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央視七套將播出專題片 南陽英雄杜鳳瑞的生前身後事

3月15日至18日, 中央電視臺七套軍事欄目組一行到空軍戰鬥英雄杜鳳瑞故鄉方城縣, 專程採訪英雄的生前身後事。 縣委書記褚清黎、縣長段文漢等介紹了英雄的感人事蹟。

杜鳳瑞連續了擊落兩架美式戰機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精神將在電視螢幕展現。

採訪組一下高速就直奔鳳瑞村, 拜訪英雄的胞兄杜鳳嘉, 89歲高齡的杜鳳嘉身強力壯, 思維敏捷, 全程陪同4天採訪。 杜鳳嘉老先生性格豪爽, 樂於助人。 50多年間, 他演講200多場, 送兵200名, 全縣出現了連續20多年的參軍熱, 他還先後把女兒杜新萍、兒子杜新華和杜新仲送進部隊, 女兒兒子都幹出了可喜成績。 空軍直接從應屆高中畢業生招收飛行學員以來, 他每年都到方城縣一高中作報告。 如今, 方城縣全縣共有138名飛行員駕機飛上了祖國藍天, 方城因成為“飛行員的搖籃”而名揚天下。

採訪組在北京出發前就從互聯網上得到了英雄杜鳳瑞的大量資訊,

這些資訊大都來自晚報通訊員馬慶賜的網站, 馬慶賜在方城縣人武部新聞宣傳崗位上一干就是30年, 他圍繞英雄杜鳳瑞寫了68篇文章, 被稱為“感動英雄家鄉的新聞英雄”。 他先後寫出了《杜鳳瑞一家三代的國防情懷》《耄耋人情牽軍營, 五十年送兵百名》《空戰英雄杜鳳瑞的生前身後事》《方城成為飛行員的搖籃》等文章, 對英雄家庭作了一個全方位的報導。 據悉, 該專題片長約30分鐘, 清明節期間, 將在央視七套軍事·農業頻道中播出。

老照片的故事:空軍英雄杜鳳瑞

1958年, 空十四師奉命到福建執行輪戰任務, 掩護我陸軍部隊炮擊金門。 部隊入閩以後, 戰鬥中共出動飛機80批,

791架次。 其中發現敵機7次, 26人次, 與敵機遭遇三次。 10月10日這天, 42團團長曾廣富帶領一大隊飛行員待命。 李振川付師長率八機出航與敵機遭遇, 展開了激烈的空戰。 飛行員杜風瑞當即擊落兩架敵機, 他的飛機也被敵機擊傷, 不能繼續飛行。 不幸在跳傘降落的過程中被喪心病狂的敵機擊中, 壯烈犧牲。

圖為1958年10月10日, 杜風瑞犧牲後, 空十四師政委趙紹昌(左三)、副師長李振川(左二)抬回他的遺體。 右邊第一人是42團曾廣富團長, 左邊第一人是福州空軍羅維道副政委。

圖為十四師副師長李振川付師長和參加10月10日空戰的飛行員,

帶出去七人, 回來六個, 只差杜鳳瑞。

1959年空十四師奉命返回河北故城機場。 為了加強飛行訓練的組織領導, 42團團長曾廣富晉升為副師長, 時年29歲。

左為空十四師政委趙紹昌、中為師長李永泰、右為副師長曾廣富。

空軍英雄杜鳳瑞, 河南方城人, 1948年5月參軍,他人小機靈,先擔任通信員,1952年任司號員,在參加雲南剿匪的戰鬥中榮立了二等功,同年4月做為優秀戰士被選送到空軍航空學校學習文化。同年7月,杜鳳瑞又到河南第五航空學校學習航空專業知識,1954年4月他開始學習高級教練機和戰鬥機,並以考核第一名的成績開始單獨架機飛向藍天,這時誰都不會相信,僅僅在兩年前他只有認識不到三百個漢字的文化程度。

1958年的夏天,國民黨空軍不斷派飛機對我沿海地區出海的漁民進行轟炸,打死打傷無辜漁民,為遏制敵方的挑釁行為,打擊囂張氣焰,福建前線邊防部隊奉命炮擊金門,杜鳳瑞所在飛行中隊奉命調往福建前線參加作戰。 杜鳳瑞所在的飛行中隊,轉場到福建軍用機場後很快進入一級戰備。飛行員輪流在機場待命,隨時等待起飛命令升空作戰。

1958年10月10日,機場上戰鬥警報響起,包括杜鳳瑞在內的8架戰鬥機,騰空而起飛向戰區,這是杜鳳瑞首次參加空戰。他的實際飛行小時只有300多個小時,這次空中格鬥與以往不同的是杜鳳瑞所面對的對手是包括敵方王牌飛行員張乃軍在內的六架敵戰鬥機。

在空中,我軍四架戰鬥機拉起了四條明顯的白色煙跡,有意暴露目標,敵人果然上勾了,以為我方只有四架戰機,認為有機可乘立即撲了過來,而這時我另外四架戰機早就在空中守株待兔。

