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胃炎,胃疼、脹氣、納差,3個中醫妙方,輕鬆解除

得過胃病的朋友都深有體會, 吃西藥效果很快, 但副作用大, 長期服用還可能對胃黏膜造成進一步損傷, 甚至傷及肝腎。 中藥往往速度很慢, 有的一兩個月也看不出效果。 是不是老胃病就無藥可救了呢?

從事中醫研究的這些年來, 個人認為, 論速度中藥不見得比西藥慢, 關鍵是要對症。 然而中藥配伍複雜, 醫生水準各異, 難免出現藥不對症, 影響的不僅是效果, 還有中醫在患者心中的形象。

為了替中醫正名, 本人近年來通過互聯網普及中醫知識, 希望幫助更多的患者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藥到病除, 將祖國醫學發揚光大!

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幾個流傳多年的胃病中醫古方, 患者反映效果不錯, 對症的朋友不妨一試:

病症1:有些患者跟我說, 他不吃也不覺得餓, 吃點就飽, 對什麼都沒胃口, 消化很慢, 人也比較消瘦, 這些其實是脾胃虛弱的典型症狀, 中醫把這個症狀叫做“納呆”或“納差”。

治療:對於這個症狀近代名醫張錫純有一個小方子, 可以說是藥到病除, 而且非常簡單, 用淮山藥(生)30g、雞內金15g, 兩種藥打粉, 早晚沖服, 三天見效。

病症2:有的患者說胃裡總是脹脹的, 感覺裡面有氣, 連帶著肋下隱痛。 中醫把這種病症歸結為“肝胃不合”、“肝氣犯胃”, 胃病發作多與精神因素有關, 肝火上犯, 傷及脾胃引起的。

治療:中醫上舒肝和胃的藥很多, 針對不同體質的用藥略有差別,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傳統方子, 是一組有名的對藥:天臺烏藥9g,幹百合15g, 兩種藥打粉, 早晚兩次,

溫開水送服, 一周康復。

病症3:有的患者說自己非常怕涼, 天氣冷了或者吃涼了就會胃痛, 感覺胃裡有寒氣, 吃點熱的或者腹部熱敷一下就會緩解, 中醫將這種情況歸結為胃寒的病症。

治療:這種症狀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喝點姜茶, 溫胃散寒。 對於較為嚴重的患者中醫也有一個專門的治療胃寒、胃痛的方子,

高良薑加香附。

藥量配比根據發病原因略有不同:胃病因寒而起, 高良薑6g、香附4g;胃病因情緒而起, 高良薑4g, 香附6g;病因二者兼有, 高良薑、香附各5g。

中醫古方對養胃的記載還有很多,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幾個簡單方便的方子。 除了合理的運用一些中醫辨證療法外,中醫對於胃腸疾病的治療還主張以內養外、治養結合,平衡飲食,補充營養,幫助胃黏膜的修復。

您對自己的病症用什麼方子還不清楚的話,可以關注作者的JKWLDY(健康胃來訂閱號),隨時探討解決。

除了合理的運用一些中醫辨證療法外,中醫對於胃腸疾病的治療還主張以內養外、治養結合,平衡飲食,補充營養,幫助胃黏膜的修復。

您對自己的病症用什麼方子還不清楚的話,可以關注作者的JKWLDY(健康胃來訂閱號),隨時探討解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