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劉勇赫:幽默比博學更重要

沒有一個孩子天生是幽默的, 幽默感是後天培養出來的。 一個人倘若沒有顏值, 沒有背景, 沒有學歷, 但是他幽默, 還是會贏得很多的朋友與機會。 有人說, 幽默的人是自信的人, 而自信的人自然迷人。 我的朋友給我最多的評價是幽默, 它給我幫了很多的忙。 當他們問我為什麼這麼幽默時?我會輕快地回答, 不幽默難受。

我的幽默感, 來自于對父親的模仿。 印象中, 父親總會說出一些詼諧的語言逗得母親哈哈大笑, 因此在兒時的腦海中, 我便有了這樣的想法——男人, 應該學會把女人逗笑。 老實說, 幽默遮蓋了父親家務勞動欠少的瑕疵。

記得我剛到出版社工作的第一年, 社長將我分配到市場部工作。 社裡正好趕上要策劃重點書的暑期書店活動, 一位老大哥當著全體同事的面兒開我玩笑, 說, “小劉之前在學校做德育, 經常策劃學校活動, 咱們讓小劉來策劃,

咱們執行就好啦!”話音未落, 全體市場部的同事把目光都聚焦在我一個人身上, 當時感覺真是壓力山大, 頂住壓力, 我依舊尊敬而微笑地看著這位老大哥, 說道, “嗨, 我確實策劃過很多活動, 但是從未策劃過這麼大的啊!”詞語一出, 大家哄堂一笑, 老大哥點頭說道, “你還真是幽默呀”。 後來, 老大哥成為了我的師父, 搭檔和好朋友, 多虧了幽默。

除了語言幽默, 肢體也可以幽默。 突然想起了這麼一件往事, 有一次老領導組織同事們去搞團建, 同事們都是驅車前往。 開了一段高速之後, 領導示意大家在收費站休息一下。 下了車, 只聽到大家抱怨, 嘿, 這也沒有個廁所, 真是不方便啊!我回首收費站, 一個工人師傅正蹲在路邊抽煙。

我一想, 收費站的人也得上廁所啊, 可是我要是直接找收費站的人, 人家肯定為了安全連門都不開。 於是, 我斗膽過去找這位師傅求助, 師傅指了指邊上一個小屋, 告訴我們一般時間門都會上鎖。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 我非常溫柔地把這位蹲在地上的工人師傅“抱”了起來——師傅看到我虔誠的樣子, 去找了收費站的人, 幫大家打開了這扇寶貴的門。

當意識到幽默是一種核心素養後, 我便開始有意地引導女兒成為一個幽默的人。 幽默是一種表達的藝術:兒子的話, 我覺得肢體幽默與語言幽默兩者皆可培養;而女兒, 我只期望她能夠語言詼諧一些便好。 幽默其實是一種高級的綜合的能力, 形成幽默的表現離不開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的訓練,

盜用東坡先生的名言, 幽默一定是“博觀而約取, 厚積而薄發”。 在與孩子進行親子溝通的過程中, 我總是特意設計一些文字遊戲訓練, 給大家列舉一二:

1、反正話。 其實這個遊戲最早見於相聲藝術, 我發現這個遊戲不僅可以讓孩子體會到語言學習的趣味,

也能夠訓練孩子的思維。 我說, 我吃飯, 女兒說, 飯吃我;我說, 媽媽掃地, 女兒說, 地掃媽媽;我說爸爸踢球, 女兒說, 球踢爸爸……很有意思的是, 當我在3歲時候和孩子玩這個遊戲的時候, 孩子可以理解反正話的玩法, 卻不能輕鬆地進行“轉述”, 直到4歲左右, 女兒可以快速而準確地進行表達。 有一次, 我帶女兒到商場買衣服。 在我進更衣室後, 女兒主動邀請售貨員阿姨和她一起玩反正話遊戲。

2、我是誰的誰。 經常帶女兒做節目, 女兒可以很好地當眾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的訓練可以讓孩子更好的認識自己。 有一次, 我在送她上幼稚園的路上, 我用另一種有趣的方式的和她交流。 我說, 今天我要用一種新的方法介紹自己——我不是劉勇赫, 我是千慧的爸爸劉勇赫!女兒手捂著嘴,卻笑出聲來。五歲的她很快意識到了這種新的表達方式的“精髓”。她說,我不是千慧,我是艾瑪的同學千慧!我鼓勵她說,艾瑪一定會喜歡聽你這麼介紹自己。

3、有一種不能騎的馬。“世界上有沒有不能騎的馬呢?”當我拋出這個問題時,女兒一下子愣住了——我其實很喜歡看她發愣的樣子。女兒搖了搖腦袋,怎麼也想不出來。我故作嚴肅地宣佈答案:“艾——瑪——”千慧忍俊不禁,反復重複著好朋友艾瑪的名字。沒過一會,她也出題考我,“爸比,什麼風不冷?”我故作思考狀,其實也在懷疑女兒是否真的明白了這種機智問答。我聳了聳肩膀,表示自己猜不出來。女兒自己被自己的答案逗笑了,模仿著我的樣子,說道:“李——雨——峰(化名,女兒同學)”我興奮地抱起了千慧,她真的會“幽默”了~

在與孩子一起交流的時候,也可以主動問一下這個東西像什麼,讓你想到了什麼,對事物進行聯想與比喻,也是幽默素養的基本功;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對不同事物進行比較,在比較中,一方面訓練了觀察能力,一方面也為幽默表達提供了素材。

有的時候,我也在想一個所有家長都想的問題,到底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什麼樣子?然而,孩子之間千差萬別,不能以一概全,但是我相信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肯定是社會的普遍期望。再者,幽默是社會的潤滑劑,不來點幽默,怎麼和諧運轉呢?

文/劉勇赫 親子教育專家、暢銷書《撓腳怪來了》作者

我是千慧的爸爸劉勇赫!女兒手捂著嘴,卻笑出聲來。五歲的她很快意識到了這種新的表達方式的“精髓”。她說,我不是千慧,我是艾瑪的同學千慧!我鼓勵她說,艾瑪一定會喜歡聽你這麼介紹自己。

3、有一種不能騎的馬。“世界上有沒有不能騎的馬呢?”當我拋出這個問題時,女兒一下子愣住了——我其實很喜歡看她發愣的樣子。女兒搖了搖腦袋,怎麼也想不出來。我故作嚴肅地宣佈答案:“艾——瑪——”千慧忍俊不禁,反復重複著好朋友艾瑪的名字。沒過一會,她也出題考我,“爸比,什麼風不冷?”我故作思考狀,其實也在懷疑女兒是否真的明白了這種機智問答。我聳了聳肩膀,表示自己猜不出來。女兒自己被自己的答案逗笑了,模仿著我的樣子,說道:“李——雨——峰(化名,女兒同學)”我興奮地抱起了千慧,她真的會“幽默”了~

在與孩子一起交流的時候,也可以主動問一下這個東西像什麼,讓你想到了什麼,對事物進行聯想與比喻,也是幽默素養的基本功;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對不同事物進行比較,在比較中,一方面訓練了觀察能力,一方面也為幽默表達提供了素材。

有的時候,我也在想一個所有家長都想的問題,到底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什麼樣子?然而,孩子之間千差萬別,不能以一概全,但是我相信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肯定是社會的普遍期望。再者,幽默是社會的潤滑劑,不來點幽默,怎麼和諧運轉呢?

文/劉勇赫 親子教育專家、暢銷書《撓腳怪來了》作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