我參戰的八架戰鬥機中,按照戰鬥序列編號杜鳳瑞為4號機,他的任務是掩護3號長機,向敵機發起攻擊,3號機飛行員姜永豐,是這樣描述杜鳳瑞作戰經過的:“福建在龍田上空,我追擊敵人的兩架,在一千米的距離上,開炮數次,而敵人另外四架切半徑咬上了我,我聽杜鳳瑞喊我,3號機敵人向你開炮了,趕快脫離,我感覺到飛機一抖,翅膀上被敵機機槍子彈打了好幾個洞,杜鳳瑞為了掩護我,也猛烈向敵機開炮,敵人躲避把我丟了,我乘機拉起來擺脫”。

就在向長機喊話的同時,杜鳳瑞緊緊咬住了攻擊3號長機的敵機,這時他並不知道,他咬住的敵機就是身經數戰的國民黨空軍王牌飛行員張廼軍,就在我3號長機拉起的瞬間,杜鳳瑞果斷開炮將其擊落。具有3000小時飛行經驗的張廼軍怎麼也不會想到擊落他的杜鳳瑞是只有300多飛行小時,第一次參加空戰的年輕飛行員。張廼軍被擊落,引起敵方很大震動,立即調整四架飛機對杜鳳瑞形成空中包圍。當戰鬥進行到2分鐘時,杜鳳瑞駕駛的4號戰機被敵擊中,機尾冒出了黑煙,隨時都會爆炸。此時的杜鳳瑞已經殺紅了眼,駕駛著身負重傷的4號戰機,從一萬兩千米的高空緊緊咬住一架敵機一直追到3500米低空開始發炮。劇烈地淩空爆炸,把敵駕馭員拋出艙外當場斃命,敵機隨即墜入大海,這時4號戰機已經無法操作,飛機開始進入螺旋狀態向地面墜落,在距地面3000米的高度上,杜鳳瑞不得不跳傘,跳傘後的杜鳳瑞距地面不到1000米,也就是說還有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安全著陸,我地方武裝民兵已經做好了營救的準備。一架敵機從雲層中竄出,俯衝下來,對低空中飄落的杜鳳瑞射出了罪惡的子彈。

人們在福建龍田東南21公里處的一個小山坡上找到了已經犧牲的杜鳳瑞,子彈從左後背打進去,右前胸鑽出來,進口很小,出口好大一個洞,他神態安祥,睡過去一樣。

三天后在杜鳳瑞所在部隊舉行了追悼會,是師政委趙紹昌致悼詞,悼詞念著念著他自己就哭了。部隊也哭了。大家哭聲一片。最後念不下去了,擦擦眼淚再念悼詞。下邊也嗚嗚地哭。

杜鳳瑞的遺體被安葬在福州西山的莖松翠柏之中,空軍黨委為杜鳳瑞追記一等功,國防部授予他“空中戰鬥英雄”稱號。授予他生前所在的飛行大隊為“杜鳳瑞英雄大隊”。當時國家領導人謝覺哉被杜鳳瑞的精神所感動並賦詩一首:

矯健騰挪海上鷹,貧窮孩子是英雄,

身如鋼鐵心如火,照得東南一片紅。

杜鳳瑞大隊全體人員

被杜鳳瑞擊落的國民黨空軍第5大隊少尉飛行員張廼軍被生俘,但台軍並不知道,蔣介石在臺北介壽館主持的所謂"47年國慶紀念大會"上鄭重宣告張廼軍壯烈犧牲外,繪聲繪色地宣講了台空軍虛構的張廼軍"解救戰友"、"奮不顧身"、"壯烈犧牲"的事蹟,引起了文武百官的歡呼。

而此時當了俘虜的張廼軍通過無線廣播向全世界說明了擊落被俘的真相,他沮喪地對新華社記者說:

“在我還沒有來得及弄清情況時,突然覺得機身猛的一抖,頓時失去了知覺,我醒過來的時候,飛機失去了操縱,我只好跳傘。”

考慮到張廼軍還有親屬在臺灣,根據他的意願,我軍於1959年6月30日將他放回金門。

1948年5月參軍,他人小機靈,先擔任通信員,1952年任司號員,在參加雲南剿匪的戰鬥中榮立了二等功,同年4月做為優秀戰士被選送到空軍航空學校學習文化。同年7月,杜鳳瑞又到河南第五航空學校學習航空專業知識,1954年4月他開始學習高級教練機和戰鬥機,並以考核第一名的成績開始單獨架機飛向藍天,這時誰都不會相信,僅僅在兩年前他只有認識不到三百個漢字的文化程度。

1958年的夏天,國民黨空軍不斷派飛機對我沿海地區出海的漁民進行轟炸,打死打傷無辜漁民,為遏制敵方的挑釁行為,打擊囂張氣焰,福建前線邊防部隊奉命炮擊金門,杜鳳瑞所在飛行中隊奉命調往福建前線參加作戰。 杜鳳瑞所在的飛行中隊,轉場到福建軍用機場後很快進入一級戰備。飛行員輪流在機場待命,隨時等待起飛命令升空作戰。

