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如何把生活中的平凡物品,變成 80 萬人熱愛的腦洞?|100 個有想法的人

有網友以“日本腦洞之王”稱呼他, 他是現年 36 歲的日本的微型藝術家田中達也。

或許你沒聽過他的名字, 但你可能看過他的作品,

比方說, 把刷子做成稻田、西蘭花做成森林、花瓣變成湖中小船...等微型作品。

2011 年 4 月 20 日田中達也開啟了一個名為“微型日曆”的計畫, 每天早上七點到八點之間, 他會在社交平臺上傳他的創作, 而這些腦洞大開的作品, 逐漸在網路上傳散開來。

田中達也感到樂此不疲,

在接受《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採訪的時候, 他笑著說“我從來沒有靈感枯竭的一天”。

對照著他作品更新的頻率, 田中達也並未誇大其詞。 小至火柴、大至宇宙, 他的創作守備範圍越來越廣, 商業合作也越來越多。 最近他甚至幫 NHK 的電視劇《雛鳥》製作動畫片頭。

如今田中達也的官方 Instagram 已經有近 80 萬名粉絲。 六年間, 他不間斷地持續創作, 也已經累積超過了兩千多張作品。

他的作品當中, 時常可以看見生活化的場景, 像是搭電車、修建築、彈鋼琴、耕地、划船等等。

只是, 這些看似平常的場景, 卻有點“特別”。

就像是被哆啦A夢的縮小燈照過一樣, 場景變成大約只有一本書的大小, 組建的材料雖然是隨手可得的物品, 也全成了另一個樣貌——筷子變成橋、湯匙變成跳水板、玉米變成火箭、肉片變成海浪、麵包變成了電車…

2015 年,田中達也正在一家待了十幾年的廣告公司工作,當時儘管已經創作了不少微型作品,但也沒能想到自己接下來會以此維生。

最一開始不過是個簡單的概念,田中達也只是在工作之餘將收藏的微型人偶與風景合照,沒想到加上了日期之後,點子跟作品越來越完整,田中達也受到不少企業的關注,他們紛紛找上田中達也合作。

於是,副業收入開始高過本業,田中達也毅然決然離開廣告公司,全心投入這門創作。

此前,接受日本雜誌《 townwork 》採訪時田中達也坦言,一方面是工作量暴增,另一方面則是他剛好有了孩子,為了就近照顧寶寶,索性辭去工作,致力成為一名微型創作藝術家。

據統計,全球有 6 億人使用 Instagram,每天有超過 900 萬張照片被上傳。在競爭如此激烈的 Instagram 上,要成為網紅,可不是光靠持續更新就能辦到。

以照片作為作品的田中達,是有意識地經營所謂的“創意”這事。

源源不絕的點子,靠著對觀察的執著

儘管田中達也從沒受到靈感枯竭所苦,但當人們問及“如何保持源源不絕的創意”時,田中達也反倒陷入了沉思。面對類似的提問,田中達也試圖給個最適當的說法,但他想了想後說“好好觀察生活的事物”。

有日本媒體曾稱呼田中達也為“見立て作者”,意指他是一個使用比喻手法的創作者,能夠把 A 看作 B、把蘋果想成西瓜、把螺絲想成自由落體。

在採訪過程,田中達也突然就指著工作人員的牛仔褲,“像這個就可以做成夏天的海浪,因為都是藍色的”。他補充道 “我會一直去想眼前這東西的顏色、形狀,有沒有什麼東西跟它很像”。

關於想像力,田中達也認為這不是憑空出現,而是在物與物之間所透露出的蛛絲馬跡。

田中達也前往臺北導覽微型展

田中達也喜歡到日本百元商店與賣場中,獲取更多的靈感,他會帶著微型人偶出門,每當看見有趣商品時,立刻把口袋裡的人偶拿出來,跟商品比對,看看兩者能玩出什麼創意,腦中有了點子,就記在手機裡,這也就是為什麼,田中達也手機裡那些待製作的點子,遲遲尚未用完。

要是哪天你在日本賣場中看見一個拿著著微型人偶對著商品比對的人,那估計就是田中達也。

不少人認為,田中達也的作品之所以吸引人,在於保留了人們最純真、最童真的那一面。不過,這樣的“童真”同樣也是悉心經營而來。

田中達也大概是最信任小朋友創造力的人。為了讓自己的作品能更天馬行空,在沒有小孩之前,他會把微型模型的照片拿給小朋友看,問問他們這像什麼,而小朋友的回饋,都能成為田中達也下一次的創作。

