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專訪量子視覺張聰:AURA VR攝像機意在降低優質VR內容製作門檻

DoNews 3月22日消息VR優質內容的欠缺正在成為制約VR行業發展的痛點。 一方面, 技術門檻較低的雙目消費級、6目以下的准專業級VR拍攝設備, 雖然價格便宜, 但卻難以滿足影視製作者的使用需求;而以OZO、Jaunt One、紅龍為代表的專業級VR設備, 動輒數十萬人民幣的售價, 或者上萬元每天的租金, 成本又過於高昂。

量子視覺CEO張聰

3月21日, 量子視覺正式在北京發佈了一款20目10K 3D VR攝影機AURA以及配套的監看軟體AURA WORK和後期製作軟體AURA STUDIO。

量子視覺CEO張聰表示, 在這個時間點上推出20目10K高端專業級拍攝設備AURA, 一方面在製作品質上對標國外的OZO、Jaunt, 彌補國內高端VR拍攝市場的空白;另一方面, 憑藉國內製造業的成本優勢, 以更低的價格支持國內外VR影視市場。

AURA整體呈直徑20cm的球形, 球型機身全部由輕金屬鋁合金打造, 重量僅為4kg。 機身上裝有20個1200萬圖元的4K高清視頻採集模組, 包括水準方向的16 枚視場角為90 度的廣角鏡頭, 頂端和底部的4枚視場角為 190 度的魚眼鏡頭, 從而保障拍出水準360°×垂直180°的3D VR影像, 可連續拍攝1個小時。

同時, AURA支持目前主流的H.264、H.265視頻編碼標準, 最大可以輸出25fps的10K 3D影像、60fps的10K 2D影像以及120fps的6K 2D影像。 此外, AURA還可以進行VR直播, 即時輸出6K、30fps的3D VR直播畫面, 並通過RTSP協定進行有線或無線即時監看。

對於電影製作、演唱會、綜藝現場、室內室外等不同的片場環境都能適用。

發佈會上, 量子視覺還與暴風魔鏡、小鬼當佳、未來媒體舉行了戰略合作簽字儀式, 共同探索利用VR技術服務消費行業改造升級。 這款售價98000元的VR全景相機已與3月21日正式接受官網預訂。

以下為現場採訪摘編:

為什麼能賣得這麼便宜?

問:對比同類競品OZO4.5萬美元的價格和Jaunt one7.5萬美元的價格, AURA為什麼這麼便宜?

張聰:其實我們並沒有降低成本, 我們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但是我們並沒有想以一單賣一單賺很多錢。 我們更希望的是, 各種行業能夠廣泛的使用起我們的相機, 用我們的相機生產出來更高品質的內容。 因為我現在覺得VR+行業並不是推不下去,

而是被我們很多VR同行給坑了, 他們沒有做出非常高品質的能夠適合這種行業的解決方案。 所以我們希望大家還是能夠有一個很低的門檻去做這件事情, 所以我們會讓度了自己很多的利潤空間去推廣這款相機。

20目10K的標準由來

問:10K標準如何選取?

張聰:因為人眼的視覺範圍雖然有120度, 但真正能看清楚的範圍只有70度, 普通鏡頭的螢幕解析度一般是1440, 通過計算1440*70*360=7405, 所以8K的解析度是最低的要求;另外索尼和三星的鏡頭解析度是1920, 通過計算1920*70*360=98730, 做到10K才能滿足這個要求。

目前市面上主流VR頭顯一般是2.5K屏, 用剛剛的公式計算也是將近要一個7K的解析度才可以滿足螢幕效果。

在觀看 10K 視頻上, 我們有兩種方法, 一是動態碼流,

將各個方向的視頻畫面壓縮為 4K 畫質;二是區域渲染, 將觀眾主要觀看的區域輸出為 4K 畫質。

問:以後的產品反覆運算還會不會增加相機數量?

張聰:我們現在AURA的反覆運算, 我個人不會再去增加相機的個數。 我們剛剛講了, 我們試了太多種方案, 20目我們通過計算和無數次嘗試得出來的方案。

與OZO、Jaunt的區別

張聰:目前來講第一個, 最大的優勢就是OZO是用8個魚眼鏡頭組成的。 這樣儘管會有助於拼接, 或者減少鏡頭數量, 但是反過來影響畫質。 所以我們採用的是一個角度很小的廣角鏡頭。

我們與JAUNT最大的區別其實還是商業模型完全不一致, JAUNT不是賣相機的公司, 它是一個做內容的公司, 所以它們的相機壓根就不賣, 只會和合作方去配合做內容, 我們的相機其實是出售的,我們是一款產品的解決方案。

商業模式與營收預期:

張聰:目前主要通過相機銷售以及配套的服務收費。銷售目標,我們希望今年至少有200-300台。所以保守估計,可能有3000萬左右的營收。

目標客戶主要是2B,就像無人機行業的大疆一樣。最開始是要在不成熟的產業首先做一個非常高端的產品,然後才能不斷的把硬體給到平民使用

在現在階段,直接2C可能不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需要把我們整個B端製作的成本下降下來,效率提高下來,品質提升上來。然後慢慢的C端有接受之後,我們就能逐步做到C端。

未來發展規劃:

問:如何面對後來者或是大廠進入帶來的競爭?

張聰:我覺得當VR產業爆發的時候,大廠是一定會進入的。我們核心的是怎麼利用好目前的時間視窗積累好我們的優勢,包括我們的用戶體驗,包括我們相機的產品品質,包括我們整套的產品邏輯。

我覺得VR現在講故事的階段已經過去了,大家需要拿出來自己的產品和拿出來自己的資料來說話。

問:接下來最主要的任務是什麼?

張聰:產品反覆運算。第一代的產品肯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優化。演算法上首先拼接這是一個在學術上都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我們可能要不斷的優化演算法,能減少更多的出錯場景達到一個更小的安全距離。(完)

我們的相機其實是出售的,我們是一款產品的解決方案。

商業模式與營收預期:

張聰:目前主要通過相機銷售以及配套的服務收費。銷售目標,我們希望今年至少有200-300台。所以保守估計,可能有3000萬左右的營收。

目標客戶主要是2B,就像無人機行業的大疆一樣。最開始是要在不成熟的產業首先做一個非常高端的產品,然後才能不斷的把硬體給到平民使用

在現在階段,直接2C可能不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需要把我們整個B端製作的成本下降下來,效率提高下來,品質提升上來。然後慢慢的C端有接受之後,我們就能逐步做到C端。

未來發展規劃:

問:如何面對後來者或是大廠進入帶來的競爭?

張聰:我覺得當VR產業爆發的時候,大廠是一定會進入的。我們核心的是怎麼利用好目前的時間視窗積累好我們的優勢,包括我們的用戶體驗,包括我們相機的產品品質,包括我們整套的產品邏輯。

我覺得VR現在講故事的階段已經過去了,大家需要拿出來自己的產品和拿出來自己的資料來說話。

問:接下來最主要的任務是什麼?

張聰:產品反覆運算。第一代的產品肯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優化。演算法上首先拼接這是一個在學術上都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我們可能要不斷的優化演算法,能減少更多的出錯場景達到一個更小的安全距離。(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