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航太專家遭美拒簽 美學者批:又一次政治損害科學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美國Spacenews門戶網站3月21日報導, 美國駐北京大使館拒絕向負責中國月球和火星開發計畫的一名專家發放簽證。

這位被拒簽的中國人員是中國探月與航太工程中心副主任于國斌, 他原本計畫3月19日在美國舉行的“microsymposium 58”研討會上作關於中國開發月球和火星計畫的報告。 據悉, 在“microsymposium 58”研討會後, 將舉行月球和行星科學會議。

據該研討會組織者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吉姆·海德(Jim Head)教授表示, 于國斌已經獲得中國政府批准參加此次研討會, 然而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卻拒絕向他發放赴美簽證。

資料圖

截圖來自美國Spacenews門戶網站

海德教授還稱, 如果美國使館不說明任何理由, 他也並不清楚于國斌被拒簽的原因;使館至今尚未回復3月19日詢問拒簽原因的電子郵件。 不過, 類似拒簽並沒有延伸至其他的中國科學家, 海德教授稱, 大概有20位來自中國高校、研究院、科研機構的中國科學家參加此次研討會。

海德教授稱, 經過中國政府審批同意, 于國斌被授權允許提供中國月球和火星發送計畫的“重要更新”, 但他沒有詳細說明這些更新的實質內容。

圖中加粗部分即于國斌原本計畫在研討會上作報告主題, 截圖來自網路

報導稱, 海德教授曾訪問中國並與中國科學家會面, 還向中國科學家的探索計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們的計畫非常有雄心”, 海德教授介紹, 今年中國計畫發送嫦娥5號, 從月球帶回採樣結果, 將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他認為, 過去中國沒有出現主要的月球和行星科學團體,

但最近十年發展非常迅速。

儘管有拒簽和其他的合作障礙, 例如NASA近年的撥款法案中有限制與中國雙邊合作的規定, 海德教授稱, 他非常期待未來能與中國有更大的合作。 他還提到, 自己曾與俄羅斯和前蘇聯科學家一起工作近45年, 即使在冷戰期間也克服了技術轉移和其他障礙, 科學領域的合作才能取得巨大的進步。

與會人員也此事件表示了不滿:

這(拒簽)真是恥辱。 這場研討會是一次關於空間探索的重要交流和合作。

這是另一個政治損害科學的例子。 中國探月與航太工程中心副主任于國斌遭美國拒簽, 他本來今天將做主題演講。

不是第一次:NASA曾封殺中國科學家

早在2013年10月,

美國宇航局(NASA)本月因國會立法拒絕6名中國科學家(包括在美工作的中國科學家)參加一個天文學術會議, 遭到美英科研人員的強烈抵制。 NASA局長出面致歉, 表示將重新評估中方人員的申請, 但可能為時已晚。 據此, 該學術研討會主題涉及NASA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項目, 由美國與國際研究團隊報告尋找太陽系外行星的研究結果。

當時, 包括耶魯大學天文學實驗室中國博士後王吉(音譯JiWang)在內的6名中國研究者遭到會議組織者的拒絕, 引起國際輿論高度關注。 主辦方解釋稱, 拒絕中方人員參會正是遵循了“沃爾夫條款”。

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商業、司法、科學及相關機構小組委員會主席沃爾夫(Frank Wolf), 曾於2011年度美國財政開支法案中塞進了一條禁令, 禁止美中兩國之間任何與美國宇航局有關或由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協調的聯合科研活動,甚至還以以反間諜為由禁止NASA所有設施接待“中國官方訪問者”。

美方作出這一決定後,有科學家擔憂他們或許將無法與中國同行合作,也不能再從中國招收學生。眾多學界同行對歧視行為表示不滿,多名美英重量級天文學家更號召抵制會議,決定撤出會議的還包括一些高級學者個人和整個研究團隊。最終,連會議能否如期召開成為了最大問題。

NASA局長博爾登(Charles Bolden)表示,該情況“極為不幸,令人遺憾”,並承諾將重新審查中國研究者的與會申請。但是,這些科學家仍需要通過安全檢查,過程通常要耗時數周,當時由於美國政府停擺,NASA97%雇員無限期休假,埃姆斯研究中心也處於關門狀態,無法進行審查流程。

