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潛力巨大!平潭謀劃會展戰略佈局 按下發展“快速鍵”

作為新興服務業, 會展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 有著巨大發展潛力。 平潭緊緊抓住開放開發進入轉型提升關鍵階段的契機, 並結合區位、政策、環境、空間等優勢, 提出清晰的發展思路, 為平潭會展產業鋪平了發展道路。

2016年中國平潭·企業家科學家創新論壇在平潭舉行(資料圖)

作為新興服務業, 會展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 有著巨大發展潛力。 而作為典型的高附加值產業, 它帶動住宿、餐飲、通訊、旅遊、購物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許多地方都把會展業當成當地經濟發展的晴雨錶和一個城市的品牌, 更有不少地方通過會展業按下發展“快速鍵”。

此次《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關於促進會展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出臺, 緊緊抓住平潭開放開發進入轉型提升關鍵階段的契機, 並結合區位、政策、環境、空間等優勢, 提出清晰的發展思路, 為平潭會展產業鋪平了發展道路。

盤算“家產” 發展優勢明顯

據統計, 截至目前, 我區統計的會展項目(包括論壇、博覽會)共計18個, 其中國家級專案7個, 省級專案7個, 區域級專案4個, 以上項目均為政府主辦, 兩岸共同家園論壇、平潭國際海島論壇、企業家科學家創新論壇等項目, 均已具備一定影響力。

雖然平潭會展業在發展中過程中, 面臨著區內尚無會展場館、配套設施不足、本地消費市場較小、周邊城市競爭激烈等問題, 但仍具有其他城市所沒有的綜合優勢。

我區將會展業作為優先發展的特色產業之一, 積極推動會展中心建設, 積極引導會展向大型化、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方向發展, 推動國際級、國家級的海洋類、旅遊類、對台交流合作類、對外開放類論壇活動落地平潭,

支持外資、台資展覽公司來嵐辦展, 為平潭發展會展業提供了基礎。

其次, 平潭綜合實驗區和自貿區擁有豐富的政策內涵, 探索依託部分創新政策來策劃生產一批特色會展項目。 例如, 通過關檢創新, 策劃舉辦進出口商品博覽會專案。

作為國際旅遊島, 豐富的旅遊資源無疑為平潭會展業發展提供得天獨厚的條件。 實際上, 會展業與旅遊業互為正外部性效應。 隨著國際旅遊島的建設和平潭旅遊品牌的建立, 旅遊業“附加值”將增強平潭會展的吸引力。 此外, 旅遊投資和旅遊項目建設, 也將為旅遊主題的會展專案落地平潭創造條件。

平潭綜合實驗區因台而設、因台而特, 是對台交流的視窗,

發展凸顯臺灣元素的特色會展業是平潭獨特的優勢, 如探索引進花卉、水果展等臺灣部分展覽專案。

此外, 平潭發展會展還擁有後發優勢。 相比福州、廈門等設施相對成熟的城市, 平潭從頂層設計出發, 在會展場館、酒店、交通、配套設施等方面能夠充分借鑒吸收其他地區經驗教訓, 從而做到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

(責編:陳楚楚、吳舟)

因地制宜 發展思路清晰

結合其他地區經驗和平潭實際狀況, 平潭會展業找到符合自身條件的發展戰略, 從發展目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方向三個方面提出清晰的思路。

明確目的才能認清重點。 平潭要建設國際旅遊島和兩岸共同家園, 必須改善人氣不足、名聲不響、產業不強的狀況,

而會展業正是人流、物流、資訊流高度密集的產業, 同時對其他產業具有非常廣泛而明顯的帶動作用。 因此, 平潭發展會展業要樹立“聚人氣、提名聲、促產業”的根本目的。

聚人氣, 即通過大量舉辦會展活動吸引島外人員到平潭消費或就業;提名聲, 即通過舉辦品牌會展提高平潭知名度;促產業, 即發揮會展作為對接和展示平臺的作用, 為平潭當地產業發展吸引資金、人才等要素。 而要實現以上三個目的, 必須重實效、重品牌。

同時, 推動會展業發展的主體不外乎市場和政府, 由此可以劃分出不同的會展業發展模式。 例如, 博鼇會展業是政府品牌專案帶動型, 廈門會展業是政府扶持市場發展型, 蘇州會展則是市場依託型。 三種模式各有其合理性,但從綜合表現來看,廈門模式無疑最佳,客觀上使得廈門會展業取得比較突出的發展成績。發展會展業的最佳模式,應該是政府和市場各自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而又相互助力的一種模式。

