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民隨筆 | 鎧甲男兒有血性

沈月明/文

今天讀到記者寫的一篇稿子, 關於幾位80後90後年輕人, 復活中國古代鎧甲, 並破天荒去歐洲參加國際全甲格鬥大賽的故事。

雖然只是7個年輕人, 而且他們歷史性的首戰以完敗告終, 但其中一位小夥子陸奇說, 當他舉著中國國旗走進賽場, 全場為之歡呼, 頓覺熱血噴湧、使命重大, 這種感覺讓他久久難忘。 而我想, 這就是中國男兒的血性吧。 在“七七事變”爆發80周年之際, 讀到這樣的新聞, 心中有別樣的感觸。

這確實是非常小眾的一群人。 現在很多80後90後00後, 在網上扮演武士殺得天昏地暗, 視死如歸, 但在現實生活中, 幾乎沒有人願意去嘗試做一個真正的武士。 但陸奇、高鵬、徐國驥們去做了。 他們成立了一個俱樂部, 並且參照博物館中明代鎧甲的樣式定制了重達百斤的全身鐵甲, 然後定期進行訓練。 雖然這只是非常小眾的個人愛好, 但當他們決定去歐洲參加中世紀格鬥世錦賽時,

他們發現幾個人的愛好和行動, 不僅僅在於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某種意義上也肩負了國家的榮譽。

我特別感興趣的是, 這幾個小夥子, 在生活中都是普普通通的人。 陸奇是幼稚園老師, 高鵬在遊戲公司工作, 徐國驥是一名制甲匠。 但他們有開放且新潮的生活理念, 他們敢於創新敢於嘗試, 而且他們內心也有對中國傳統文化對國家的感情和責任。 最重要的是, 作為獨生子女一代、“溫室”裡成長的一代, 他們身上仍然展現出青年男兒的堅韌和勇氣, 不畏困難失敗, 一往無前。

之所以覺得這些青年男兒身上的尚武精神特別可貴, 是聯想到最近網路上的一些議論:如果在這個時候爆發戰爭,

我們的年輕一代, 是否來之能戰, 戰之能勝, 是否有投筆從戎、殺敵報國的勇氣和責任?

有些時候, 我們會覺得這樣的想像或憂慮太遙遠。 但居安而思危, 在“七七事變”爆發80周年之際, 在國際局勢時有危機的時刻, 這樣的思考、這樣的準備, 是非常必要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