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成都龍泉山蝶變:將建城市公園 面積相當於5個青城山

·最新一輪成都市總規修編, 將龍泉山從週邊生態屏障變為城市中央綠心。

·今年3月28日,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正式啟動建設。

成都平原東緣, 延綿百公里的龍泉山脈, 將成都平原與丘陵自然分界, 它也是岷江與沱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

最新一輪的成都市總規修編後,

龍泉山從週邊生態屏障變為城市中央綠心。 龍泉山的一頭是延續著巴蜀文明和天府文化的中心城區, 另一頭則是朝氣蓬勃生機盎然的東部城市新區。

成都, 闊步邁向“雙城時代”。

山的使命, 和城的時代命運, 無縫融合。 龍泉山與成都人的生活, 從此變得更加緊密與貼近。

一座山, 變為城市綠心, 體現了綠色發展的理念。

據瞭解, 將在2020年初步建成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 面積相當於5個青城山、1.7個成都中心城區, 森林覆蓋率達到68%, 形成“大規模綠化全川”的示範區。

成都人將在此收穫哪些綠色體驗?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又將怎麼滿足成都人對綠色的期待與嚮往?近日, 華西都市報-封面記者探訪了正在修建中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

規劃篇

好大一個城市公園

相當於5個青城山 1.7個成都中心城區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有多大?

強化旅遊度假功能方面, 依託自然、人文資源, 構建特色鮮明、品牌豐富的“國際旅遊—城郊遊憩—鄉村旅遊”旅遊度假體系, 並配置相應的服務設施。

承載高端服務業方面, 借鑒英國、瑞士、德國、美國等國家的知名國際小鎮發展經驗, 建設承載國際高端服務業的產業組團或創新創業空間。 在生態不敏感地區, 按照“靠山不進山、近水不臨水”的原則, 打造若干個國際高端服務業小鎮, 並建設相應的國際配套設施。

建啥樣

三大國際旅遊度假公園 湖光山色和深丘峽谷各不同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到底將建成什麼樣?

據《概規》, 公園將依託山體每段的資源條件, 以及山體兩側的城市功能和多樣的交通方式, 打造3段不同風情和功能的特色功能區段。

南段:“湖光山色”區段。 依託天府機場和天府新站門戶樞紐, 結合空港經濟區、“大創造”工業板塊的城市功能, 充分利用三岔湖、龍泉湖等自然人文資源, 建設丹景山國際旅遊度假公園和2個城市郊野公園。

中段:“花海林麓”區段。 結合“大車都”工業板塊的城市功能, 充分利用洛帶古鎮、花果山風景區、石經寺等自然人文資源, 構建五洛國際旅遊度假公園和3個城市郊野公園。

北段:“深丘峽谷”區段。 結合“大智造”工業板塊、金堂縣城市功能, 充分利用沱江峽谷、雲頂石城等自然人文資源, 構建雲頂石城國際旅遊度假公園和2個城市郊野公園。

探訪篇

龍泉山巡山人

守護這座山。就是守護自己的家園

7月8日清晨,龍泉驛區的天空瓦藍,森林蒼翠,初生的陽光如萬縷金劍在山林間攢動。

48歲的彭祿鋼騎著摩托車而來,車輪在粗糲的林間公路上帶起灰塵,聞聲四散的野狗發出陣陣犬吠,這讓悶熱的空氣多了幾分躁動。熟練將車停在萬興鄉高石岩森林管護站門口,進去準備片刻,這位巡山人的一天,開始了。

背起又硬又重的滅火器,彭祿鋼鑽進了龍泉山裡。下臺階,瞬間光線暗淡,濕熱之氣撲面而來;又是一截陡坡,側身溜下去,再一次光明和陰暗的暈眩;繼續在羊腸小徑上行走,蒼天大樹遮天蔽日,陽光明明滅滅,行走一段時間後,終於到達彭祿鋼的巡視區域。