現階段的平潭會展業,市場主體數量小、力量弱,必須由政府承擔會展業發展的主導角色。主導作用應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集中資源打造品牌專案。重大品牌專案對地區會展業的帶動作用,從博鼇亞洲論壇可見一斑,平潭應充分汲取博鼇經驗,集全區之力打造、引進一個或者幾個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品牌項目。二是激發市場主體參與發展。單靠政府永遠無法將會展業做大做強,應借鑒廈門經驗,用政策、宣傳、招商等方式引導市場主體參與進來,在本地培育出完整的會展產業鏈條。

此外,在發展初期階段,平潭產業基礎比較薄弱,城市品牌形成尚待時日,主要推動展覽項目難度頗大,而應依託平潭優質的旅遊資源,重點拓展會議市場,同時爭取“以會帶展”。

待會展業軟硬體條件具備之時,應依託平潭特色資源策劃打造一批特色展覽。特色資源可以是平潭的優勢產業,也可以是平潭獨特的品牌地位,如依託隧道業策劃隧道設備展覽會、依託國際旅遊島策劃國際旅遊島博覽會、依託對台優勢打造臺灣水果展覽會等。

配套先行 保障體系完備

針對目前我區會展業的發展現狀,《意見》提出,要健全管理機制。成立會展業發展領導小組,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統籌協調全區會展工作,制定平潭會展業的發展戰略和總體目標,審定會展業相關政策和發展規劃等。研究設立會展發展處或會展服務中心,承擔會展業政策擬定、行業管理和具體活動協調等職能,同時負責重大展會的報批工作。

《意見》同時提出,要加大扶持力度發展會展業。設立會展業發展專項獎補資金,獎勵有突出貢獻的會展企業。落實會展企業、會展服務企業適用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商業銀行、保險、信託等金融機構,拓寬會展企業、會展服務企業的融資管道。對來平潭舉辦的國際或國家級會展項目,採取“一事一議”的辦法予以支持。

在發展會展業的過程中,還要在人才戰略上多花心思。建立會展人才評估機制和聘用體系,引進國內外會展領軍人才和優秀創業團隊。支持區內會展企業人員參加中國註冊會展經理培訓(CEM)等權威培訓。鼓勵區內會展企業與高校合作,定向培養會展專業人才。成立專門的會展業研究機構,為會展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智力支援。

此外,依託綜合實驗區和自貿區的創新政策,可以探索、策劃、生產一批特色會展項目。在這過程中,實施便利通關必不可少。這就要求運用自貿試驗區通關便利化措施,簡化展品事前通關手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建立展品出入境管理機制和展覽活動通關協調機制。引導、培育重點會展企業成為海關、檢驗檢疫高信用企業。探索展會現場服務監管模式,逐步實現展會現場各單位“資訊互通、監管互認、執法互助”。

政策扶持

支持舉辦會議

在我區舉辦100人及以上規模的會議,且參會人員在區內酒店住宿1夜以上的,按照以下標準給予主辦方相應獎勵:

住宿三星及以上級別酒店達100間夜數的,一次性給予5000元獎勵;住宿三星及以上級別酒店達500間夜數的,一次性給予3萬元獎勵;住宿三星及以上級別酒店達1000間夜數的,一次性給予7萬元獎勵。

鼓勵招攬會議

招攬區外會議在我區成功舉辦的,對招攬的單位或者個人予以獎勵,但行政事業單位及其在編人員除外。

區外參會人數達100人的會議,按區外參會人數,每人獎勵20元;區外參會人數達300人的會議,按區外參會人數,每人獎勵25元;區外參會人數達500人的會議,按區外參會人數,每人獎勵30元。招攬會議獎勵最高不超過3萬元。

支持舉辦展覽

對在我區成功舉辦2天及以上的、規模達150個標準展位的各類展會,按照每個標準展位給予800元獎勵。

鼓勵招攬展覽

招攬150個標準展位元以上規模的展會在我區成功舉辦的,對招攬的單位或者個人予以獎勵,但行政事業單位及其在編人員除外。展會規模達150個(含)標準展位的,按展位數量,每個展位獎勵100元,室外展覽面積按“室外展位實際面積×0.3”計算。

