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安徽巢湖給每座公廁配所長,開放事業單位內部廁所想方便 真方便

“你看看, 這個小便池是一點污漬也沒有。 ”安徽巢湖市東塘路公廁管理員徐金髮自信地伸手在小便池四周上擦了一下, 攤開手掌給記者看, “我每個小時都要打掃、擦拭兩三遍, 保證不讓廁所長看到不達標。 ”

徐金髮和兒子兩個人, 擔任3座公廁的衛生員, 每月工資5000多元。

而徐金髮口中的廁所長, 叫杭行, 是巢湖市城管局局長。 去年, 城管局管轄下的39所公廁實行“一廁一長”制, 杭行就成了東塘路公廁的廁所長。 “每週不定期要來這裡3趟, 只要有髒亂差現象, 就要及時跟管理員提出, 並回饋給外包公司。 ”杭行說。

“以前, 這個廁所不要說有水沖了, 單是那個異味就讓人受不了。 加上保潔不到位, 環境衛生更別提了。 ”家住南門物資巷的吳榮女士提到南門轉盤公廁改造前的情況時, 滿是抱怨。

“按照住建部公廁建設分佈標準, 巢湖城區28萬人口應配置約100座公廁, 但實際上缺口很大。 ”巢湖市委書記胡啟生說, 公廁是滿足市民生活需求的必備公共設施, 也體現著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

為此, 巢湖市成立了廁所整治小組, 由市委書記擔任“總所長”, 城管局中層以上幹部分別聯繫一座公廁, 並先後投入1800萬元對市區內的8座公廁和56座旱廁進行改造, 並增設第三衛生間。

“現在, 不少市民累了, 都會在公廁前的長椅上休息、喝水。 ”陸家河公廁衛生員唐維亮說,

不僅公廁環境衛生搞好了, 巢湖市還為每座公廁配備飲水機、手紙, 甚至提供報紙雜誌。 為此, 每年市財政要多投入30余萬元。 “市民的素質在逐步提高, 幾乎沒有出現浪費的現象。 ”

在巢湖市內, 不時能看到路邊懸掛著醒目的標牌, 寫著“公共衛生間”的字樣, 並刻有指示路線。 這些統一製作的標誌牌所指向的, 是為了方便群眾而特意開放的一些單位的內部廁所。

巢湖市從現有資源分享入手, 整合市區現有公廁資源, 先後分兩批協調開放了16家機關事業單位的內部廁所, 並為每個開放單位制作3塊導視牌, 分別懸掛于道路、單位門口和廁所門口。

“城管局會對每個開放單位在人員工資、水電費等方面進行每月500元的補貼。

”杭行說, 目前, 巢湖市已經有20多家事業單位對公眾開放內部廁所, 基本確保人們在500米的距離內能就近如廁。

《 人民日報 》( 2017年03月22日 14 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