“巡!山!”彭祿鋼的聲音穿透山林。而回應他的只有風下密林的嗦嗦作響,樹下小鳥鋪開翅膀跳上樹枝默默盯著。這裡安靜,又不太安靜,蟲鳴蟬叫、風吹樹林,不知什麼時候跟在身後的土狗吐著舌頭大聲喘息。小暑剛過,盛夏將至,暴雨和驕陽的交替中,巡山人最揪心的時節到了。

守護·一座山

從山上搬到山下 “守護這座山就是守護家”

鐮刀輕輕撥開已有人高的野草,受驚的野雞拖著五彩羽毛閃進叢林深處,彭祿鋼輕輕一笑,便著手觀察眼前的情況,有無引火點,有無岩石滾落,有無外人進入。平常而言,治安防控、森林防火、汛期防災……這些都是他巡山的任務。

龍泉驛萬興鄉,斑竹村12組,彭祿鋼的家。這個地處龍泉山脈深處的鄉鎮,幅員面積51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到90%。作為龍泉驛區整鄉生態移民試點地,萬興鄉9個行政村的12000多名群眾移民下山過渡安置。

今年3月,彭祿鋼從山上搬到了鎮上。曾經,從他的臥室看出去,就是綿延的青山和薄霧,院子裡種有蔥和大蒜,炒著菜的間隙,他會跑出來掐兩根蔥下鍋。如今,他仍舊習慣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閒暇時候找老鄰居擺擺龍門陣,更多時候,他都在山上,從這個山頭跋涉到下一個山頭,排查安全隱患,管護森林土地。

“萬興鄉斑竹村8組彭祿富房後滑坡地帶正常”、“觀鬥村4組,徐平水房前正常”、“大蘭村崗亭清理泥現狀”……大山中,綜合巡查隊的每一位巡山員都有自己的轄區。這支多由本地居民組成的隊伍,熟悉並熱愛著腳下的土地,在他們心中,守護這座山,就是守護自己的家園。

鬥智·盜獵者

一路追蹤中途截下 “不能讓這種人禍害我們山”

如何守護?首先需要的是人的勇毅。蒼翠龍泉山,是懷抱成都的一隻臂膀,也是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重要構成,這裡生活著不少珍稀動植物,也吸引著盜獵者,由此展開了一場又一場守護和盜獵的博弈。

“這幾年少了,但是有。去年就來了個盜獵的。那人三四十歲,一個人開著一輛越野車,在進山關卡的地方,被我們看到了放在副駕駛座位上的獵槍。”彭祿鋼張開雙臂,比劃著獵槍的長度。

對方有武器,怎麼辦?

當機立斷,一位巡山員馬上下山聯繫警方,彭祿鋼則開著車,不遠不近地跟著。“他應該是看見有人跟,不敢下車,就順著山路往金堂那邊開。”沒過多久,彭祿鋼看見對方將槍扔出車外,他停車撿起獵槍,繼續跟蹤。兩小時後,金堂縣金箱村,這輛有著盜獵嫌疑的車被彭祿鋼和員警一起逼停在路邊。

“不能讓這種人禍害我們山。”打那之後,這件事常被彭祿鋼拿出來作為案例,提醒巡查隊的兄弟們,要提高警惕,隨時細心,決不能讓盜獵者在龍泉山得逞。除了盜獵者,需要巡查隊提高警惕的,還有不知什麼時候就“摸”上山的運渣車。

“不能讓他們把建渣倒在山裡。”達成這個目標,並不容易。面對巡查隊員,有司機嬉皮笑臉點煙求饒,也有橫眉冷對威脅恐嚇的,“什麼難聽的話都說過,多管閒事,吃飽了撐的。還有說沒錢買藥吃了,再攔著他就發病要砍人。”

面對這樣“耍橫”的人,怎麼辦?

