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閱讀上海100勝 9 | 浦江十景之申江清源 三水匯流 黃浦江水清河晏

視頻:浦江十景之申江清源 三水匯流 黃浦江水清河晏 陳炅瑋攝製

黃浦江零公里處,又名“浦江源”“浦江之首”,113.4公里的黃浦江由此初瀾。 景區位於松江區石湖蕩鎮東夏村,設有水文化展示館、分水龍王廟航標等。 近年,通過河道疏浚、截汙納管、浮吊清退以及水源保護區的源頭管理,黃浦江上游水質明顯改善,水清河晏,不僅保障市民飲水的安全潔淨,還滋養了浦江蟹、松江鱸、團頭魴等“舌尖美味”。

圖說:分水龍王廟航標立於三角洲頂點 李銘珅 攝影

“浦江之首”,位於松江區石湖蕩鎮東夏村。 “入”字形的浩瀚江水中,一塊三角洲如巨艦突入江心,“船頭”所在,便是黃浦江零公里處。

源自蘇浙的斜塘江、圓泄涇在此匯流,經橫潦涇蜿蜒東去,黃浦江一瀉百餘公里,上海的水脈隨之潮起潮落。

上月,1140萬尾魚種在源頭附近水域放流,優化生物群落結構,修復水源生態環境;今年4月,黃浦江上游浮吊全部清退,時見鷗鷺翔集往來,與濤江煙渚相映成趣……

上海因水而生,因水而興。 改善黃浦江上游水質,守護“母親河”的一泓清源,是上海市民共同的心願。

站在這三水彙聚的端點,只見江水煙波浩渺,江面拖船遊弋,江風獵獵,江波澹澹,一派壯闊美景。 不僅如此,從眼前的航標燈塔、水文化館,遠望岸邊的涵養林區、漁村蟹莊,共繪一幅休閒勝景。

飲水之源

水陸聯動護清渠

“我們喝著黃浦江的水,飲水思源,在浦江之首重溫入黨誓言,勿忘初心。 ”上週四,記者在浦江源頭恰遇百聯川沙購物中心黨支部來此開展組織生活,公司總經理王建成感歎,“黃浦江滋養了上海,希望市區的母親河水,也能像上游這麼清澈!”

黃浦江上游水質究竟如何?記者登上一艘小艇,從零公里處順江而下,只見水面波光粼粼一望無垠,不時有白鷺和水鳥飛過,令人心曠神怡。 在崇明青草沙水庫建成之前,黃浦江承擔著上海80%的供水量,目前,上游仍然保留著斜塘和松浦大橋兩處取水口。

水質良好,有資料予以佐證。 圓泄涇-斜塘交匯口和大泖港-橫潦涇交匯口,是黃浦江上游的代表性監測斷面。 去年,兩處的綜合污染指數分別為0.76和0.86,水質均達III類水標準,有時甚至達到II類。

圖說:今年四月,黃浦江上游浮吊全部清退。 李銘珅 攝影

“原先這兩岸,密密麻麻都是浮吊,是黃浦江水源地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在船上,松江區交通委航務所辦公室主任潘國偉介紹,此前黃浦江松江段共有74艘浮吊,占全市總量的三分之一,有些位於一級水源保護區,不僅過駁黃沙等建材時粉塵飛揚,而且船上人員生活污水也直排入江。 “一旦出現溢油、危化品洩漏等情況,將對市民飲用水源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

今年2月,上海啟動黃浦江上游的浮吊設施清退工作,全市196艘浮吊全部撤離,淨化了黃浦江上游的水域空間,保障了市民的飲用水源安全,也為黃浦江全流域的功能轉型和規劃發展奠定了基礎。

“江面寬了,視野好了,江水清了,魚也明顯多了起來,江邊又成了水鳥的棲息地。 ”

黃浦江的上游清源,離不開水陸聯動。 松江區環保局副局長章立介紹,松江區水源保護區面積達324.9平方公里,占行政總面積的53%。 近年來多措並舉,關閉家畜禽養殖場,種植生態涵養林,2014年初,松江區提出三年內清拆整治600家污染企業,該目標在2015年底已提前完成,泖港鎮、石湖蕩鎮等水源保護區,正陸續開展土壤修復。

