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從“打倒蘋果”到步步維艱,外媒如何看待賈躍亭和樂視的危機?

近日, 樂視汽車創始人丁磊正式宣佈離職, 關於樂視生態何去何從的討論再次火熱。 近年開始走出國內, 衝擊國際的國產廠商, 小米、華為、樂視等等一再刷新國外科技媒體的認知, 並帶來一波又一波的輿論高潮, 而從去年開始退熱的小米, 再到今年屢遭危機的樂視, 科技外媒對樂視生態, 對中國手機模式又有哪些新的看法?

也許我們能從外媒 AppleInsider 於昨天發佈的一篇文章中窺見一二。

下文翻譯自外媒 AppleInsider 編輯 Daniel Eran Dilger 的文章, 不代表雷科技觀點。

去年12月, 樂視股票一路跳水最後暫停交易, 據說甚至讓資金不足的億萬富翁樂視創始人賈躍亭追加了保證金。

樂視一直被看成是蘋果的頭號威脅之一, 之前就有科技記者報導了賈躍亭對蘋果的蔑視:賈躍亭炮轟蘋果的“龜速”甚至把蘋果比作納粹。

據路透社報導, 目前樂視正準備將其去年從雅虎收購的聖約瑟總部賣出。

這個聖約瑟總部總面積約有19.8萬平方米, 擁有7432平方米設備, 原本計畫可以安置12000名員工。 相比來看, 在今年遲些時候, 蘋果在其蘋果園將會有26萬平方米的“太空船”安置大概12000名員工。

一個熟悉的“肆無忌憚”希冀和夢想的反蘋果故事

在不到一年前,

也就是去年4月, 樂視宣佈了向美國擴張的計畫, 並表示“入駐矽谷給我們的願景添上了一個驚嘆號。 ”

當時, 賈躍亭甚至亮相CNBC, 嘲笑蘋果已經“過時落後”了, 並針對批評iPhone SE 技術含量十分低。

The Verge 早些時候評論樂視為了在中國推廣其智慧手機, 用納粹形象貶低蘋果, 將蘋果系統描述為暴君獨裁地位, 用賈躍亭的話來說就是“蘋果系統是傲慢、專制、封閉的統治”, 儘管現實中在單位市場份額來說安卓系統還是主流的。

去年10月, 樂視發佈了一款電動概念車, 安卓系統電視, VR裝置還有一款價值399美元的新款樂Pro 3手機, 極大地吸引了媒體的關注, Cult of Mac甚至稱讚這款千元機與穀歌新款安卓Pixel手機使用同一強大處理器。

穀歌由HTC代工的Pixel手機, 和樂Pro 3手機一樣配備高通驍龍821處理器, 該處理器速度只有iPhone 7的一半, 而且遠遠比不上賈躍亭去年嘲笑為又慢又舊的iPhone SE單核跑分。

錢為能力之根

對樂視來說, 還有比其反反復複談到的“蘋果系統獨裁”以及平臺“開放性”更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樂視正在迅速滑向資金缺乏的泥潭。

就在樂視開始入駐其美國新總部不久後, 賈躍亭就給員工發佈公開信稱其雄心勃勃的擴張計畫資金不足了。

“就在我們盲目加速前進, 燒錢擴張的時候, 我們的全球擴張策略讓我們超負荷了。 ”賈躍亭解釋說。 這裡的全球擴張策略涉及到電視, 自行車, VR裝備以及低速但便宜的“蘋果殺”手機(具體看下文)。

去年夏天,在花費2.5億美元置下雅虎在矽谷的總部後,又宣稱要用20億美元收購低端電視生產商 Vizio。不出所料,就連之前稱讚樂視投資總部是打進美國市場是明智之舉的那家科技媒體也發出消息說蘋果園(之前被稱為Campus 2 )標誌著樂視在過度支出,並可能會因此破產。

去年春天,樂視告訴中國媒體目前已有1000個員工在美國總部工作。可是根據路透社在10月份之前的報導,賈躍亭又說有超過500名員工在美國總部上班。除了在美國大幅度縮減員工數量,樂視在印度也裁減了80%的員工,原本人們還期待在印度員工數量會快速增加呢。

除了員工被裁,樂視還在失去許多高管,他們中的許多已就職于其他安卓生產商,包括樂視的首席市場官Todd Pendleton (原本受雇于三星),以及一名原本受雇于穀歌的專利律師。

作為樂視的創始人,賈躍亭同時還是電動汽車Faraday Future 的投資人。二月,此附屬公司宣佈將大規模削減在內華達州建工廠的計畫。根據計畫,原本要投資13億美元在內華達州修建27.87萬平方米的工廠,此工廠預計能達到年生產量15萬輛。但目前,樂視公司只打算建6萬平方米的工廠,年生產量預計為1萬輛。