“能怎麼辦?慢慢磨唄。”有時候,彭祿鋼會花上兩三個小時,和運渣車的司機講道理,說政策,只為了讓對方能夠拖著建渣來,又一點不留下地帶著建渣離開。

跋涉·巡山人

一次巡山整兩天 “時值夏季,需要小心的有很多”

“這多好的山,也虧他們倒得下去。”坐在林間山石上,彭祿鋼指著青山遠黛感歎道。言罷,他起身拍拍褲子,巡山繼續。對於巡查隊而言,每次巡山需要花費48個小時,中途有一晚需要住在山上,有時候,一間移動板房,就是他們管護站的落腳點,偶爾自己背點吃的,更多時候,巡查隊員會在落腳點前就地種點蔬菜,一碗清水麵條,就解決吃飯問題。

時值夏季,他們需要小心的地方有很多。

“野獸倒沒遇見過,但蛇有很多。”在當地,有種土公蛇,三角頭、有劇毒,曾經村子上有人的手指被這種蛇的小蛇咬了一口,整個手臂迅速腫了起來,最後只有截肢。於是,在巡山中,彭祿鋼和兄弟夥會相互提醒,儘量避開那些陰濕的地方,在草叢中行走時,儘量腳步放輕。

天色漸暗,一天的巡山結束了。彭祿鋼歇在萬興鄉高石岩森林管護站。這個管護站的站長薛代全1個月前在上山途中摔斷了腿,至今還沒好利索,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見到彭祿鋼,他起身去廚房做飯,打開廚櫃,裡面只裝有一把麵條。“我自己來,隨便弄點兒就是。”放下滅火器和鐮刀,彭祿鋼就鑽進了廚房。“看天氣預報說不定晚上要下雨。”坐在路邊的椅子上,薛代全拿起吉他撥弄了兩下,不成調的音符響起,一隻土狗趴在他腳下懶洋洋地搖著尾巴。

這是一天中,巡山人比較閒適的時候。夜漸深,管護站的燈亮起來,彭祿鋼一邊忙活著鍋裡,一邊對著門外的兄弟念叨,“我從山上搬下去時,把院子裡的黃角蘭移下去了,這幾天肯定開花了,下次我帶點上來,放在屋子裡,滿屋子都香。”薛代全沒聽見他的話,他正拿起手機對著群裡報平安,“高石岩森林管護站,今天一切正常,明天繼續巡山。”

產業篇/

龍泉山投資人

不只山水田園,還有格調在生長

夜色漸濃,白日裡蒸騰的熱氣被山裡的涼風驅散。此際,遠眺,西邊能瞥見城裡隱隱的燈火,東邊黑魆魆的則是龍泉山上大片大片的森林。溫暖嘈雜的城市煙火和寂靜的大自然,在這落在龍泉山脈上的農家樂裡奇妙相融。

“讓都市人享受山水田園生活。”這原本是老闆張昊改造農家樂的初衷,他叫它水雲澗。水中有影、雲中穿歌、澗中賞花,精心利用這大自然饋贈的寶貴資源,張昊要做有格調、有趣味、有情懷的生態度假休閒業態。

這想法與龍泉山森林公園的規劃建設不謀而合。這塊城市綠心除了是生態綠洲,還將打造現代農林田園觀光區、傳統城鎮村落文化游憩區等,形成國際知名的森林游憩區、旅遊目的地和國家級旅遊區。而有特色、精緻、文化氣韻濃厚的農家樂正是宏大版圖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外地人張昊 “龍泉山鄉村旅遊,很年輕有活力”

四年前,這家距離龍泉驛城區3公里的農家樂,還是另外一個名字。和當時周遭大部分的農家樂一樣,佈置簡單,甚至有些粗糙。

四月的一個夜晚,月朗星疏,張昊和一幫朋友來這裡吃飯。彼時這個33歲外地人卻從此在龍泉山上生了根。股東李公惠講張昊和龍泉山的結緣經歷,叫“一棵樹下吃飯的故事”,說他可能在院子裡的一棵榆樹下吃飯,被這裡的美好的田園景觀和自然生態所吸引,於是毅然決然盤下農家樂,開始了一個陌生行業的旅程。