田中達也會觀察自己的小孩,無論是他們在家中做些什麼,怎麼使用日常的物品,尤其是一般大人想像不到的事,他說,“像我就曾看到他(小孩)把廣告傳單揉在一塊,說這是案發現場”。

這些 1.5 公分的小人,成了腦洞作品的靈魂人物

關注田中達也的人都很清楚,雖然他的作品總能呈現有創意的生活場景,但如果少了上頭的微型人偶,恐怕在擬真度上就會失分不少。

田中達也說,他已經收藏了超過三千個人偶。

田中達也收藏的微型人偶(圖/陳莉雅)

“我從小就是鐵道迷,人偶是德國制的,他們大部分是從鐵道的模型店買到的,算是我跟人偶相遇的契機”,提起人偶時,田中達也難掩興奮的神情,但同時他也語帶感慨,若沒有對鐵道的狂熱,或許自己也不會遇上人偶,更不用說後續的微型創作。

1. 5 公分,這是田中達也的微型人偶裡,最常使用的尺寸。

“我對人偶其實沒有太多要求,因為他們可以調整姿勢,如果說一開始是從人偶進行發想,那就可以不用再改變了”,田中達也除了喜愛觀察物品,也喜歡看著人偶的姿勢是在做些什麼,許多時候,他會把場景配合著這些人偶。

這麼多數量的微型人偶要如何管理?田中達也的家中有一大面的收納櫃,把人偶以職業、姿勢做出分類與歸納,同樣的人偶他會買上個兩三隻,方便針對不同場景做改裝,或者是可以同時在各地展出。

田中達也拍攝微型日曆(圖/田中達也官方粉絲專頁)

可能會有不少人認為,進行創作時最困擾的會是企劃與製作,但對田中達也來說,那些都不是真正的挑戰,他強調,“其實在上傳(作品)以前,我會花兩三個小時在調整角度,也許拍照就是我最在意的地方”。

田中達也特別在意照片最終呈現的視角,是不是夠具創意,畢竟那關乎到觀眾以怎樣的視角進入這個微小世界。

6 月底,田中達也帶著將近 150 件作品來到了臺北中正紀念堂,舉辦一個名為“微型展”的展覽。

除了展出六年來的精選照片,田中達也更把拍攝用的實體模型帶來了臺北,“平常大家都是以我拍攝的視角看這些作品,我希望把模型帶來現場,這樣大家就能拍攝出屬於自己的視角”,田中達也說。

微型展現場,田中達也坐在巨大西蘭花前(圖 / 陳莉雅)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許多微型作品,展覽會場中還多了不少 “巨型作品”。這是田中達也刻意把經典作品以巨型比例的方式呈現,他希望民眾走進展覽會場時,彷佛成了作品中的小人——可以從中看看小人的世界。

目前這些作品與人偶目前正在各地透過展覽巡迴,今年八月,田中達也更準備出版他的第三本微型創作寫真集。

與此同時,田中達也的微型日曆在 Ins 上依然持續更新中。

題圖與內文部分圖片來自田中達也官方 Instagram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2015 年,田中達也正在一家待了十幾年的廣告公司工作,當時儘管已經創作了不少微型作品,但也沒能想到自己接下來會以此維生。

最一開始不過是個簡單的概念,田中達也只是在工作之餘將收藏的微型人偶與風景合照,沒想到加上了日期之後,點子跟作品越來越完整,田中達也受到不少企業的關注,他們紛紛找上田中達也合作。

於是,副業收入開始高過本業,田中達也毅然決然離開廣告公司,全心投入這門創作。

此前,接受日本雜誌《 townwork 》採訪時田中達也坦言,一方面是工作量暴增,另一方面則是他剛好有了孩子,為了就近照顧寶寶,索性辭去工作,致力成為一名微型創作藝術家。

據統計,全球有 6 億人使用 Instagram,每天有超過 900 萬張照片被上傳。在競爭如此激烈的 Instagram 上,要成為網紅,可不是光靠持續更新就能辦到。

以照片作為作品的田中達,是有意識地經營所謂的“創意”這事。

源源不絕的點子,靠著對觀察的執著

儘管田中達也從沒受到靈感枯竭所苦,但當人們問及“如何保持源源不絕的創意”時,田中達也反倒陷入了沉思。面對類似的提問,田中達也試圖給個最適當的說法,但他想了想後說“好好觀察生活的事物”。

