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圖說經典 | 《拯救大兵瑞恩》到底有多還原真實戰爭

今天是兩屆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斯的61歲生日。

這位1956年出生的演員, 主演過無數膾炙人口的佳作:

《阿甘正傳》《貓鼠遊戲》《綠裡奇跡》《費城故事》《幸福終點站》《荒島餘生》等。

上周日的圖說經典是《阿甘正傳》。

今天我再聊聊他的另一部代表作《拯救大兵瑞恩》。

簡單回顧一下劇情:

馬特·達蒙演的二戰美國傘兵瑞恩被困於敵軍後方, 他的3個兄弟全部陣亡。

美軍決定派出包括米勒上尉(漢克斯 飾)在內的8人小分隊去救他。

他們都在懷疑:8個冒險救1個, 到底值不值?

美國人為了救呆萌已經不知道花了多少億, 搭上多少條命了(《星際穿越》《火星救援》)。

新兵訓練營合影。 拍攝前, 演員們參加了一個10天的魔鬼新兵訓練營, 由影片的技術顧問代爾·戴(紅圈)訓練他們。

新兵訓練營合影。 湯姆·漢克斯為了拍《阿甘正傳》中的越戰戲, 曾受過代爾(紅圈)的訓練, 所以他是演員中唯一一個知道這個新兵訓練有多變態的人。

漢克斯(左)與代爾在片場。 新兵訓練期間, 由於訓練太艱苦, 幾乎所有演員中途都受不了了, 提議退出。

唯一反對的聲音是漢克斯。 他完全享受整個訓練過程。

作為頭號男主, 他的意見當然最重要, 於是其他演員無奈只能完成餘下的訓練。

除了高強度的訓練, 演員們的新兵訓練營還包括在潮濕泥濘的環境下露營, 只允許叫對方的角色名, 代爾罵他們所有人是“大便”(turd)。

代爾還在片中演了美軍作戰部的一名白頭發上校。 他勸馬歇爾將軍不要派小分隊營救瑞恩。

導演斯皮爾伯格(左)給馬特·達蒙(右)說戲。 達蒙是主要演員中唯一一個沒有參加新兵訓練的, 這樣好讓其他演員恨他, 進而讓他們的表演中體現出這種恨。

另外, 斯皮爾伯格選中達蒙演瑞恩, 是因為他想找一個長著典型美國臉的不知名演員。

演員愛德華·伯恩斯在片場休息。 他飾演營救隊中的一等兵理查。 萊本是八人營救隊中最後倖存的兩人之一, 另一個是下士蒂莫西。

導演斯皮爾伯格(左一)、代爾(左二)、漢克斯(右一)在德軍碉堡下。

代爾(右一)拿著對講機指向遠方, 斯皮爾伯格(左二)和漢克斯(右二)向所指方向望去。

斯皮爾伯格坐在凳子上閱讀。 《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上映, 是他在20世紀的最後一部作品。