“當晚的那種感覺特別好,我就覺得可以自己做點什麼,也沒想那麼遠。”學管理專業,同時涉足建築行業的張昊當時也沒預料到,自己會愛上做鄉村旅遊。他改造水雲澗的建築外觀、經營特色,研發周邊產品,最終這裡形成了美食休閒、文化主題活動、公益活動等立體式的經營項目。很快,水雲澗成為山泉鎮農家樂發展的標杆。張昊也不僅僅是一個農家樂老闆,還是龍泉驛區山泉鎮旅遊協會的副會長。而他們在政府支援下成立的公司,也將助推山泉鎮和龍泉山鄉村旅遊的發展。

“龍泉山的鄉村旅遊發展目前來說,有活力,但也剛剛起步,很年輕,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在張昊看來,目前應該做一些業態的提升整合,創造更多的項目,吸引更多人流、人才和資源進來,更好地打造鄉村旅遊。

本地人李公惠 希望人人能享受到這種田園和自然

臨近飯點,客人漸漸多起來了。李公惠站在進院子的臺階上,熱情地跟客人打完招呼,熟稔地掏出兜裡的對講機,叫服務員趕緊過去倒茶。

這天上午,她叫丈夫過來修農家樂裡的音響。現在音響修好了,丈夫和10歲的兒子坐在離她不遠的長椅上聽歌,但她沒有時間理會他們。“昨天晚上,兒子還和我談心,他說媽媽你都不管我們,眼眶還有點紅呢。”李公惠笑道,語氣中有絲絲感慨。成為這家農家樂的股東一年半來,如無意外,她早上9點準時出現在這裡。而這裡也激發了她全部的熱情,她和張昊一起將閒置的大廳設計成花園餐廳,重新建了空中餐廳,又將廚房改造為空中開放式廚房……

“這裡的環境讓人覺得特別舒服,因此我特別希望讓別人也能享受到這種田園和自然的美麗。”在成為股東之前,李公惠每年都要來這裡近十次。在龍泉驛城區長大的她,跟所有的城市人一樣,對大自然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於是,在張昊跟她提是否有興趣入股的時候,她毅然答應。

院子裡綠樹成蔭,花草映趣,李公惠指了指後面的空地,“我們的計畫是打造特色民宿,客人們來這邊吃飯、遊玩,同時也能住下來。”

解密

農家樂從2.0向4.0升級路徑

打造特色民宿,並不是水雲澗一家所要做的事情。再往山上走6公里,是位於桃花故里核心景區裡的故里桃園農家樂,老闆王尚蘭對農家樂未來的發展規劃,也是要變身民宿。

“我們現在要推動農家樂從2.0向4.0升級,結合文創產業,打造民宿,做特色餐飲。不僅僅是吃飯打牌賞花,而是做綜合體驗式的消費旅遊。”山泉鎮黨委書記林建平說。位於龍泉山脈中西部的山泉鎮,新老成渝路穿鎮而過,交通的便利帶來了農家樂的生長,這裡有近200家大大小小的農家樂。

根據《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規劃建設思路》,要打造金堂山森林公園、觀音山森林公園、雲頂山森林公園、桃花故里森林公園等“十園”構成森林公園群。其中桃花故里森林公園,覆蓋著山泉鎮。而按照規劃,森林公園將龍泉山森林生態游憩區、現代農林田園觀光區、傳統城鎮村落文化游憩區等,形成國際知名的森林游憩區、旅遊目的地和國家級旅遊區。在這樣的定位背景下,傳統農家樂要轉型升級。

目前,山泉鎮政府每個月都會組織農家樂老闆去外面學習優秀農家樂的建設和運營管理經驗,而且即將出臺支援農家樂轉型升級的產業扶持政策。不久的將來,龍泉山上這些農家樂將以蝶變的新貌迎接四海八方客。

探訪篇

龍泉山巡山人

守護這座山。就是守護自己的家園

7月8日清晨,龍泉驛區的天空瓦藍,森林蒼翠,初生的陽光如萬縷金劍在山林間攢動。

48歲的彭祿鋼騎著摩托車而來,車輪在粗糲的林間公路上帶起灰塵,聞聲四散的野狗發出陣陣犬吠,這讓悶熱的空氣多了幾分躁動。熟練將車停在萬興鄉高石岩森林管護站門口,進去準備片刻,這位巡山人的一天,開始了。

