒店。這是一家坐落在沃爾夫岡湖邊的家庭旅館,每間房屋都面向秀麗的湖水。能夠住在這裡是再合適不過的了,整個旅館本身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在奧地利旅行,你一定要選擇去家庭旅店體驗和享受一番,許多家庭旅店供應免費早餐,因為奧地利政府規定,10間房子以下的旅店不用交稅,所以不少旅遊景點的居民把自己空閒的房間騰出來做客房,房東又是接待員,又是廚師,她們通常把旅館裡每一間房屋都打掃得整整齊齊的,並且還提供一頓免費的早餐。在這裡,你會覺得已遠離城市的喧囂,似乎來到了一個夢中的歸宿,理想的居住地。因此,每到旅遊旺季,要想在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的湖邊住宿,必須提前幾個月在賓客網上預訂才行。

我推開房門走到陽臺向湖畔望去,眼前是漫山遍野的綠,是樺樹的金黃、楓葉的鮮紅,銀白色的雪山映襯著一片蔚藍,簡直是一個五彩繽紛的童話世界。難怪人們讚譽薩爾茨湖區是歐洲風景最美的地方。沿著湖邊,一輛輛前來度假休閒的房車一字排開,好不氣派!

薩爾茨卡默古特湖區由12個大大小小的湖泊串聯在一起,湖光掠影,群山競秀,風光幽美,景景相連。散落在其中的鄉村小鎮宛若一顆顆珍珠鑲嵌在山水之間,聖沃爾夫岡小鎮無疑是其中最閃爍最明亮的一顆珍珠。

乘著陽光明媚,我們決定先去小鎮逛逛。沃爾夫岡鎮是有名的旅遊度假勝地,每年吸引大量的世界各地的觀光者,曾被評為世界十大著名小鎮。從中世紀以來這裡就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王公貴族們最喜來此度假、打獵的地方,也是藝術家們最喜歡前來尋找靈感的地方,就連奧地利家喻戶曉的茜茜公主也常常來這裡避暑。遊覽聖沃爾夫岡小鎮絕對不能錯過三處景點,一是建於1481年的聖沃爾夫岡小鎮教堂,裡面裝飾華麗的“帕赫聖壇”吸引這許多遊客;二是因一部輕歌劇而名揚海外的《白馬酒店》;三是可以乘坐沙夫山齒輪火車登上高達1783米高的沙夫山頂峰,在那裡觀看薩爾茨卡默古特14個湖的全景。

一進小鎮,立刻被深深地吸引,鎮上的房屋具有濃厚的阿爾卑斯山區建築特色,充滿想像力的房子和魔幻般的建築,出現在街道的每一個轉角。

我不停地左顧右看,在林蔭小道間自由自在地來回穿梭,欣賞著風景如畫的美景。古老的中世紀小教堂,沉載著悠久歷史的碎石路,遺留著滄桑痕跡的市政廳,與山水交相輝映,美不勝收。小鎮依山傍水,到處是花團錦簇的樓房,這裡的人們喜歡種花,公寓的陽臺和窗戶上都是盛開的鮮花,人和大自然的和諧相處讓人覺得生活格外的美好。聖沃爾夫岡小鎮裡還有各種各樣的小商店,你可以選擇許多具有當地特色的手工藝品、服裝和美味的麵點。

走不多遠,就能看到一棟顯著的紅色建築,外牆上畫著一匹白馬,那就是聖沃爾夫岡小鎮裡最著名的標誌建築物之一《白馬酒店》。 1896年,根據白馬酒店裡發生的一個浪漫愛情故事而創作了輕歌劇《在白馬亭》,這部歌劇在柏林最大的歌劇院舉行了首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從此這座白馬酒店也變成了奧地利名聲顯赫的浪漫之地。因為我們沒有聽說過劇中的愛情故事,自然也感受不到其中的激情。不過,置身此地,你仍然可以體驗到那種浪漫的情調。

接著,我們走進小鎮標誌性建築之一的聖沃爾夫岡教堂。

裡面由蜜雪兒·帕赫在1481年完成創作的木刻聖壇—“帕赫聖壇”,吸引了眾多觀光者。這真是一件裝飾華麗的木質藝術品,其雕刻的精緻、細膩和手筆機會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如果你有時間去小鎮後面的夏夫山上轉轉,那裡便是電影《音樂之聲》的外景地。在電影的郊遊和最後結尾的鏡頭中,遠處的高山峻嶺下是美麗的沃爾夫岡湖,是一片片鋪滿青翠的山坡沃野,漂亮極了!