因研究地外或太陽系之外的行星而有望贏得諾貝爾獎的加州伯克利大學天文學教授瑪律西(Geoff Marcy)批評稱,“該條款損害了中美科研人員間的聯繫。美國將純粹進行科學研究的特定國家的科學家排除在外,是完全不道德的行為。”他在給會議組織者的一封郵件中表示:“出於我的良知,我不能參加這種歧視性會議,本次會議主要討論位於數萬億英里外的行星,毫不涉及政治及所謂國家安全。”

英國皇家天文學家裡斯(Martin Rees)也表示,美國的禁令將政治因素強加於科學,是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他呼籲徹底抵制這次會議直到問題完全解決為止。

中國外交部也對此事回應稱,中方注意到這種歧視性做法已經引發許多歐美科學家的反對和抵制,認為學術性或科研性活動不應被政治化。中國科協也通過發言人表態,“宇宙探索是人類共同的事業,希望有關國家和學術機構及時糾錯、妥善處理,推動科學研究的開放與合作。”

諷刺的是,制定該條款的沃爾夫本人卻把禁止中方人員出席天文會議的責任推給了NASA,聲稱由他發起的禁令不禁止涉及中國個別人員的活動,除非他們是中國政府的官方代表,NASA的決定是“對這項法律的錯誤和不準確的解讀”。

特朗普政府的入境規則“更加嚴厲”

此外,近期美國正在考慮提高簽證門檻。今年2月7日,美國國土安全部長凱利(John Kelly)稱,各使館未來對申請入境者進行背景審查時,可能會詢問他們的社交媒體帳號的密碼,這項規定尤其針對“禁穆令”國家,可能會成為“禁穆令”的一部分。

據中國問題專家、《生意人報》記者柯洛斯基科夫2月27日在俄羅斯衛星網發表文章稱,中國人有可能被問及社交網路帳號密碼。

文章稱,從去年12月起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的美國簽證持有者,必須更新自己在簽證更新電子系統中的個人資訊。2月21日,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建議向該系統增加必須向美方提供有關簽證持有者在社交網路中的個人資訊一項。

美方強調,目前這一要求在執行時只是基於自願,不提供自己在社交網站的個人資訊不會影響獲得或延期簽證。不過他們並不否認,這些個人資訊“會讓受過專門訓練的邊防人員獲得有關簽證獲得者的公開信息,以便篩選目標”。

據悉,約翰·凱利在2月國會聽證會上的話稱,收緊移民政策的美國新政府不會僅局限於一個“公開”資訊,“如果他們想來我們這裡,我們應當知道他們都上什麼網路,他們應當把自己的密碼告訴我們。”

該措施只適於那些希望獲得10年商務簽證B1或旅遊簽證B2、B1/B2的中國公民。柯洛斯基科夫稱,目前這類人有360萬。需要指出的是,美國所謂的社交網路暫時只包括Facebook, Twitter, Google+, Instagram, LinkedIn和YouTube,至於在中國廣泛使用的WeChat, Baidu, Kakao和Youku並沒有在名單中出現。不過一旦決定通過,這些社交網站也會被納入名單。

文章引述香港《南華早報》對那些有可能受到美國新規影響的大陸公民的調查結果顯示,他們對新規並不感冒。一名持有美國十年簽證的廣東人表示,她不會提供這樣的資訊。她稱:“我在社交網路中所做的,屬於我的隱私,與我去美國的願望沒有任何關係。我認為,把我的郵箱告訴他們就足夠了,但讓我告訴他們有關我在社交網路的資訊就太過分了。”

2014年,時任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把中國赴美學生簽證和商務旅遊簽證分別延長至五年和十年,這被認為是中美關係的一大突破。但特朗普政府的新政策,可能會對想去美國的普通中國公民產生影響。

禁止美中兩國之間任何與美國宇航局有關或由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協調的聯合科研活動,甚至還以以反間諜為由禁止NASA所有設施接待“中國官方訪問者”。

美方作出這一決定後,有科學家擔憂他們或許將無法與中國同行合作,也不能再從中國招收學生。眾多學界同行對歧視行為表示不滿,多名美英重量級天文學家更號召抵制會議,決定撤出會議的還包括一些高級學者個人和整個研究團隊。最終,連會議能否如期召開成為了最大問題。