三江之匯

古往今來通衢地

“浙溪震澤,徽徽乎二水並;九峰三泖,湯湯乎圖卷一”“辟滬瀆于鴻蒙,攬東溟之蒼碧”,一首古韻悠揚的《浦江之首賦》,訴說“浦江源”的前世今生。

兩水相遇,夾擊沖刷,形成腳下這片三角洲。

從閔塔路一路西行,轉入斜塘江邊的鄉村小路,可見“浦江首幡”的飛簷牌坊,便是“浦江之首”的景區入口。 江畔公園小巧而雅致,銀杏、槐樹、垂柳綠樹成蔭,與石拱橋、三曲橋倒映池塘,三五遊人點綴其中。

走近,見一座盛唐風格建築,是“浦江之首”水文化展示館的主體——“春申堂”。 “黃浦江,別名黃歇浦、春申江等,皆因後人附會是戰國時春申君黃歇開鑿而得名,這大概是對黃浦江最大的一個謬誤。 ”松江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錢明光坦言,史學界和水利部門公認,黃浦江的疏浚和擴容,歸功於明初重臣夏元吉、治水名臣葉宗人等。

圖說:黃浦江零公里處,三水在此匯流,上海的水脈隨之潮起湧動。 李銘珅 攝影

“黃浦奪淞”,改變了上海的河網格局,原是支流的黃浦江成為主流,原是幹流的吳淞江則成黃浦江的一條支流,這也是上海農業生產和港口航運的歷史轉捩點。

穿過春申堂,眼前豁然開朗,江面開闊,江風拂面,一座燈塔立於三角洲頂點,為分水龍王廟航標所在,指示上海至蘇州、湖州與杭州的分汊航道。前方一塊褐色巨石,醒目的紅色“0”字元,便是黃浦江的零界碑,陸續有騎遊族、攝影愛好者合影留念。

“浦江之首”自古便是通衢之地。據傳早在唐代,這裡就有一座木石結構的“甘露橋”,是官吏巡視、商賈交易和抗擊海盜的通道,隨著水面增寬上漲,甘露橋臥沉水中。清代又建“三角渡”,槳櫓輕搖,輕舟飛渡,為五厙、泖港、石湖蕩地區村民往來之必經。

“三江匯流之處,成了蘇浙滬航運的一個彙集點。在現澆技術用於建築之前,蓋樓所需的黃沙、石子以及樓板,90%通過這裡從浙江運往上海,另一邊,多是從江蘇而來的豬肉、蔬果等農產品。”錢明光說,從“浦江之首”,可以回望從遠古到現代、從蘇浙到上海、從郊區到市區的歷史變遷。

生態之洲

蟹美魚肥待客來

在剛過去的梅雨季,不少人被爬上黃浦江堤岸的成群螃蟹刷了屏。青背、白肚、金爪、黃毛,“黃浦江大閘蟹”因產自黃浦江上游水源保護區得名,源頭活水為河蟹營造優越的生長環境。

“浦江之首”以北2公里的李塔漁莊,76歲的老趙正準備給蟹塘換水,圍欄之外便是高而密的涵養林,從林間望去,黃浦江上的船隻若隱若現,但聞馬達聲漸行漸遠。

“我們這兒是名副其實的‘黃浦江大閘蟹’,現在已經長到二三兩,到開捕時,大個頭能有六七兩!”老趙養了多年蟹,在他看來,其他區域都不及水源保護區。“沒有污染,含氧量高,還有螺螄、蜆子等餌料。”一水之隔,位於泖港鎮的“三泖牌”浦江蟹,已成為松江水產符號,在去年的全國河蟹大賽上,斬獲最佳種質獎、最佳口感獎、金蟹獎三大獎項。

松江盛產魚、蟹、菱、藕等水產,其中尤以“中國名魚”松江鱸、“浦江1號”團頭魴聞名,寄託了文人墨客的思鄉之喻、饕餮食客的珍饈之美,均由江水孕育與滋養。

圖說:松江盛產魚、蟹、菱等水產,尤以團頭魴聞名。李銘珅 攝影

以水養魚,亦是以魚養水。不久前,松江區農委在黃浦江上游增殖放流鰱魚、鱅魚、鯽魚、沼蝦、黃顙魚等1140萬尾,去年放流魚種達3000萬尾,其中不乏松江鱸等瀕危物種,通過增加其在自然水域中的數量,維護生物多樣性。