去湖邊小道走走吧,你會感受到沃爾夫崗湖特有的浪漫情調。湛藍的湖水波光粼粼,那種美是靜謐的,又是流動的。正值日暮時分,遠處的山峰被染上濃重的黛色,彩霞漸漸彌漫在蔚藍的天空裡,在湖面影射出迷人的畫面,美得純淨,美得輕柔。此時此刻,你已經遠離了大都市的那種紛繁的喧囂,在大自然中獲得難得的寧靜。周圍安詳和淡定的環境深深打動了我,我信步走到深入湖中用木樁打造的簡易擺渡口,伸展雙臂,敞開心扉,在自然風光中感受那種靈與境的奇妙融洽。

放眼望去,各種造型的民居建築,依山傍水,錯落有致。每家每戶半木質結構的窗臺上都擺放著開滿鮮花的花盆,鮮豔奪目。尤其是那些藤蔓繞牆,花團錦簇的小別墅,盡顯雍容華貴。它們以大自然為皈依,用草地、泳池、回廊和紅瓦加以陪襯,呈現出奧地利鄉村特有的文化和生活格調,讓人賞心悅目,百看不厭。

鎮裡生活的人們安逸閒適,老人在林蔭下悠閒地散步,主婦開始在那裡預備晚餐,孩子們的眼中流露的是快樂、開心和無拘無束,家家戶戶都在上演著一幕幕生活中的戲劇人生。

確實,這裡正是人類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環境,與那些居住在大城市裡的人們比起來,我倒覺得生活在農村反而更愜意,難怪歐洲許多人都喜歡居住在鄉鎮小村。我忽然萌生一種願望,什麼時候我也能擁有一套屬於我自己的鄉村別墅,周圍被茂密的林木、綠地和陡峭的群山環抱,房前是綠茵茵的芳草地和荷花池,房後是果園和菜地,紫藤花架下是正在尋覓食物的雞鴨……

好可愛!也許是剛做完禮拜,每張臉上都流露著燦爛的笑容。和平祥和的環境,優越的生活條件,造就了多麼幸福的一代!

教堂裡面的雕塑栩栩如生,各種壁畫,凝重而又肅穆。由於兩邊牆的上方都是透明的玻璃窗,使教堂裡顯得明亮通透。

一個多小時後,我們離開了這個小鎮。由於導航儀的誤導,使大家多遊覽了一個奧地利景點,一個淳樸、原味,絲毫沒有沾染上商業氣息的小村莊。說實在的,能夠如此深入地去貼近奧地利人最普通最平凡的生活,確實很有收穫。

汽車飛快地向目的地—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的聖沃爾夫岡小鎮駛去,一路上是看不完的田園美景。

下午3點到達我們預訂的百瑞美域酒店。這是一家坐落在沃爾夫岡湖邊的家庭旅館,每間房屋都面向秀麗的湖水。能夠住在這裡是再合適不過的了,整個旅館本身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在奧地利旅行,你一定要選擇去家庭旅店體驗和享受一番,許多家庭旅店供應免費早餐,因為奧地利政府規定,10間房子以下的旅店不用交稅,所以不少旅遊景點的居民把自己空閒的房間騰出來做客房,房東又是接待員,又是廚師,她們通常把旅館裡每一間房屋都打掃得整整齊齊的,並且還提供一頓免費的早餐。在這裡,你會覺得已遠離城市的喧囂,似乎來到了一個夢中的歸宿,理想的居住地。因此,每到旅遊旺季,要想在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的湖邊住宿,必須提前幾個月在賓客網上預訂才行。

我推開房門走到陽臺向湖畔望去,眼前是漫山遍野的綠,是樺樹的金黃、楓葉的鮮紅,銀白色的雪山映襯著一片蔚藍,簡直是一個五彩繽紛的童話世界。難怪人們讚譽薩爾茨湖區是歐洲風景最美的地方。沿著湖邊,一輛輛前來度假休閒的房車一字排開,好不氣派!