背起又硬又重的滅火器,彭祿鋼鑽進了龍泉山裡。下臺階,瞬間光線暗淡,濕熱之氣撲面而來;又是一截陡坡,側身溜下去,再一次光明和陰暗的暈眩;繼續在羊腸小徑上行走,蒼天大樹遮天蔽日,陽光明明滅滅,行走一段時間後,終於到達彭祿鋼的巡視區域。

“巡!山!”彭祿鋼的聲音穿透山林。而回應他的只有風下密林的嗦嗦作響,樹下小鳥鋪開翅膀跳上樹枝默默盯著。這裡安靜,又不太安靜,蟲鳴蟬叫、風吹樹林,不知什麼時候跟在身後的土狗吐著舌頭大聲喘息。小暑剛過,盛夏將至,暴雨和驕陽的交替中,巡山人最揪心的時節到了。

守護·一座山

從山上搬到山下 “守護這座山就是守護家”

鐮刀輕輕撥開已有人高的野草,受驚的野雞拖著五彩羽毛閃進叢林深處,彭祿鋼輕輕一笑,便著手觀察眼前的情況,有無引火點,有無岩石滾落,有無外人進入。平常而言,治安防控、森林防火、汛期防災……這些都是他巡山的任務。

龍泉驛萬興鄉,斑竹村12組,彭祿鋼的家。這個地處龍泉山脈深處的鄉鎮,幅員面積51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到90%。作為龍泉驛區整鄉生態移民試點地,萬興鄉9個行政村的12000多名群眾移民下山過渡安置。

今年3月,彭祿鋼從山上搬到了鎮上。曾經,從他的臥室看出去,就是綿延的青山和薄霧,院子裡種有蔥和大蒜,炒著菜的間隙,他會跑出來掐兩根蔥下鍋。如今,他仍舊習慣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閒暇時候找老鄰居擺擺龍門陣,更多時候,他都在山上,從這個山頭跋涉到下一個山頭,排查安全隱患,管護森林土地。

“萬興鄉斑竹村8組彭祿富房後滑坡地帶正常”、“觀鬥村4組,徐平水房前正常”、“大蘭村崗亭清理泥現狀”……大山中,綜合巡查隊的每一位巡山員都有自己的轄區。這支多由本地居民組成的隊伍,熟悉並熱愛著腳下的土地,在他們心中,守護這座山,就是守護自己的家園。

鬥智·盜獵者

一路追蹤中途截下 “不能讓這種人禍害我們山”

如何守護?首先需要的是人的勇毅。蒼翠龍泉山,是懷抱成都的一隻臂膀,也是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重要構成,這裡生活著不少珍稀動植物,也吸引著盜獵者,由此展開了一場又一場守護和盜獵的博弈。

“這幾年少了,但是有。去年就來了個盜獵的。那人三四十歲,一個人開著一輛越野車,在進山關卡的地方,被我們看到了放在副駕駛座位上的獵槍。”彭祿鋼張開雙臂,比劃著獵槍的長度。

對方有武器,怎麼辦?

當機立斷,一位巡山員馬上下山聯繫警方,彭祿鋼則開著車,不遠不近地跟著。“他應該是看見有人跟,不敢下車,就順著山路往金堂那邊開。”沒過多久,彭祿鋼看見對方將槍扔出車外,他停車撿起獵槍,繼續跟蹤。兩小時後,金堂縣金箱村,這輛有著盜獵嫌疑的車被彭祿鋼和員警一起逼停在路邊。

“不能讓這種人禍害我們山。”打那之後,這件事常被彭祿鋼拿出來作為案例,提醒巡查隊的兄弟們,要提高警惕,隨時細心,決不能讓盜獵者在龍泉山得逞。除了盜獵者,需要巡查隊提高警惕的,還有不知什麼時候就“摸”上山的運渣車。

“不能讓他們把建渣倒在山裡。”達成這個目標,並不容易。面對巡查隊員,有司機嬉皮笑臉點煙求饒,也有橫眉冷對威脅恐嚇的,“什麼難聽的話都說過,多管閒事,吃飽了撐的。還有說沒錢買藥吃了,再攔著他就發病要砍人。”

面對這樣“耍橫”的人,怎麼辦?