NASA局長博爾登(Charles Bolden)表示,該情況“極為不幸,令人遺憾”,並承諾將重新審查中國研究者的與會申請。但是,這些科學家仍需要通過安全檢查,過程通常要耗時數周,當時由於美國政府停擺,NASA97%雇員無限期休假,埃姆斯研究中心也處於關門狀態,無法進行審查流程。

因研究地外或太陽系之外的行星而有望贏得諾貝爾獎的加州伯克利大學天文學教授瑪律西(Geoff Marcy)批評稱,“該條款損害了中美科研人員間的聯繫。美國將純粹進行科學研究的特定國家的科學家排除在外,是完全不道德的行為。”他在給會議組織者的一封郵件中表示:“出於我的良知,我不能參加這種歧視性會議,本次會議主要討論位於數萬億英里外的行星,毫不涉及政治及所謂國家安全。”

英國皇家天文學家裡斯(Martin Rees)也表示,美國的禁令將政治因素強加於科學,是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他呼籲徹底抵制這次會議直到問題完全解決為止。

中國外交部也對此事回應稱,中方注意到這種歧視性做法已經引發許多歐美科學家的反對和抵制,認為學術性或科研性活動不應被政治化。中國科協也通過發言人表態,“宇宙探索是人類共同的事業,希望有關國家和學術機構及時糾錯、妥善處理,推動科學研究的開放與合作。”

諷刺的是,制定該條款的沃爾夫本人卻把禁止中方人員出席天文會議的責任推給了NASA,聲稱由他發起的禁令不禁止涉及中國個別人員的活動,除非他們是中國政府的官方代表,NASA的決定是“對這項法律的錯誤和不準確的解讀”。

特朗普政府的入境規則“更加嚴厲”

此外,近期美國正在考慮提高簽證門檻。今年2月7日,美國國土安全部長凱利(John Kelly)稱,各使館未來對申請入境者進行背景審查時,可能會詢問他們的社交媒體帳號的密碼,這項規定尤其針對“禁穆令”國家,可能會成為“禁穆令”的一部分。

據中國問題專家、《生意人報》記者柯洛斯基科夫2月27日在俄羅斯衛星網發表文章稱,中國人有可能被問及社交網路帳號密碼。

文章稱,從去年12月起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的美國簽證持有者,必須更新自己在簽證更新電子系統中的個人資訊。2月21日,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建議向該系統增加必須向美方提供有關簽證持有者在社交網路中的個人資訊一項。

美方強調,目前這一要求在執行時只是基於自願,不提供自己在社交網站的個人資訊不會影響獲得或延期簽證。不過他們並不否認,這些個人資訊“會讓受過專門訓練的邊防人員獲得有關簽證獲得者的公開信息,以便篩選目標”。

據悉,約翰·凱利在2月國會聽證會上的話稱,收緊移民政策的美國新政府不會僅局限於一個“公開”資訊,“如果他們想來我們這裡,我們應當知道他們都上什麼網路,他們應當把自己的密碼告訴我們。”

該措施只適於那些希望獲得10年商務簽證B1或旅遊簽證B2、B1/B2的中國公民。柯洛斯基科夫稱,目前這類人有360萬。需要指出的是,美國所謂的社交網路暫時只包括Facebook, Twitter, Google+, Instagram, LinkedIn和YouTube,至於在中國廣泛使用的WeChat, Baidu, Kakao和Youku並沒有在名單中出現。不過一旦決定通過,這些社交網站也會被納入名單。

文章引述香港《南華早報》對那些有可能受到美國新規影響的大陸公民的調查結果顯示,他們對新規並不感冒。一名持有美國十年簽證的廣東人表示,她不會提供這樣的資訊。她稱:“我在社交網路中所做的,屬於我的隱私,與我去美國的願望沒有任何關係。我認為,把我的郵箱告訴他們就足夠了,但讓我告訴他們有關我在社交網路的資訊就太過分了。”

2014年,時任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把中國赴美學生簽證和商務旅遊簽證分別延長至五年和十年,這被認為是中美關係的一大突破。但特朗普政府的新政策,可能會對想去美國的普通中國公民產生影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