斯皮爾伯格(中)站在水裡指揮拍攝影片開場的奧馬哈海灘激戰戲。 這場名垂影史的宏大戰爭場面花了1100萬美元拍攝。

斯皮爾伯格(左)給演員們說戲。 這場海灘激戰用了多達1000個群演, 其中一些人是愛爾蘭陸軍預備役成員。

在這些群演中, 20到30人截過肢。 劇組給他們分發假肢, 好模擬士兵肢體被炸飛的場面。

斯皮爾伯格(左)給跪在海灘上的漢克斯講戲。 海灘戲是在愛爾蘭南部的卡拉克魯海灘拍攝的, 總共拍了4周(25天)才拍完。 整部影片才拍了59天。

整場戲是按照影片中從海上搶灘登陸到沙灘上的順序逐個鏡頭拍攝的。 斯皮爾伯格聲稱沒有一個鏡頭提前畫了故事板。

斯皮爾伯格在片場。 在海灘戰中, 他親自掌鏡拍攝了許多鏡頭。

為了實現爆炸時攝影機搖晃的效果, 斯皮爾伯格把鑽頭連在攝影機側面, 需要時就啟動鑽頭。

正當他得意洋洋於自己的這一技術創新時, 劇組的照相師告訴他攝影機有搖晃鏡頭, 啪啪打臉。

斯皮爾伯格親自操作攝影機, 從後面“偷拍”士兵演員們。

拍攝爆炸和房子著火的片場。

最後一場大戰的發生地拉梅爾(Ramelle)鎮。 這個鎮是虛構的, 這場大戰也是虛構的。

整個場景是在英格蘭哈特菲爾德的一個廢棄飛機場搭建的。 士兵們英勇守護的那座橋, 建在劇組挖建的三英尺(約1米)深的運河上。

片場統帥斯皮爾伯格:我們兵分三路(腦洞臺詞)。

影片在印度被禁。 印度方面要求斯皮爾伯格刪減一些鏡頭, 斯拒絕, 決定不在印度上映。

意識到局勢的嚴重性, 印度內政部長親自看了影片, 並被打動了, 命令上映完整版。

斯皮爾伯格用手當取景框。

影片在馬來西亞同樣被禁。 因為斯皮爾伯格拒絕刪減暴力鏡頭。

這兩個戴墨鏡的我沒認出來是誰。

斯皮爾伯格(左)和漢克斯在片場。 斯皮爾伯格在本子上記著些什麼。

斯皮爾伯格(中)在片場。 斯皮爾伯格說影片是獻給他的二戰老兵父親的, 而沒想著要賺多少錢, 因為他覺得不會有太多人喜歡看這麼暴力寫實的二戰片。

後來影片的大賣讓他喜出望外。

斯皮爾伯格指揮攝影師卡明斯基拍攝。 卡明斯基把快門角度調整到90度, 來拍出更尖銳、寫實的畫面。

卡明斯基是斯皮爾伯格的御用攝影師。兩人合作的作品包括:《辛德勒的名單》《人工智慧》《林肯》《少數派報告》等。

在坦克上拍戲。片中的兩台德國虎式坦克實際上是經過改裝的俄羅斯T-34坦克。

斯皮爾伯格在片場。梅爾·吉布森和哈里森·福特都是扮演米勒上尉的人選,但最後斯皮爾伯格決定用漢克斯。

拍攝負傷的米勒上尉手槍打爆德軍虎式坦克的戲份。據說這場戲是受遊戲《使命召喚》的啟發。遊戲中角色受了致命的傷時,在死前會掏出同樣的武器朝敵人射擊。

漢克斯(左)與斯皮爾伯格在片場交流。因為在影片中的出色表現,2006年,漢克斯被選為美國陸軍突擊隊名人堂榮譽成員。

最後來一張士兵演員們的合照吧。感謝他們為我們帶來這樣一部還原真實戰爭的電影。

和平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看這篇還不過癮,就再看一篇吧。

來拍出更尖銳、寫實的畫面。

卡明斯基是斯皮爾伯格的御用攝影師。兩人合作的作品包括:《辛德勒的名單》《人工智慧》《林肯》《少數派報告》等。

在坦克上拍戲。片中的兩台德國虎式坦克實際上是經過改裝的俄羅斯T-34坦克。

斯皮爾伯格在片場。梅爾·吉布森和哈里森·福特都是扮演米勒上尉的人選,但最後斯皮爾伯格決定用漢克斯。

拍攝負傷的米勒上尉手槍打爆德軍虎式坦克的戲份。據說這場戲是受遊戲《使命召喚》的啟發。遊戲中角色受了致命的傷時,在死前會掏出同樣的武器朝敵人射擊。

漢克斯(左)與斯皮爾伯格在片場交流。因為在影片中的出色表現,2006年,漢克斯被選為美國陸軍突擊隊名人堂榮譽成員。

最後來一張士兵演員們的合照吧。感謝他們為我們帶來這樣一部還原真實戰爭的電影。

和平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看這篇還不過癮,就再看一篇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