有日本媒體曾稱呼田中達也為“見立て作者”,意指他是一個使用比喻手法的創作者,能夠把 A 看作 B、把蘋果想成西瓜、把螺絲想成自由落體。

在採訪過程,田中達也突然就指著工作人員的牛仔褲,“像這個就可以做成夏天的海浪,因為都是藍色的”。他補充道 “我會一直去想眼前這東西的顏色、形狀,有沒有什麼東西跟它很像”。

關於想像力,田中達也認為這不是憑空出現,而是在物與物之間所透露出的蛛絲馬跡。

田中達也前往臺北導覽微型展

田中達也喜歡到日本百元商店與賣場中,獲取更多的靈感,他會帶著微型人偶出門,每當看見有趣商品時,立刻把口袋裡的人偶拿出來,跟商品比對,看看兩者能玩出什麼創意,腦中有了點子,就記在手機裡,這也就是為什麼,田中達也手機裡那些待製作的點子,遲遲尚未用完。

要是哪天你在日本賣場中看見一個拿著著微型人偶對著商品比對的人,那估計就是田中達也。

不少人認為,田中達也的作品之所以吸引人,在於保留了人們最純真、最童真的那一面。不過,這樣的“童真”同樣也是悉心經營而來。

田中達也大概是最信任小朋友創造力的人。為了讓自己的作品能更天馬行空,在沒有小孩之前,他會把微型模型的照片拿給小朋友看,問問他們這像什麼,而小朋友的回饋,都能成為田中達也下一次的創作。

田中達也會觀察自己的小孩,無論是他們在家中做些什麼,怎麼使用日常的物品,尤其是一般大人想像不到的事,他說,“像我就曾看到他(小孩)把廣告傳單揉在一塊,說這是案發現場”。

這些 1.5 公分的小人,成了腦洞作品的靈魂人物

關注田中達也的人都很清楚,雖然他的作品總能呈現有創意的生活場景,但如果少了上頭的微型人偶,恐怕在擬真度上就會失分不少。

田中達也說,他已經收藏了超過三千個人偶。

田中達也收藏的微型人偶(圖/陳莉雅)

“我從小就是鐵道迷,人偶是德國制的,他們大部分是從鐵道的模型店買到的,算是我跟人偶相遇的契機”,提起人偶時,田中達也難掩興奮的神情,但同時他也語帶感慨,若沒有對鐵道的狂熱,或許自己也不會遇上人偶,更不用說後續的微型創作。

1. 5 公分,這是田中達也的微型人偶裡,最常使用的尺寸。

“我對人偶其實沒有太多要求,因為他們可以調整姿勢,如果說一開始是從人偶進行發想,那就可以不用再改變了”,田中達也除了喜愛觀察物品,也喜歡看著人偶的姿勢是在做些什麼,許多時候,他會把場景配合著這些人偶。

這麼多數量的微型人偶要如何管理?田中達也的家中有一大面的收納櫃,把人偶以職業、姿勢做出分類與歸納,同樣的人偶他會買上個兩三隻,方便針對不同場景做改裝,或者是可以同時在各地展出。

田中達也拍攝微型日曆(圖/田中達也官方粉絲專頁)

可能會有不少人認為,進行創作時最困擾的會是企劃與製作,但對田中達也來說,那些都不是真正的挑戰,他強調,“其實在上傳(作品)以前,我會花兩三個小時在調整角度,也許拍照就是我最在意的地方”。

田中達也特別在意照片最終呈現的視角,是不是夠具創意,畢竟那關乎到觀眾以怎樣的視角進入這個微小世界。

6 月底,田中達也帶著將近 150 件作品來到了臺北中正紀念堂,舉辦一個名為“微型展”的展覽。

除了展出六年來的精選照片,田中達也更把拍攝用的實體模型帶來了臺北,“平常大家都是以我拍攝的視角看這些作品,我希望把模型帶來現場,這樣大家就能拍攝出屬於自己的視角”,田中達也說。

微型展現場,田中達也坐在巨大西蘭花前(圖 / 陳莉雅)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許多微型作品,展覽會場中還多了不少 “巨型作品”。這是田中達也刻意把經典作品以巨型比例的方式呈現,他希望民眾走進展覽會場時,彷佛成了作品中的小人——可以從中看看小人的世界。

目前這些作品與人偶目前正在各地透過展覽巡迴,今年八月,田中達也更準備出版他的第三本微型創作寫真集。

與此同時,田中達也的微型日曆在 Ins 上依然持續更新中。

題圖與內文部分圖片來自田中達也官方 Instagram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