“能怎麼辦?慢慢磨唄。”有時候,彭祿鋼會花上兩三個小時,和運渣車的司機講道理,說政策,只為了讓對方能夠拖著建渣來,又一點不留下地帶著建渣離開。

跋涉·巡山人

一次巡山整兩天 “時值夏季,需要小心的有很多”

“這多好的山,也虧他們倒得下去。”坐在林間山石上,彭祿鋼指著青山遠黛感歎道。言罷,他起身拍拍褲子,巡山繼續。對於巡查隊而言,每次巡山需要花費48個小時,中途有一晚需要住在山上,有時候,一間移動板房,就是他們管護站的落腳點,偶爾自己背點吃的,更多時候,巡查隊員會在落腳點前就地種點蔬菜,一碗清水麵條,就解決吃飯問題。

時值夏季,他們需要小心的地方有很多。

“野獸倒沒遇見過,但蛇有很多。”在當地,有種土公蛇,三角頭、有劇毒,曾經村子上有人的手指被這種蛇的小蛇咬了一口,整個手臂迅速腫了起來,最後只有截肢。於是,在巡山中,彭祿鋼和兄弟夥會相互提醒,儘量避開那些陰濕的地方,在草叢中行走時,儘量腳步放輕。

天色漸暗,一天的巡山結束了。彭祿鋼歇在萬興鄉高石岩森林管護站。這個管護站的站長薛代全1個月前在上山途中摔斷了腿,至今還沒好利索,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見到彭祿鋼,他起身去廚房做飯,打開廚櫃,裡面只裝有一把麵條。“我自己來,隨便弄點兒就是。”放下滅火器和鐮刀,彭祿鋼就鑽進了廚房。“看天氣預報說不定晚上要下雨。”坐在路邊的椅子上,薛代全拿起吉他撥弄了兩下,不成調的音符響起,一隻土狗趴在他腳下懶洋洋地搖著尾巴。

這是一天中,巡山人比較閒適的時候。夜漸深,管護站的燈亮起來,彭祿鋼一邊忙活著鍋裡,一邊對著門外的兄弟念叨,“我從山上搬下去時,把院子裡的黃角蘭移下去了,這幾天肯定開花了,下次我帶點上來,放在屋子裡,滿屋子都香。”薛代全沒聽見他的話,他正拿起手機對著群裡報平安,“高石岩森林管護站,今天一切正常,明天繼續巡山。”

產業篇/

龍泉山投資人

不只山水田園,還有格調在生長

夜色漸濃,白日裡蒸騰的熱氣被山裡的涼風驅散。此際,遠眺,西邊能瞥見城裡隱隱的燈火,東邊黑魆魆的則是龍泉山上大片大片的森林。溫暖嘈雜的城市煙火和寂靜的大自然,在這落在龍泉山脈上的農家樂裡奇妙相融。

“讓都市人享受山水田園生活。”這原本是老闆張昊改造農家樂的初衷,他叫它水雲澗。水中有影、雲中穿歌、澗中賞花,精心利用這大自然饋贈的寶貴資源,張昊要做有格調、有趣味、有情懷的生態度假休閒業態。

這想法與龍泉山森林公園的規劃建設不謀而合。這塊城市綠心除了是生態綠洲,還將打造現代農林田園觀光區、傳統城鎮村落文化游憩區等,形成國際知名的森林游憩區、旅遊目的地和國家級旅遊區。而有特色、精緻、文化氣韻濃厚的農家樂正是宏大版圖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外地人張昊 “龍泉山鄉村旅遊,很年輕有活力”

四年前,這家距離龍泉驛城區3公里的農家樂,還是另外一個名字。和當時周遭大部分的農家樂一樣,佈置簡單,甚至有些粗糙。

四月的一個夜晚,月朗星疏,張昊和一幫朋友來這裡吃飯。彼時這個33歲外地人卻從此在龍泉山上生了根。股東李公惠講張昊和龍泉山的結緣經歷,叫“一棵樹下吃飯的故事”,說他可能在院子裡的一棵榆樹下吃飯,被這裡的美好的田園景觀和自然生態所吸引,於是毅然決然盤下農家樂,開始了一個陌生行業的旅程。

