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沒錯,我就是一名抑鬱症患者”

世界衛生組織預計, 到2020年, 抑鬱症可能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病。

在全球範圍內, 每年因抑鬱症自殺死亡的人數高達100萬人。 抑鬱症的發病率是11%, 即每10個人中就可能有1個抑鬱症患者。

然而, 我們對於抑鬱症幾乎一無所知。

『01』

他說, 很感謝我的文章, 每次讀完都能給他滿滿的正能量。

我在想, 或許他是一個在感情或生活中受過傷害的人吧。

打開他的朋友圈, 全都是關於“一個人騎行”的動態。 在他的世界裡, 似乎“騎山地車”成為了他的全部。

我忍不住給他發了一條信息:你那麼孤僻, 不應該總是躲在手機裡看雞湯文, 畢竟那都是別人的故事, 你應該走出來, 演繹自己的人生。

過了幾分鐘, 他給我發了一段令我心疼的文字。 意思大概是這樣:

“你可能不知道, 我其實是一名抑鬱症患者。 因為這個病, 我失去了心愛的姑娘, 也丟掉了高薪的設計師工作,

我害怕與人交流, 也不想觸碰別人輕視的目光, 這幾年一直都是靠服藥和修佛支撐著……”

這才明白。 他對騎車的熱愛, 他對暖心文字的依賴, 以及他對我這個陌生人的信任。

對他而言, 談戀愛是一件太奢侈的事。 像他這樣, 沒有工作, 沒有堅強肩膀, 沒有穩定情緒的男人, 又有哪個姑娘願意靠近她?

我說:你是個很不錯的男孩, 等你完全康復了, 好的職業, 和好的姑娘, 都會迎風而來。

他也表示很有信心。 因為他的病也好得差不多了, 現在藥的劑量越來越少了, 已經開始慢慢與外界溝通了。

雖然不知道他與那個女孩還會不會有下文, 但我打心眼裡替他高興。 起碼, 他已經勇敢走出了自我封閉的世界。

請允許, 身在湖南的我, 向遠在雲南的他,

送上最虔誠的祝福。

『02』

其實, 我們的身邊, “隱藏”著很多抑鬱症患者。

他們害怕被人發現, 害怕失去身旁的朋友乃至愛人, 害怕被這個世界另眼相看, 於是只能選擇“躲藏”。

我想起了一個朋友的故事。

去年底, 他有了一段新戀情。 成天在朋友圈曬曬幸福,

揚言今年上半年就要結婚擺酒。

突然有一天。 他的朋友圈變得一乾二淨了。 我問他, 你怎麼了?他說, 和她分手了。

我有點不解, 兩個看上去很是般配的年輕人, 已經快到結婚的程度了, 咋說分就分了?

可他的回答震驚了我。 他氣憤地說:

你知道嗎, 他們家就是騙婚的, 我到前幾天才知道, 那個妹子曾經患過抑鬱症呢, 難怪有時感覺她怪裡怪氣的, 和這種人過一輩子, 我想起都怕。

這就是他放棄的理由?竟然把對方不願回首的過往用“騙婚”二字來詮釋, 這是多麼赤裸裸的“嫌棄”與“歧視”!

如果他真的愛她。 不應該是知道她的病情後把她的手抓得更緊嗎?不應該是看到她的脆弱後更加堅定不移地站在她身後保護她嗎?

或許不只是他吧。

大多數人都做不到接納一個抑鬱症伴侶。

他們總是習慣性地把抑鬱症患者當成“怪人”, “異類”, 甚至是“瘋子”。

可是, 人們不知道, 抑鬱症人群比任何人都渴望得到關愛, 渴望被公平對待。

正是外界異樣的眼光, 才使得他們躲在見不得光的地方, 不敢吱聲, 陰影長留。

『03』

假如你有功夫給抑鬱症患者貼這個貼那個標籤,何不多花點心思科普下這個病症。

這樣一種心理疾病,貌似人說人懂。實際上,我們或許對它一無所知。

世界衛生組織都說,每10個人裡,就可能有1個抑鬱症患者。

不是你多麼開朗活潑就不可能與這病沾邊。也不是簡單的“想開一點,沒心沒肺一點”就能輕鬆松化解這個病情。

無論是名人還是凡夫,高收入人群還是低收入人群,城市還是鄉村,孩童還是老人,都可能逃不過抑鬱症的圍追堵截。

國外有梵古、卓別林、海明威、邱吉爾等名人被抑鬱症狠狠踩在腳下不得救贖;國內有三毛、海子、顧城等文人被抑鬱症逼至絕境;現代有張國榮、李恩珠、喬任梁等明星被抑鬱症送上自殺之路……

以上患者,無不令人扼腕歎息。

抑鬱症就像一條“黑狗”一樣,咬著人不放,直到再也無力抵抗。

就像英國小說家愛葛莎在《撒旦的情歌》裡所寫:為了逃開那頭怪獸,你一直跑,一直跑,但是這樣是沒用的,你不能一直用後背對著它;你要勇敢地轉過身去,才能看清那頭怪獸的本來面目。

我想說,患上抑鬱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敢面對的心理窒礙,以及周圍人群不願接納的鄙薄眼光。

若你也是抑鬱受害者,希望你勇敢去面對,去醫治,去克服,並自信地告訴別人:沒錯,我就是抑鬱症患者,我和你一樣,也需要正常的人際關係和社交往來。

若你身邊也有抑鬱症朋友,請你善待他,理解他,尊重他,並真誠地鼓勵他:別怕,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我們都一樣,共同呼吸清甜的空氣,沐浴溫暖的陽光,邂逅午後的花香…

『03』

假如你有功夫給抑鬱症患者貼這個貼那個標籤,何不多花點心思科普下這個病症。

這樣一種心理疾病,貌似人說人懂。實際上,我們或許對它一無所知。

世界衛生組織都說,每10個人裡,就可能有1個抑鬱症患者。

不是你多麼開朗活潑就不可能與這病沾邊。也不是簡單的“想開一點,沒心沒肺一點”就能輕鬆松化解這個病情。

無論是名人還是凡夫,高收入人群還是低收入人群,城市還是鄉村,孩童還是老人,都可能逃不過抑鬱症的圍追堵截。

國外有梵古、卓別林、海明威、邱吉爾等名人被抑鬱症狠狠踩在腳下不得救贖;國內有三毛、海子、顧城等文人被抑鬱症逼至絕境;現代有張國榮、李恩珠、喬任梁等明星被抑鬱症送上自殺之路……

以上患者,無不令人扼腕歎息。

抑鬱症就像一條“黑狗”一樣,咬著人不放,直到再也無力抵抗。

就像英國小說家愛葛莎在《撒旦的情歌》裡所寫:為了逃開那頭怪獸,你一直跑,一直跑,但是這樣是沒用的,你不能一直用後背對著它;你要勇敢地轉過身去,才能看清那頭怪獸的本來面目。

我想說,患上抑鬱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敢面對的心理窒礙,以及周圍人群不願接納的鄙薄眼光。

若你也是抑鬱受害者,希望你勇敢去面對,去醫治,去克服,並自信地告訴別人:沒錯,我就是抑鬱症患者,我和你一樣,也需要正常的人際關係和社交往來。

若你身邊也有抑鬱症朋友,請你善待他,理解他,尊重他,並真誠地鼓勵他:別怕,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我們都一樣,共同呼吸清甜的空氣,沐浴溫暖的陽光,邂逅午後的花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