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逃離北上廣深後去哪?他是用生命記錄臺灣的“傻子”|大頭頻道

作者:秦圈圈 / 秦朔朋友圈:qspyq2015

淺入深出地看世界, 關注全球趨勢, 聆聽商業脈動, 感知喧囂世界的稀少真相。 愛奇藝·大頭頻道, 每週四檔脫口秀——秦朔朋友圈、馮侖風馬牛、陳文茜大姐大、吳曉波頻道,

和一檔圓桌討論會, 講述這個時代的槍, 這個時代的糧和這個時代的理想。

秦朔朋友圈

《逃離北上廣後該去哪兒?》

[ 長按3秒上圖二維碼, 再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 或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即可收看。 ]

▷ 過去之所以嚮往北上廣深, 是因為在這些城市發展得更快, 機會更多, 而且不太需要拉關係、論資排輩等等。 但這些年來, 北上廣深的經濟發展速度在全國已不佔優勢。

▷ 如果以前逃離北上廣深還只是一些人的情緒、抱怨, 那今天的的確確有很多人在考慮, 一線城市之外, 還有沒有另外的洞天福地。

▷ 資料顯示, 過去一年間, 從一線城市到二線城市的人群裡面, 20歲至29歲的年輕人占到移出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二左右。

這表明, 越年輕的人, 他們在一線城市長期居住的無力感、無助感會更強。

▷ 事業機會多, 收入有保障, 生活成本相對低, 同時離一線城市不遠, 有這些特徵的城市是年輕人在逃離北上廣深之外的更好選擇。

文茜大姐大

《用生命記錄臺灣的“傻子”》

[ 長按3秒上圖二維碼, 再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 或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即可收看。 ]

▷ 如果說死有重於泰山, 有輕如鴻毛, 那麼齊柏林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什麼叫重於泰山?齊柏林太在乎世界的山河, 而幾乎沒有想過自己。

▷ 齊柏林幾次跟死神錯過, 留下震撼的畫面, 再也沒有第二人。 這不止是高超的攝影技巧, 更是他對土地的愛。

▷ 齊柏林教給人們一個道理:一個人為了理想可以赴湯蹈火。

你突然發現, 赴湯蹈火這四個字根本不是一句成語, 而是活生生的事實, 他可能掉在海裡, 最後死在火裡。

▷ 一個紀錄片的過程, 需要時間, 需要事件, 還需要季節, 這樣影片才能達到一定深度。

馮侖風馬牛

《偉大的敗家, 毀滅性的收藏》

[ 長按3秒上圖二維碼, 再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 或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即可收看。 ]

▷ 樊建川19歲當兵, 22歲考學深造, 34歲當上宜賓常務副市長。 為了收藏, 他36歲毅然辭官, 次年創辦了建川房屋開發有限公司, 他把掙得錢投資到自己的博物館群落。

▷ 樊建川有著軍人的體魄、商人的機智、文人的思想, 他的人生圍繞著一個簡單而又純真的理念, 為了和平, 收藏戰爭;為了未來,

收藏教訓;為了民族, 收藏傳統。

▷ 人最重要的東西有兩個:一個是命, 命是拿來拼的, 要捨得;另一個是背包, 背包是拿來扔的, 也要捨得。

▷ 建川博物館聚落有三件事令人驚奇, 第一是賠錢, 博物館的首要目標不是馬上掙錢;第二是把博物館做成群落;第三是建川開創了一個文化產業發展的不同路徑, 同時也是一種不同的體制模式。

吳曉波頻道

《誰成就了高考“滿分作文”?》

[ 長按3秒上圖二維碼, 再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 或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即可收看。 ]

▷ 素質教育首先不能是軍事化管理, 如果學生在某方面有一定愛好, 展現出自己的興趣的話, 還需要一點引導。

▷ 對李豪逸來說, 由於沒有高考的壓力, 其他同學口中的“萬惡”的高考作文反倒是一種樂趣,

不用拘泥於套路, 寫自己想寫的是最開心的事情。

▷ 好的教育就像超市, 每個學生要有選擇自己喜歡事物的權利。 在新課程改革中, 學校盡可能地提供學生選擇的權利, 不再像以前那樣, 所有的課大家都要一起上。

▷ 中國的教育觀念有其自身的優勢, 也有英國等國家和地區先後組織教師來上海學習取經的例子。 所以說, 在教育方面, 中西方正在經歷一個相互融合的過程。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