薩爾茨卡默古特湖區由12個大大小小的湖泊串聯在一起,湖光掠影,群山競秀,風光幽美,景景相連。散落在其中的鄉村小鎮宛若一顆顆珍珠鑲嵌在山水之間,聖沃爾夫岡小鎮無疑是其中最閃爍最明亮的一顆珍珠。

乘著陽光明媚,我們決定先去小鎮逛逛。沃爾夫岡鎮是有名的旅遊度假勝地,每年吸引大量的世界各地的觀光者,曾被評為世界十大著名小鎮。從中世紀以來這裡就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王公貴族們最喜來此度假、打獵的地方,也是藝術家們最喜歡前來尋找靈感的地方,就連奧地利家喻戶曉的茜茜公主也常常來這裡避暑。遊覽聖沃爾夫岡小鎮絕對不能錯過三處景點,一是建於1481年的聖沃爾夫岡小鎮教堂,裡面裝飾華麗的“帕赫聖壇”吸引這許多遊客;二是因一部輕歌劇而名揚海外的《白馬酒店》;三是可以乘坐沙夫山齒輪火車登上高達1783米高的沙夫山頂峰,在那裡觀看薩爾茨卡默古特14個湖的全景。

一進小鎮,立刻被深深地吸引,鎮上的房屋具有濃厚的阿爾卑斯山區建築特色,充滿想像力的房子和魔幻般的建築,出現在街道的每一個轉角。

我不停地左顧右看,在林蔭小道間自由自在地來回穿梭,欣賞著風景如畫的美景。古老的中世紀小教堂,沉載著悠久歷史的碎石路,遺留著滄桑痕跡的市政廳,與山水交相輝映,美不勝收。小鎮依山傍水,到處是花團錦簇的樓房,這裡的人們喜歡種花,公寓的陽臺和窗戶上都是盛開的鮮花,人和大自然的和諧相處讓人覺得生活格外的美好。聖沃爾夫岡小鎮裡還有各種各樣的小商店,你可以選擇許多具有當地特色的手工藝品、服裝和美味的麵點。

走不多遠,就能看到一棟顯著的紅色建築,外牆上畫著一匹白馬,那就是聖沃爾夫岡小鎮裡最著名的標誌建築物之一《白馬酒店》。 1896年,根據白馬酒店裡發生的一個浪漫愛情故事而創作了輕歌劇《在白馬亭》,這部歌劇在柏林最大的歌劇院舉行了首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從此這座白馬酒店也變成了奧地利名聲顯赫的浪漫之地。因為我們沒有聽說過劇中的愛情故事,自然也感受不到其中的激情。不過,置身此地,你仍然可以體驗到那種浪漫的情調。

接著,我們走進小鎮標誌性建築之一的聖沃爾夫岡教堂。

裡面由蜜雪兒·帕赫在1481年完成創作的木刻聖壇—“帕赫聖壇”,吸引了眾多觀光者。這真是一件裝飾華麗的木質藝術品,其雕刻的精緻、細膩和手筆機會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如果你有時間去小鎮後面的夏夫山上轉轉,那裡便是電影《音樂之聲》的外景地。在電影的郊遊和最後結尾的鏡頭中,遠處的高山峻嶺下是美麗的沃爾夫岡湖,是一片片鋪滿青翠的山坡沃野,漂亮極了!

去湖邊小道走走吧,你會感受到沃爾夫崗湖特有的浪漫情調。湛藍的湖水波光粼粼,那種美是靜謐的,又是流動的。正值日暮時分,遠處的山峰被染上濃重的黛色,彩霞漸漸彌漫在蔚藍的天空裡,在湖面影射出迷人的畫面,美得純淨,美得輕柔。此時此刻,你已經遠離了大都市的那種紛繁的喧囂,在大自然中獲得難得的寧靜。周圍安詳和淡定的環境深深打動了我,我信步走到深入湖中用木樁打造的簡易擺渡口,伸展雙臂,敞開心扉,在自然風光中感受那種靈與境的奇妙融洽。

放眼望去,各種造型的民居建築,依山傍水,錯落有致。每家每戶半木質結構的窗臺上都擺放著開滿鮮花的花盆,鮮豔奪目。尤其是那些藤蔓繞牆,花團錦簇的小別墅,盡顯雍容華貴。它們以大自然為皈依,用草地、泳池、回廊和紅瓦加以陪襯,呈現出奧地利鄉村特有的文化和生活格調,讓人賞心悅目,百看不厭。

鎮裡生活的人們安逸閒適,老人在林蔭下悠閒地散步,主婦開始在那裡預備晚餐,孩子們的眼中流露的是快樂、開心和無拘無束,家家戶戶都在上演著一幕幕生活中的戲劇人生。

確實,這裡正是人類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環境,與那些居住在大城市裡的人們比起來,我倒覺得生活在農村反而更愜意,難怪歐洲許多人都喜歡居住在鄉鎮小村。我忽然萌生一種願望,什麼時候我也能擁有一套屬於我自己的鄉村別墅,周圍被茂密的林木、綠地和陡峭的群山環抱,房前是綠茵茵的芳草地和荷花池,房後是果園和菜地,紫藤花架下是正在尋覓食物的雞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