1958年10月10日,機場上戰鬥警報響起,包括杜鳳瑞在內的8架戰鬥機,騰空而起飛向戰區,這是杜鳳瑞首次參加空戰。他的實際飛行小時只有300多個小時,這次空中格鬥與以往不同的是杜鳳瑞所面對的對手是包括敵方王牌飛行員張乃軍在內的六架敵戰鬥機。

在空中,我軍四架戰鬥機拉起了四條明顯的白色煙跡,有意暴露目標,敵人果然上勾了,以為我方只有四架戰機,認為有機可乘立即撲了過來,而這時我另外四架戰機早就在空中守株待兔。

我參戰的八架戰鬥機中,按照戰鬥序列編號杜鳳瑞為4號機,他的任務是掩護3號長機,向敵機發起攻擊,3號機飛行員姜永豐,是這樣描述杜鳳瑞作戰經過的:“福建在龍田上空,我追擊敵人的兩架,在一千米的距離上,開炮數次,而敵人另外四架切半徑咬上了我,我聽杜鳳瑞喊我,3號機敵人向你開炮了,趕快脫離,我感覺到飛機一抖,翅膀上被敵機機槍子彈打了好幾個洞,杜鳳瑞為了掩護我,也猛烈向敵機開炮,敵人躲避把我丟了,我乘機拉起來擺脫”。

就在向長機喊話的同時,杜鳳瑞緊緊咬住了攻擊3號長機的敵機,這時他並不知道,他咬住的敵機就是身經數戰的國民黨空軍王牌飛行員張廼軍,就在我3號長機拉起的瞬間,杜鳳瑞果斷開炮將其擊落。具有3000小時飛行經驗的張廼軍怎麼也不會想到擊落他的杜鳳瑞是只有300多飛行小時,第一次參加空戰的年輕飛行員。張廼軍被擊落,引起敵方很大震動,立即調整四架飛機對杜鳳瑞形成空中包圍。當戰鬥進行到2分鐘時,杜鳳瑞駕駛的4號戰機被敵擊中,機尾冒出了黑煙,隨時都會爆炸。此時的杜鳳瑞已經殺紅了眼,駕駛著身負重傷的4號戰機,從一萬兩千米的高空緊緊咬住一架敵機一直追到3500米低空開始發炮。劇烈地淩空爆炸,把敵駕馭員拋出艙外當場斃命,敵機隨即墜入大海,這時4號戰機已經無法操作,飛機開始進入螺旋狀態向地面墜落,在距地面3000米的高度上,杜鳳瑞不得不跳傘,跳傘後的杜鳳瑞距地面不到1000米,也就是說還有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安全著陸,我地方武裝民兵已經做好了營救的準備。一架敵機從雲層中竄出,俯衝下來,對低空中飄落的杜鳳瑞射出了罪惡的子彈。

人們在福建龍田東南21公里處的一個小山坡上找到了已經犧牲的杜鳳瑞,子彈從左後背打進去,右前胸鑽出來,進口很小,出口好大一個洞,他神態安祥,睡過去一樣。

三天后在杜鳳瑞所在部隊舉行了追悼會,是師政委趙紹昌致悼詞,悼詞念著念著他自己就哭了。部隊也哭了。大家哭聲一片。最後念不下去了,擦擦眼淚再念悼詞。下邊也嗚嗚地哭。

杜鳳瑞的遺體被安葬在福州西山的莖松翠柏之中,空軍黨委為杜鳳瑞追記一等功,國防部授予他“空中戰鬥英雄”稱號。授予他生前所在的飛行大隊為“杜鳳瑞英雄大隊”。當時國家領導人謝覺哉被杜鳳瑞的精神所感動並賦詩一首:

矯健騰挪海上鷹,貧窮孩子是英雄,

身如鋼鐵心如火,照得東南一片紅。

杜鳳瑞大隊全體人員

被杜鳳瑞擊落的國民黨空軍第5大隊少尉飛行員張廼軍被生俘,但台軍並不知道,蔣介石在臺北介壽館主持的所謂"47年國慶紀念大會"上鄭重宣告張廼軍壯烈犧牲外,繪聲繪色地宣講了台空軍虛構的張廼軍"解救戰友"、"奮不顧身"、"壯烈犧牲"的事蹟,引起了文武百官的歡呼。

而此時當了俘虜的張廼軍通過無線廣播向全世界說明了擊落被俘的真相,他沮喪地對新華社記者說:

“在我還沒有來得及弄清情況時,突然覺得機身猛的一抖,頓時失去了知覺,我醒過來的時候,飛機失去了操縱,我只好跳傘。”

考慮到張廼軍還有親屬在臺灣,根據他的意願,我軍於1959年6月30日將他放回金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