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師職稱,耽誤了多少老師,非改不可!

教師職稱讓老師們痛心疾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個。 其原因有三:一是教育問題最為突出;二是教師群體最為龐大;三是教師職稱病入膏肓。

職稱評審最初的想法是, 界定教師專業水準, 衡量老師教學能力, 然後子丑寅卯給他一個職稱, 讓職稱與薪資掛鉤, 以此決定教師的待遇和收入。

職稱該不該與薪資掛鉤?師享互聯小編認為這個問法有問題。 一個老師的薪資當然應該與他的專業水準和教學能力相匹配。 也就是說, 職稱評審本身並沒有錯, 薪資向專業水準高的、工作能力強的人傾斜, 這也是合情合理的。

現行職稱評定之所以廣為詬病。 師享互聯小編認為其一是評審方式不專業, 行政權力影響過大, 結果就是催生腐敗, 為官員謀福利;其二是評審標準有問題, 不能真實反映教師的專業水準與工作能力, 結果就是鼓勵造假, 為投機鑽營者製造條件,

人為製造不公;三是評審限額有缺陷, 導致諸多矛盾產生, 結果就是泯滅人性, 讓老師爭得頭破血流, 貶低了教師的人格尊嚴。

可以說, 職稱評審, 已經成為教育界的一大頑疾, 成為很多老師的噩夢, 更要命的是, 噩夢醒來不是早晨, 噩夢醒來還是噩夢。

教師職稱評審至少有三痛。

第一痛是無力。

因為一個職稱接著一個職稱, 一個條件接著一個條件等著老師去攻克, 好像奧特曼打小怪獸, 小怪獸不斷升級, 沒完沒了。

如果沒有人為因素, 任意一個職稱評定都要經歷以下陣痛。 首先是職稱硬杠子, 比如職稱的年限, 你要慢慢熬。 再就是其他硬體, 都很難獲取。 比如高級職稱要市級優秀, 但每年學校的優秀名額是限定的。 就算你優秀了, 也未必輪到你。

再來說論文。 就算你發在核心期刊, 也沒有卵用, 還要市里鑒定, 沒經過老人家的法眼, 你的論文就過不了關。 也許老人家自己從來沒發過核心期刊, 你讓老人家心裡怎麼想。 憑什麼就他能發?這中間有沒有貓膩?這樣一想,

你就兇險了。

再就是教學成績, 這原本是最要較真的一項條件。 但各個學校不一樣, 班級不一樣, 學生層次不一樣, 所以很難認定, 其結果就是形同虛設。

現在好了, 你多年媳婦熬成婆了, 資格有了, 優秀拿到了, 論文買來了, 成績OK了, 學校也送上去了。 但突然間高級指標沒有了。 這就像你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 經過了火焰山和盤絲洞, 終於來到西天, 氣還沒來得及喘一口, 突然間被佛祖告知真經是限量版, 早已經取完了。

第二痛是荒唐。

教師是幹什麼的?韓愈說, 師者, 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老師存在的唯一價值、終極價值就是教書育人。 但在職稱評審中, 教書不重要, 育人也不重要。 這兩者加在一起也不如論文和年限重要。 但一個人的教書育人的能力並不與時間成正比, 也與一個人的寫作關係不大。 連孔夫子也主張述而不作。

照理說, 教師與學生打交道, 評價教師, 最有說服力的當然是教育的對象學生, 但在職稱評審中, 學評可有可無。 其次, 最核心的就是教書育人的成效, 也就是教學實績。 但在職稱評審中,教學實績最沒有區分度,因為學校不一樣,班級不一樣,根本沒有可比性。所以最後衡量老師學業水準和教學能力的,只有論文和榮譽等硬性的指標,而與教育品質無關。

既然職稱評定不是依據教學品質,那麼教師是頭懸樑錐刺股的追求教育品質,還是挖空心思按圖索驥去搞論文、搞榮譽呢?道理很簡單,有投機必然有人取巧。一些教師狼奔豕突,花錢買“論文”、找人拿“榮譽”,這一方面造成了教育品質的不斷下降,另一方面也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還有道德水準的每況愈下。

第三痛是不公。

這些不公體現在職稱評審的各個階段。

評審前不公,政府主導指標,僧多粥少,資源的短缺必然產生高昂的社會成本,進而使得個人付出巨大代價。這個代價是什麼,你懂的。這既助推了有關部門的腐敗,也扭曲了老師的心靈。

評審中不公,就算你所有條件具備了,名額也不缺,但還有現場考核關。這時候你就懂得了一句話的厲害,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評審後不公,這是最要命的。不少人高級職稱評上之後,就像領導到站了,儘量少上課不上課,或者打雜,有時間含飴弄孫,反正錢少不了。有的更進一步,成為特級正高,在天上飛來飛去,各地傳經送寶,鑽頭覓縫地撈錢,何曾有時間去研究課堂,研究教學?這樣的高職稱對教育何益,對學生何益?

職稱有低中高之分,待遇也就有低中高之分,人就這樣分成了三六九等。不但同工不同酬,同質不同酬,甚至優質低酬,而且收入差距太大,高級與低級甚至相差一倍多,這還不包括區域不同和城鄉不同。

————————————————

————————————————

優質文章推薦:

教師變身“教育公務員”工資待遇將提升多少?

教師子女說:“我為什麼不報師範”

一線老師呼籲:教師編制不應取消!

最近,為何中小學老師對“教師編制”憂心忡忡?

當教育無法吸引優秀教師,誰該反思?

但在職稱評審中,教學實績最沒有區分度,因為學校不一樣,班級不一樣,根本沒有可比性。所以最後衡量老師學業水準和教學能力的,只有論文和榮譽等硬性的指標,而與教育品質無關。

既然職稱評定不是依據教學品質,那麼教師是頭懸樑錐刺股的追求教育品質,還是挖空心思按圖索驥去搞論文、搞榮譽呢?道理很簡單,有投機必然有人取巧。一些教師狼奔豕突,花錢買“論文”、找人拿“榮譽”,這一方面造成了教育品質的不斷下降,另一方面也造成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還有道德水準的每況愈下。

第三痛是不公。

這些不公體現在職稱評審的各個階段。

評審前不公,政府主導指標,僧多粥少,資源的短缺必然產生高昂的社會成本,進而使得個人付出巨大代價。這個代價是什麼,你懂的。這既助推了有關部門的腐敗,也扭曲了老師的心靈。

評審中不公,就算你所有條件具備了,名額也不缺,但還有現場考核關。這時候你就懂得了一句話的厲害,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評審後不公,這是最要命的。不少人高級職稱評上之後,就像領導到站了,儘量少上課不上課,或者打雜,有時間含飴弄孫,反正錢少不了。有的更進一步,成為特級正高,在天上飛來飛去,各地傳經送寶,鑽頭覓縫地撈錢,何曾有時間去研究課堂,研究教學?這樣的高職稱對教育何益,對學生何益?

職稱有低中高之分,待遇也就有低中高之分,人就這樣分成了三六九等。不但同工不同酬,同質不同酬,甚至優質低酬,而且收入差距太大,高級與低級甚至相差一倍多,這還不包括區域不同和城鄉不同。

————————————————

————————————————

優質文章推薦:

教師變身“教育公務員”工資待遇將提升多少?

教師子女說:“我為什麼不報師範”

一線老師呼籲:教師編制不應取消!

最近,為何中小學老師對“教師編制”憂心忡忡?

當教育無法吸引優秀教師,誰該反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