“放流鰱、鱅等魚種,能大量濾食和攝食藻類、浮游生物和有機碎屑,淨化和改善水質,抑制藍藻爆發。”松江區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增殖放流的一齡苗種,經過一段時間,也使合法捕撈的漁民實現增收。

傍晚,喧囂的江面歸於寧靜,一輪落日將長天染色,晚霞倒映在漫漫江水,泛起粼粼波光,往來拖船、飛簷燈塔、三角綠洲,都沐浴在光輝燦爛的餘暉之中。

“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勝景當前,《文賦》詞句跳出腦海,陸機道出了中國美學的時空觀,而孕育他的這泓黃浦江清源,正承載著上海水脈澎湃東去,綿延不絕,源遠流長。

穿過春申堂,眼前豁然開朗,江面開闊,江風拂面,一座燈塔立於三角洲頂點,為分水龍王廟航標所在,指示上海至蘇州、湖州與杭州的分汊航道。前方一塊褐色巨石,醒目的紅色“0”字元,便是黃浦江的零界碑,陸續有騎遊族、攝影愛好者合影留念。

“浦江之首”自古便是通衢之地。據傳早在唐代,這裡就有一座木石結構的“甘露橋”,是官吏巡視、商賈交易和抗擊海盜的通道,隨著水面增寬上漲,甘露橋臥沉水中。清代又建“三角渡”,槳櫓輕搖,輕舟飛渡,為五厙、泖港、石湖蕩地區村民往來之必經。

“三江匯流之處,成了蘇浙滬航運的一個彙集點。在現澆技術用於建築之前,蓋樓所需的黃沙、石子以及樓板,90%通過這裡從浙江運往上海,另一邊,多是從江蘇而來的豬肉、蔬果等農產品。”錢明光說,從“浦江之首”,可以回望從遠古到現代、從蘇浙到上海、從郊區到市區的歷史變遷。

生態之洲

蟹美魚肥待客來

在剛過去的梅雨季,不少人被爬上黃浦江堤岸的成群螃蟹刷了屏。青背、白肚、金爪、黃毛,“黃浦江大閘蟹”因產自黃浦江上游水源保護區得名,源頭活水為河蟹營造優越的生長環境。

“浦江之首”以北2公里的李塔漁莊,76歲的老趙正準備給蟹塘換水,圍欄之外便是高而密的涵養林,從林間望去,黃浦江上的船隻若隱若現,但聞馬達聲漸行漸遠。

“我們這兒是名副其實的‘黃浦江大閘蟹’,現在已經長到二三兩,到開捕時,大個頭能有六七兩!”老趙養了多年蟹,在他看來,其他區域都不及水源保護區。“沒有污染,含氧量高,還有螺螄、蜆子等餌料。”一水之隔,位於泖港鎮的“三泖牌”浦江蟹,已成為松江水產符號,在去年的全國河蟹大賽上,斬獲最佳種質獎、最佳口感獎、金蟹獎三大獎項。

松江盛產魚、蟹、菱、藕等水產,其中尤以“中國名魚”松江鱸、“浦江1號”團頭魴聞名,寄託了文人墨客的思鄉之喻、饕餮食客的珍饈之美,均由江水孕育與滋養。

圖說:松江盛產魚、蟹、菱等水產,尤以團頭魴聞名。李銘珅 攝影

以水養魚,亦是以魚養水。不久前,松江區農委在黃浦江上游增殖放流鰱魚、鱅魚、鯽魚、沼蝦、黃顙魚等1140萬尾,去年放流魚種達3000萬尾,其中不乏松江鱸等瀕危物種,通過增加其在自然水域中的數量,維護生物多樣性。

“放流鰱、鱅等魚種,能大量濾食和攝食藻類、浮游生物和有機碎屑,淨化和改善水質,抑制藍藻爆發。”松江區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增殖放流的一齡苗種,經過一段時間,也使合法捕撈的漁民實現增收。

傍晚,喧囂的江面歸於寧靜,一輪落日將長天染色,晚霞倒映在漫漫江水,泛起粼粼波光,往來拖船、飛簷燈塔、三角綠洲,都沐浴在光輝燦爛的餘暉之中。

“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勝景當前,《文賦》詞句跳出腦海,陸機道出了中國美學的時空觀,而孕育他的這泓黃浦江清源,正承載著上海水脈澎湃東去,綿延不絕,源遠流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