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通天溝好生態換來好效益

□張忠濤 本報記者 白雲峰

七月, 草木蔥蘢, 記者在五常市二河鄉裕民村通天溝生態園看到一派繁榮景象:寬闊的湖面, 不時有魚兒躍出水面;湖下幾百畝稻田, 稻苗青青, 工人們正在拔草;山崗上, 李樹果樹梨樹一排排煥發生機;蔬菜基地裡, 有機蔬菜一壟壟清新可人;森林裡, 一群群森林雞正悠閒地尋找蟲草, 森林豬在樹蔭下愜意的拱食野菜;蜂場裡, 蜜蜂正忙碌地採集花蜜。

進入通天溝, 綠樹成蔭, 山花點染, 良田美池, 這一切都來自於這裡的人對生態的重視和保護。 通天溝生態園於2010年開始建設, 春天通天溝生態園會有20天的植樹奮戰,

夏天開始移植播種宿根花卉, 秋天收集花籽和樹種, 冬天冰雪覆蓋, 他們會買來穀物, 飼喂無處覓食的鳥類。 記者見到了生態園總經理張揚, 他向記者娓娓道來:他們的目標是建設生態最好、環境最美的農莊, 以農業生產為主, 旅遊體驗為輔, 運用“農業+旅遊+文化+科技”手段, 採取“平行線”發展模式, 把市場、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緊密聯結起來, 創造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33歲的張揚一直在俄羅斯做服裝貿易, 在國外打拼了10年, 回國以後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專案。 多年的異國艱苦經營, 讓他特別懷念家鄉, 有一份深重的家鄉情結, 更經常想念小時候家鄉的青山綠水, 鳥語花香。 於是他選擇了做一個生態的修復者,

一個有機農業的實踐者。

談到他的“平行線”發展模式, 他說這是他“自編自演”的土劇本, 平行線就是兩條線, 一條線是內線, 一條線是外線。 內線穿起與農戶農民的合作, 外線穿起與企業的合作。 在內部, 通天溝生態園有水稻生產基地、森林雞養殖場、森林豬養殖場、魚場、蛋鴨養殖場、果園、蔬菜基地、蜂場、瓜園等, 他們把這些項目建成後交給周邊的合作社和農戶, 合作社和農戶負責生產, 生態園負責制定標準和銷售, 利潤合理分成;在外部, 他們積極參與對外交流, 達成與企業的合作。 目前, 深圳騰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在通天溝生態園投資, 生態園的農產品銷往深圳, 深圳的旅行團來到生態園體驗稻米之鄉的美景和東北地域文化。

通天溝剛試營業一個月, 就接待了遊客近萬人。

現在, 通天溝生態園解決了周邊村屯勞動力近百人。 群眾不用出村就獲得了就業機會, 不耽誤家裡種地, 農閒時候就到生態園打工。 附近薄家屯的牟俊富, 農忙之餘全年在生態園工作, 年增收將近2萬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