“當晚的那種感覺特別好,我就覺得可以自己做點什麼,也沒想那麼遠。”學管理專業,同時涉足建築行業的張昊當時也沒預料到,自己會愛上做鄉村旅遊。他改造水雲澗的建築外觀、經營特色,研發周邊產品,最終這裡形成了美食休閒、文化主題活動、公益活動等立體式的經營項目。很快,水雲澗成為山泉鎮農家樂發展的標杆。張昊也不僅僅是一個農家樂老闆,還是龍泉驛區山泉鎮旅遊協會的副會長。而他們在政府支援下成立的公司,也將助推山泉鎮和龍泉山鄉村旅遊的發展。

“龍泉山的鄉村旅遊發展目前來說,有活力,但也剛剛起步,很年輕,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在張昊看來,目前應該做一些業態的提升整合,創造更多的項目,吸引更多人流、人才和資源進來,更好地打造鄉村旅遊。

本地人李公惠 希望人人能享受到這種田園和自然

臨近飯點,客人漸漸多起來了。李公惠站在進院子的臺階上,熱情地跟客人打完招呼,熟稔地掏出兜裡的對講機,叫服務員趕緊過去倒茶。

這天上午,她叫丈夫過來修農家樂裡的音響。現在音響修好了,丈夫和10歲的兒子坐在離她不遠的長椅上聽歌,但她沒有時間理會他們。“昨天晚上,兒子還和我談心,他說媽媽你都不管我們,眼眶還有點紅呢。”李公惠笑道,語氣中有絲絲感慨。成為這家農家樂的股東一年半來,如無意外,她早上9點準時出現在這裡。而這裡也激發了她全部的熱情,她和張昊一起將閒置的大廳設計成花園餐廳,重新建了空中餐廳,又將廚房改造為空中開放式廚房……

“這裡的環境讓人覺得特別舒服,因此我特別希望讓別人也能享受到這種田園和自然的美麗。”在成為股東之前,李公惠每年都要來這裡近十次。在龍泉驛城區長大的她,跟所有的城市人一樣,對大自然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於是,在張昊跟她提是否有興趣入股的時候,她毅然答應。

院子裡綠樹成蔭,花草映趣,李公惠指了指後面的空地,“我們的計畫是打造特色民宿,客人們來這邊吃飯、遊玩,同時也能住下來。”

解密

農家樂從2.0向4.0升級路徑

打造特色民宿,並不是水雲澗一家所要做的事情。再往山上走6公里,是位於桃花故里核心景區裡的故里桃園農家樂,老闆王尚蘭對農家樂未來的發展規劃,也是要變身民宿。

“我們現在要推動農家樂從2.0向4.0升級,結合文創產業,打造民宿,做特色餐飲。不僅僅是吃飯打牌賞花,而是做綜合體驗式的消費旅遊。”山泉鎮黨委書記林建平說。位於龍泉山脈中西部的山泉鎮,新老成渝路穿鎮而過,交通的便利帶來了農家樂的生長,這裡有近200家大大小小的農家樂。

根據《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規劃建設思路》,要打造金堂山森林公園、觀音山森林公園、雲頂山森林公園、桃花故里森林公園等“十園”構成森林公園群。其中桃花故里森林公園,覆蓋著山泉鎮。而按照規劃,森林公園將龍泉山森林生態游憩區、現代農林田園觀光區、傳統城鎮村落文化游憩區等,形成國際知名的森林游憩區、旅遊目的地和國家級旅遊區。在這樣的定位背景下,傳統農家樂要轉型升級。

目前,山泉鎮政府每個月都會組織農家樂老闆去外面學習優秀農家樂的建設和運營管理經驗,而且即將出臺支援農家樂轉型升級的產業扶持政策。不久的將來,龍泉山上這些農家樂將以蝶變的新貌迎接四海八方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