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中國在快遞分揀無人化上超越美國

經授權轉載

作者| 常松

這款機器人主要針對長不超60釐米、寬不超50釐米, 重量在5公斤以下的小件包裹, 在2000平方米大小的中轉站裡,

只需300台機器人便可在一小時內完成2萬單貨物的分揀。 分揀員只需將傳送帶上的快件放到機器人的橙色託盤中, 機器人便可自主完成稱重, 並且掃碼識別快遞資訊, 每次讀碼時間可控制在1秒以內, 準確率高於99.99%。

正在佔領倉庫的機器人

不同類型的分揀機器人無論外形如何, 都帶有圖像識別系統, 通過磁條引導、鐳射引導、超高頻RFID引導以及機器視覺識別技術, 分揀機器人可以自動行駛, “看到”不同的物品形狀之後, 機器人可以將託盤上的物品自動運送到指定的位置。

(正在待命的分揀機器人)

分揀機器人的“十八班武藝”

(忙碌的分揀機器人)

自動分揀機器人減少了貨物分類集中和運輸過程的時間。 工作人員只需將商品放到自動運輸機器上, 機器人便會在出貨月臺升起託盤等待接收商品, 然後集中配送。

自動分揀機器人顯然是不知疲憊的, 而且工作速度始終如一, 標準化的操作也最大程度地節約了工作人員的管理成本。

黑科技的核心——以視覺識別為基礎的自動技術

擁有自動高效等優勢的智慧技術正成為快遞企業關注的熱點, 而有一項技術使得機器人在快遞界能夠大展拳腳, 這就是“視覺識別”。

(分揀機器人識別障礙物並自動避障)

1.自動化的色碼掃描

應用自動化的色碼技術, 工作人只需掃描商品上的條碼, 將相關資訊輸入到分揀系統中, 分揀機器人便會接收到指令, 判斷商品將會進入到哪一個分揀的區域中。 這一項技術的核心在於分揀系統的控制裝置, 它依據商家或貨主提供的商品材質、重量等因素進行資訊分類, 發出分揀要求, 機器人便會將商品運送到各分類區域。

2.自動化數量檢測技術

為了及時瞭解庫存, 應對突發斷貨事件, 快遞企業可以通過自動分揀系統瞭解向外輸送商品的數量、庫存、客戶退還等資訊, 從而為瞭解市場行情提供準確資料, 還可以使快遞公司和供應商之間形成更為科學的供貨方案, 提高雙方業績。

3.自動化形狀識別技術

對於不同的快遞物品而言, 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形狀”。 所以, 基於視覺識別的形狀識別技術, 在快遞企業分揀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物流機器人領域:留給中國隊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亞馬遜的無人快遞送貨車)

而在核心技術上,中國已經擁有了自主研發的能力。據《物流技術與應用》報導,在2016年7月舉行的中國國際機器人展上,新松展示了重載複合機器人,其中移動機器人負載能力達到80噸,工業機器人負載能力可達到500公斤。其中的控制系統、運動單元、搬運單元已經全部實現國產化。

從總體來看,2017年初,工信部初步統計中國有涉及機器人生產和集成應用的企業800餘家。在《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中指出在工業機器人領域,中國將聚焦智慧生產、智慧物流,重點發展弧焊機器人、真空機器人、全自主程式設計智慧工業機器人、人機協作機器人、雙臂機器人、重載AGV等6種標誌性工業機器。未來5年,中國機器人將進入持續穩定發展的新階段。

(亞馬遜的無人快遞送貨車)

而在核心技術上,中國已經擁有了自主研發的能力。據《物流技術與應用》報導,在2016年7月舉行的中國國際機器人展上,新松展示了重載複合機器人,其中移動機器人負載能力達到80噸,工業機器人負載能力可達到500公斤。其中的控制系統、運動單元、搬運單元已經全部實現國產化。

從總體來看,2017年初,工信部初步統計中國有涉及機器人生產和集成應用的企業800餘家。在《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中指出在工業機器人領域,中國將聚焦智慧生產、智慧物流,重點發展弧焊機器人、真空機器人、全自主程式設計智慧工業機器人、人機協作機器人、雙臂機器人、重載AGV等6種標誌性工業機器。未來5年,中國機器人將進入持續穩定發展的新階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