樂視正在步小米,中興,Oppo、Vivo的後塵

樂視也只是個最新的“工具”,科技媒體只是想利用樂視的快速擴張,花費巨大的收購,浮誇的未來原型以及各種技術宣告來給蘋果造成些許威脅。

華爾街日報之前也在吹捧中國小米,讚歎小米雖然只是以低價賣低端手機卻能收穫驚人的利潤,但後來又披露華爾街日報之前發佈的利潤額和現實的利潤額差遠了:小米只是賺了5600萬而不是5億。

就在去年,華爾街日報的Eva Dou承認那篇報導的確引起了對中國手機網路股票市場投資的熱潮,而小米現在也頂著巨大的壓力去面對這些過高的期待。

中興是中國唯一一個真正意義上進入了美國市場的中國智慧手機品牌。最近,中興也因為違反規定並對調查員撒謊而被要求罰款8.92億美元,這相當於中興兩年的營業額了。

中國發展最快速的智慧手機品牌--Oppo 和 Vivo,都屬於BBK,現在也被吹捧得高高的,說是生產設備的數量比蘋果還多,就和之前的小米一樣。Bloomberg 稱讚這兩個品牌已經在中國打敗蘋果了。

彭博社:《神秘富豪揭露他是如何在中國超越蘋果的 》

事實上,根據Strategy Analytics報導,這兩個BBK牌子總共也只占了全球手機利潤的2.8%而已。這個報導還指出,蘋果在全球的營業額是449億美元,其中蘋果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占了22.3%,大概是Oppo、 Vivo,小米,中興和華為加起來的4倍。

Bloomberg的一篇報導稱BBK的創始人段永平在中國超過了蘋果,卻忽視了許多重要的事實:段永平一直是蘋果公司的大投資人,也是蘋果CEO Tim Cook的頭號粉絲。他的國外資產很大一部分就在蘋果公司。

去年夏天,在花費2.5億美元置下雅虎在矽谷的總部後,又宣稱要用20億美元收購低端電視生產商 Vizio。不出所料,就連之前稱讚樂視投資總部是打進美國市場是明智之舉的那家科技媒體也發出消息說蘋果園(之前被稱為Campus 2 )標誌著樂視在過度支出,並可能會因此破產。

去年春天,樂視告訴中國媒體目前已有1000個員工在美國總部工作。可是根據路透社在10月份之前的報導,賈躍亭又說有超過500名員工在美國總部上班。除了在美國大幅度縮減員工數量,樂視在印度也裁減了80%的員工,原本人們還期待在印度員工數量會快速增加呢。

除了員工被裁,樂視還在失去許多高管,他們中的許多已就職于其他安卓生產商,包括樂視的首席市場官Todd Pendleton (原本受雇于三星),以及一名原本受雇于穀歌的專利律師。

作為樂視的創始人,賈躍亭同時還是電動汽車Faraday Future 的投資人。二月,此附屬公司宣佈將大規模削減在內華達州建工廠的計畫。根據計畫,原本要投資13億美元在內華達州修建27.87萬平方米的工廠,此工廠預計能達到年生產量15萬輛。但目前,樂視公司只打算建6萬平方米的工廠,年生產量預計為1萬輛。

樂視正在步小米,中興,Oppo、Vivo的後塵

樂視也只是個最新的“工具”,科技媒體只是想利用樂視的快速擴張,花費巨大的收購,浮誇的未來原型以及各種技術宣告來給蘋果造成些許威脅。

華爾街日報之前也在吹捧中國小米,讚歎小米雖然只是以低價賣低端手機卻能收穫驚人的利潤,但後來又披露華爾街日報之前發佈的利潤額和現實的利潤額差遠了:小米只是賺了5600萬而不是5億。

就在去年,華爾街日報的Eva Dou承認那篇報導的確引起了對中國手機網路股票市場投資的熱潮,而小米現在也頂著巨大的壓力去面對這些過高的期待。

中興是中國唯一一個真正意義上進入了美國市場的中國智慧手機品牌。最近,中興也因為違反規定並對調查員撒謊而被要求罰款8.92億美元,這相當於中興兩年的營業額了。

中國發展最快速的智慧手機品牌--Oppo 和 Vivo,都屬於BBK,現在也被吹捧得高高的,說是生產設備的數量比蘋果還多,就和之前的小米一樣。Bloomberg 稱讚這兩個品牌已經在中國打敗蘋果了。

彭博社:《神秘富豪揭露他是如何在中國超越蘋果的 》

事實上,根據Strategy Analytics報導,這兩個BBK牌子總共也只占了全球手機利潤的2.8%而已。這個報導還指出,蘋果在全球的營業額是449億美元,其中蘋果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占了22.3%,大概是Oppo、 Vivo,小米,中興和華為加起來的4倍。

Bloomberg的一篇報導稱BBK的創始人段永平在中國超過了蘋果,卻忽視了許多重要的事實:段永平一直是蘋果公司的大投資人,也是蘋果CEO Tim Cook的頭號粉絲。他的國外資產很大一部分就在蘋果公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