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更有效的連結海外的美食與人,“日本美食Japan Foodie”不止想做日本版大眾點評

在日本, 除了萌物經濟、動漫經濟以及新貴貓咪經濟之外, 擁有著"壽司之神"、無數甜品和全世界最多米其林餐廳的日本無疑是美食經濟海外延伸的最佳場所。

但對於遊客來說, 如何在茫茫餐廳中有效觸達自己想要的餐廳?如何能在門庭若市的星級餐廳預訂到合適的位置?如何能實現更便捷的支付和更優惠的價格?大眾點評能一定程度的解決"想吃啥"的問題, 但以遊客為主的UGC模式能獲取到海外有價值的SKU太少, 即使選擇到了想要吃到的餐廳, 也很可能遇到講不通、訂不上、甚至在支付上遇到障礙的問題。

而36氪近期接觸到的日本美食Japan Foodie (以下簡稱日本美食)正是一款針對訪日遊客的餐廳預訂APP, 並希望利用店面QR碼的支付系統來打破日本現金支付的障礙, 打通從選餐廳-訂餐廳-用餐-支付的整個鏈條。

對於日本美食Japan Foodie來說, 創始人董路20歲開始東渡日本以及連續創業的經歷都給予團隊了豐富的本地資源。 管道資源上, 日本美食已經於市場上90%以上的預定系統服務商打通服務, 能覆蓋10000+SKU。 但董路表示日本美食想精專在"小而美"的日本當地美食上, 現在APP上有700+家經過PGC篩選出來的精選餐廳, 計畫在7月份在餐廳數量上會有一次大規模的提升。

對於追求"精而美"的日本美食來說, 好用的餐廳發現和餐廳預訂需要的是餐廳的"質"與"量"。

發展質是第一階段也是核心調性, 在這個階段日本美食希望利用內部和外包的PGC內容來篩選出更優質的餐廳並獲取核心用戶;而想要實現更規模化的增長, 日本美食還是需要依賴UGC的內容來實現版圖的擴張。 這個過程中, 日本美食希望通過設置點評門檻(區別於大眾點評開放式的評論)來保障資訊的有效性。

自上線7個月以來, 美食林在自然生長的狀態下已經獲取了2萬+用戶, 但目前90%都來自大眾點評等協力廠商合作商, 目前一個月訂單量有幾千單, GMV有數千萬日元。

盈利模式上, 日本美食希望通過餐廳與結算系統的銷售分成來實現獲利, 未來流量起來之後, 再去考慮其他的變現方式。

在我看來, "吃"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卻是永恆的增長點。 作為實體經濟下堅挺的增長點, 消費升級+旅遊市場帶動了更大的增長空間, 而2020年東京奧運會, 也為日本的旅遊業和餐飲業帶來了更多的利好資訊。 作為競品的日本本土軟體Tabelog有著極高的用戶口碑, 但缺少針對遊客的海外基因;月活超過2.5億大眾點評的精力還在UGC的生產力上,

缺少海外管道的拓展需要通過協力廠商實現餐廳預定和美食的落地品嘗。

在這個賽道裡, 想要成為下一個大眾點評沒那麼容易, 但是具有國際化基因以及資源聚合能力的日本美食卻可以在中國的O2O,OTA平臺與日本的美食媒體、餐廳預訂系統之間做一個建立在美食嚮導、餐廳預訂以及移動支付三大功能之上的強聚合。

團隊方面, 創始人董路20歲東渡日本, 作為連續創業者曾創辦過亞洲第一家網上襯衫定製品牌Beyond Tailors、還有內衣品牌La Miu 蘭繆(已實現融資30億日元), 在電商經營上有豐富的經驗。 聯合創始人平澤和夫在餐飲媒體行業有28年從業經驗, 有豐富的餐飲市場的資源。

日本美食Japan Foodie在6月20號完成了1.3億日元(超過780萬元)的Pre-A融資, 此前曾獲得過日本資方的5000萬日元(超過300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