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教社最新回應:新版教材不再收入《愛迪生救媽媽》等爭議文章

普大喜奔!愛迪生再也不用救媽媽了!

人教社最新回應:新版教材不再收入《愛迪生救媽媽》等爭議文章。

人民教育出版社最新回應:經核查,

該故事上個世紀80年代在國內正式出版物中已出現, 於2002年選入人教版語文教材。 關於這篇文章, 社會上有人曾對其中某些細節提出過質疑, 我們專門聽取了有關專家意見, 大家對此有不同的看法。 針對近日的爭議, 我們正在徵求更多專家意見。

中央對中小學教材建設高度重視, 教育部從2012年開始組織全國一流專家編寫了義務教育語文教材, 新版一年級教材於2016年9月替換了原人教版語文教材, 今年9月替換二年級教材, 明年後人教版所有舊版教材將全部更換為新版教材, 舊版教材不再使用。 在新版教材中, 沒有選用《愛迪生救媽媽》等有爭議的文章。

愛迪生最近咋成熱點了?原來, 問題出在一篇語文課文上,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材中的《愛迪生救媽媽》一文。

那一年, 愛迪生剛滿7歲。 媽媽得了急性闌尾炎, 需要馬上手術, 醫生環顧四周搖搖頭, 光線太暗, 沒法做手術。 突然, 愛迪生奔出大門, 捧著一面明晃晃的鏡子, 愛迪生想出了“用鏡子聚光”的辦法, 幫助媽媽順利進行手術。

這個故事假在哪裡?原來, 1847年出生的愛迪生, 7歲也就是在1854年, 而世界上第一例闌尾炎手術是1886年, 也就是說, 在愛迪生小時候, 根本還沒有闌尾炎手術。

人教社辦公室工作人員此前表示, “文章絕對不是杜撰的, 它有相應的文章來源。 ”

那麼, 來源在哪呢?

一種說法是, 這個故事來自於1940年的一部美國電影《小湯姆愛迪生》。 當然, 電影並沒有說愛迪生媽媽患了闌尾炎, 而且愛迪生在電影中的年齡也比7歲要大。

而且據一位愛迪生研究專家說, 這部電影的大部分情節都是虛構的, 也就是說這個救母的情節,

很有可能, 也是編劇想出的。 。 。

所以, 這是在說, 一部美國電影中“愛迪生救媽媽”的故事情節, 被廣泛流傳, 傳到中國後, 經過各種改編、增加情節, 成為了《愛迪生救媽媽》一文, 並作為啟迪智慧的故事, 入選了小學語文課本。

其實, 經不起推敲的“假課文”, 還有很多:

舉個例子,《地震中的父與子》中,文中說1989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沖向他7歲兒子的學校。但事實上1989年,美國洛杉磯沒有發生地震。在1994年1月17號,美國洛杉磯的確發生地震了,但地震時間是當地時間淩晨4點31分,淩晨的學校裡面不會有學生。

《華盛頓與櫻桃樹》一文中,幼年華盛頓砍倒了家裡的一棵櫻桃樹,向父親承認錯誤,並得到了原諒。但考古學家發現,華盛頓童年所住的房屋位於維吉尼亞州的拉帕漢諾克河邊的陡壁上,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裡曾種植過櫻桃樹。

《烏鴉反哺》一文中,說了老烏鴉把小烏鴉帶大,自己老了,飛不動了。兩隻小烏鴉沒有忘記老烏鴉的養育之恩,捉來蟲子給老烏鴉吃。但在生物學上已經證明,烏鴉沒有這種習性,也沒有家庭,無從反哺。

這些夾雜了謊言的經典課文,你小時候讀過嗎?話匣君覺得編書者用心許是好的,想要通過真善美的故事,塑造孩子們良好的品德與人格,可是有朝一日,當懵懂的孩童長大後,又該怎樣看待當初的謊言呢?

當然,作為承擔著教書育人重要使命的機構,與其有時間和網友、家長們論戰,倒不如發揮自身優勢,用更嚴謹的科學態度去親自考證這些“差錯”。考證下來,如果真的錯了,那就大大方方知錯就改,這樣是不是更具有教育意義呢?

舉個例子,《地震中的父與子》中,文中說1989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一位年輕的父親沖向他7歲兒子的學校。但事實上1989年,美國洛杉磯沒有發生地震。在1994年1月17號,美國洛杉磯的確發生地震了,但地震時間是當地時間淩晨4點31分,淩晨的學校裡面不會有學生。

《華盛頓與櫻桃樹》一文中,幼年華盛頓砍倒了家裡的一棵櫻桃樹,向父親承認錯誤,並得到了原諒。但考古學家發現,華盛頓童年所住的房屋位於維吉尼亞州的拉帕漢諾克河邊的陡壁上,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裡曾種植過櫻桃樹。

《烏鴉反哺》一文中,說了老烏鴉把小烏鴉帶大,自己老了,飛不動了。兩隻小烏鴉沒有忘記老烏鴉的養育之恩,捉來蟲子給老烏鴉吃。但在生物學上已經證明,烏鴉沒有這種習性,也沒有家庭,無從反哺。

這些夾雜了謊言的經典課文,你小時候讀過嗎?話匣君覺得編書者用心許是好的,想要通過真善美的故事,塑造孩子們良好的品德與人格,可是有朝一日,當懵懂的孩童長大後,又該怎樣看待當初的謊言呢?

當然,作為承擔著教書育人重要使命的機構,與其有時間和網友、家長們論戰,倒不如發揮自身優勢,用更嚴謹的科學態度去親自考證這些“差錯”。考證下來,如果真的錯了,那就大大方方知錯就改,這樣是不是更具有教育意義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