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仔豬腹瀉呈白色或黃白色,有可能發白痢了!

仔豬白痢是2-4周齡哺乳仔豬的一種急性傳染病。 病的特徵是拉白色或灰白色糊狀稀糞。 本病死亡率較低, 但病豬往往體質衰弱,

生長發育停滯, 給養豬業帶來較大影響。

1、流行病學

本病主要發生於1月齡以內的仔豬, 以10-20日齡的發病最多。 一窩仔豬中, 常發一兩頭, 隨後蔓延全窩, 很少有全窩一齊發病。 它除與大腸桿菌的菌型有關外, 無季節性, 但與各種應激因素有關, 如氣候驟變, 陰雨連綿, 嚴寒, 酷熱, 熱冷不定, 早晚溫差過大;飼料品質不良或者調和不當。 欄舍衛生條件太差, 潮濕、污穢, 仔豬舔食汙物或不潔的積水;母豬乳汁過多、過少、過濃都可為發病誘因。

2、症狀

病豬一般體溫正常或稍高, 精神、食欲無明顯變化。 突出的症狀是排白色、灰白色或者黃白色的糊狀糞便, 有特異腥臭味, 並混有氣泡;隨著下痢次數增多, 糞便變為稀薄, 肛門周圍、尾和後肢沾染糞便。

病豬逐漸消瘦, 被毛粘亂無光澤, 精神委頓, 怕冷, 常疊堆伏臥, 吃乳減少或不吃, 但喜歡水;眼結膜和皮膚蒼白。 病情嚴重的出現排糞失禁, 出現脫水症狀, 眼凹陷, 行動緩慢。 病程短的2-3天, 長的1周以上。 大多數能康復, 但嚴重影響仔豬生長發育。


3、病理變化

從外表看屍體消瘦, 皮膚蒼白、肛門和尾根附近黏有腥臭的糞便, 剖檢, 除胃腸道有卡他性炎症狀, 結腸有乳白色或灰白色糊狀內容物並黏附在腸粘膜上, 腸壁變薄至灰色透明;腸系膜淋巴結腫脹。 病程長的, 有些病例可見有肺炎病變, 甚至心機柔軟,

心冠溝脂肪呈膠凍樣。 腎多蒼白。

4、診斷

根據仔豬發病日齡, 拉白色黏稠糊狀糞便, 剖檢多見胃腸卡他性炎症病變, 死亡率不高等, 即可作出初步診斷。

5、防治

加強母豬的飼養管理。 做好母豬的適時配種, 是母豬產仔能避開過冷或過熱季節。 注意母豬比如期的飼喂和飼料品質, 以保持母豬良好的體態, 不宜過瘦或過肥, 保持泌乳平衡, 使仔豬獲得充足的奶水。

母豬臨產前要做好接產準備, 產房要清潔、乾燥、保暖、保持母豬體表、乳頭、乳房的清潔衛生, 以及不讓產後仔豬吮不潔乳頭。

要幫助仔豬固定乳頭飲乳, 將體質較弱的安排在前面乳頭。 並對仔豬實施提早補料, 一般是出生後7天開始調教開食, 以保持仔豬健壯。

一般用抗菌藥物防治,

可以奏效。 氟呱酸、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氯黴素、土黴素、呋喃唑酮、磺胺脒等效果都很好, 兩三天可以治癒。 收斂止瀉藥矽炭銀, 鞣酸蛋白, 活性炭等。 也常應用, 可以加快治癒。 提高消化道內酸度、促進消化道分泌, 從而改變腸道內菌系、加強消化, 也有一定療效, 常用的有醋、稀鹽酸、龍膽等。

本病治療除要及時外, 還要結合改善飼養管理, 除去發病誘因, 才能收到滿意療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