三種模式各有其合理性,但從綜合表現來看,廈門模式無疑最佳,客觀上使得廈門會展業取得比較突出的發展成績。發展會展業的最佳模式,應該是政府和市場各自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而又相互助力的一種模式。

現階段的平潭會展業,市場主體數量小、力量弱,必須由政府承擔會展業發展的主導角色。主導作用應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集中資源打造品牌專案。重大品牌專案對地區會展業的帶動作用,從博鼇亞洲論壇可見一斑,平潭應充分汲取博鼇經驗,集全區之力打造、引進一個或者幾個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品牌項目。二是激發市場主體參與發展。單靠政府永遠無法將會展業做大做強,應借鑒廈門經驗,用政策、宣傳、招商等方式引導市場主體參與進來,在本地培育出完整的會展產業鏈條。

此外,在發展初期階段,平潭產業基礎比較薄弱,城市品牌形成尚待時日,主要推動展覽項目難度頗大,而應依託平潭優質的旅遊資源,重點拓展會議市場,同時爭取“以會帶展”。

待會展業軟硬體條件具備之時,應依託平潭特色資源策劃打造一批特色展覽。特色資源可以是平潭的優勢產業,也可以是平潭獨特的品牌地位,如依託隧道業策劃隧道設備展覽會、依託國際旅遊島策劃國際旅遊島博覽會、依託對台優勢打造臺灣水果展覽會等。

配套先行 保障體系完備

針對目前我區會展業的發展現狀,《意見》提出,要健全管理機制。成立會展業發展領導小組,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統籌協調全區會展工作,制定平潭會展業的發展戰略和總體目標,審定會展業相關政策和發展規劃等。研究設立會展發展處或會展服務中心,承擔會展業政策擬定、行業管理和具體活動協調等職能,同時負責重大展會的報批工作。

《意見》同時提出,要加大扶持力度發展會展業。設立會展業發展專項獎補資金,獎勵有突出貢獻的會展企業。落實會展企業、會展服務企業適用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商業銀行、保險、信託等金融機構,拓寬會展企業、會展服務企業的融資管道。對來平潭舉辦的國際或國家級會展項目,採取“一事一議”的辦法予以支持。

在發展會展業的過程中,還要在人才戰略上多花心思。建立會展人才評估機制和聘用體系,引進國內外會展領軍人才和優秀創業團隊。支持區內會展企業人員參加中國註冊會展經理培訓(CEM)等權威培訓。鼓勵區內會展企業與高校合作,定向培養會展專業人才。成立專門的會展業研究機構,為會展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智力支援。

此外,依託綜合實驗區和自貿區的創新政策,可以探索、策劃、生產一批特色會展項目。在這過程中,實施便利通關必不可少。這就要求運用自貿試驗區通關便利化措施,簡化展品事前通關手續,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建立展品出入境管理機制和展覽活動通關協調機制。引導、培育重點會展企業成為海關、檢驗檢疫高信用企業。探索展會現場服務監管模式,逐步實現展會現場各單位“資訊互通、監管互認、執法互助”。

政策扶持

支持舉辦會議

在我區舉辦100人及以上規模的會議,且參會人員在區內酒店住宿1夜以上的,按照以下標準給予主辦方相應獎勵:

住宿三星及以上級別酒店達100間夜數的,一次性給予5000元獎勵;住宿三星及以上級別酒店達500間夜數的,一次性給予3萬元獎勵;住宿三星及以上級別酒店達1000間夜數的,一次性給予7萬元獎勵。

鼓勵招攬會議

招攬區外會議在我區成功舉辦的,對招攬的單位或者個人予以獎勵,但行政事業單位及其在編人員除外。

區外參會人數達100人的會議,按區外參會人數,每人獎勵20元;區外參會人數達300人的會議,按區外參會人數,每人獎勵25元;區外參會人數達500人的會議,按區外參會人數,每人獎勵30元。招攬會議獎勵最高不超過3萬元。

支持舉辦展覽

對在我區成功舉辦2天及以上的、規模達150個標準展位的各類展會,按照每個標準展位給予800元獎勵。

鼓勵招攬展覽

招攬150個標準展位元以上規模的展會在我區成功舉辦的,對招攬的單位或者個人予以獎勵,但行政事業單位及其在編人員除外。展會規模達150個(含)標準展位的,按展位數量,每個展位獎勵100元,室外展覽面積按“室外展位實際面積×0.3”計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