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50年經驗|王鑫山按摩面部美容的經驗

王鑫山老師現年逾八旬, 從事推拿按摩臨床五十餘年, 有非常豐富的經驗。 尤其是其自創的循經穴位按摩美容法, 不僅可以促使面部皮膚營養得以改善, 及時去除衰老萎縮的細胞。

增加皮膚的光澤和肌肉的彈性, 進而延展和消除晦暗與皺紋, 達到康復面容的目的, 而且由於面部與機體的統一性, 面部按摩手法產生的效益還可以影響整個機體, 幫助防治機體的某些疾病。 現將其主要經驗介紹如下。

一、繼承傳統有所創新

中醫美容是我國當代美容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它隨著中醫學的發展而發展。 《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理論的源泉, 也為中醫美容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此後通過歷代醫家的不斷完善和發展, 其理論更加充實, 方法和手段也更加豐富多彩。

從中藥美容、食膳美容、針灸美容、推拿美容、氣功美容等多種美容方法上,

及大量美容藥方和中藥化妝品的製作方法中不難看出, 大量古籍所載中醫美容都有深厚的中醫理論基礎, 自《內經》以來代代相繼, 一脈相承, 為現代中醫美容的發展開創了良好的歷史先河。

王鑫山老先生認為:循經穴位美容法屬於中醫推拿美容的範疇, 和其他面部按摩美容一樣, 是在中國傳統美容學理論的指導下對人體實施治療或保健的方法。

廣義地說, 容貌美是構成人體形體美的重要組成部分, 過去人們對美容追求的本意僅僅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裸露肌體、免遭風霜、雨雪、寒熱等自然因素的侵襲。

而至今日, 美容已形成了一種豐富而獨特的學問, 不僅包括美容的基本方法, 局部的美容技巧, 而且還包括了護膚品、化妝品的種類、質地、色彩搭配等一系列知識,

涉及多個領域的內容。

所以中醫美容是建立在對人體美的維護和塑造上儘量求得自然美、本質美的, 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觀念, 也要隨著時代特徵而發展。

二、整體觀念辨證論治

中醫認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在這一整體觀的指導下, 中醫按摩美容把面部損容性疾病的產生主要歸結於臟腑機能的紊亂、氣血陰陽的失調、六淫致病因素的侵襲、情志過極的影響等多種因素。

治療操作也應進行整體調節, 不僅包括面部的操作, 也包括全身的操作手法, 這樣才能使損容性疾病得到治療和糾正, 從而達到美容的目的。

同樣這種調節也和中醫臨床各科一樣, 強調辨證論治。

在治療的始終要充分體現辨證求因, 審因論治、依法統方的辨證施治原則。

例如, 粉刺的辨證論治, 就有血熱偏盛、肺胃合熱、外感風熱、氣血凝滯和血鬱痰結等不同的病因病機, 其治病方法就有清肺散熱、健脾化濕、活血化瘀、消痰軟堅等不同方法。

這些原則不僅指導用藥的組方遣方, 同時指導著按摩手法的操作運用和部位穴位的辨證選用。

三、調整臟腑注重氣血

祖國醫學認為頭面部皮膚的色澤變化、皮膚的功能狀態和臟腑功能有著密切的關係。

正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諸陽之會, 皆在於面……十二經脈, 三百六十五絡, 其血氣皆上注於面而走空竅。 ”

因此《難經•六十一難》又有“望而知之者, 望其五色, 以知其病……病在何臟腑也”之說。

王老先生認為:一方面可以從面色方面作為診斷疾病的依據。

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對面部許多經絡穴位的刺激, 疏通阻塞, 增加精氣的供給, 對面部起到美容的作用, 而且可以調節局部和全身陰陽平衡, 從而達到保健治療作用。

根據《靈樞•五色》和《素問•刺熱篇》中有關面部相關部位歸屬於五臟的內容, 王老先生認為面部也存在一個全身臟腑的反射區, 可概括為:

顏面全息鼻中肝, 肺與心肺屬眼間, 顴下大腸和外腎, 額內小腸斜上膽, 人中子宮外膀胱, 兩頰膝髕口旁股, 下頜亦腎耳前肩。

操作時, 可以先用點壓法點壓以上反射區, 促使氣血運行通暢, 則面部得以榮潤。

四、運用介質增加效果

介質是指在推拿時, 為了減少對皮膚的摩擦損傷, 或者為了輔助某些藥物發揮作用,可在推拿部位的皮膚上塗些液體、膏劑或灑些粉末,此統稱為推拿介質。

王老先生所運用的介質是自製藥膏,它是以七白膏加減並配在鮮果汁中而成的。

此方出自《太平聖惠方》,藥用白芷、白蘞、白術、生白附子、白茯苓、白芨、細辛及雞子白組成。

方中白術為君,補益脾胃,滋養後天,使氣血生化有源,能治脾胃虛弱、肌膚失養導致的面色晦暗,正如《藥性論》所載:“主面光悅,駐顏去黯”為增白的要藥。

白茯苓助白術健脾益氣為臣;白芷和細辛祛風燥濕防黯,白芨補肺益皮毛,白蘞斂瘡生肌,此4藥相須而用,是斂瘡生肌的要藥,可防治瘡癤等多種皮膚疾患,以上4藥佐助君臣共防各種皮膚疾患和面色黧黑,是佐藥。

生白附子引藥上行;雞子白黏合諸藥。加鮮果汁,如櫻桃汁、黃瓜汁等共為賦形劑,補氣血,促滋養,悅顏色,共為使藥。

此方在調理肌膚增白的同時,也對面部瑕疵起遮掩作用。

五、手法獨特運用靈活

循經穴位美容按摩是以祖國醫學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採用各種推拿手法,作用於人體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激發經絡氣血的功能,達到扶正祛邪、調和臟腑,維護身體健康,皮膚細膩,形體優美的一種推拿方法。

主要特點簡便易行,通過推拿手法作用的刺激,調整人體生理功能,起到美容效果,並使保健與美容融為一體。

操作常採用仰臥位元,操作程式如下:

1 先從脾胃開始:中指指腹左右各旋轉按揉數十次。

2 中指指腹滑到迎香穴按揉數次。

3 經鼻翼中指按揉兩側睛明穴,以酸脹為佳,並用中指指腹輕柔向上挑起。

4 雙拇指分別按兩側眼球數次。

5 繼而拇指偏峰分別從兩側睛明推上、下眼眶至瞳子髎。

6 雙手中指交替直推前額,即從印堂直推至前髮際神庭穴並按揉數次。

7 至兩側太陽穴經頭維穴至太陽穴反復按揉,有深透為度。

8 雙手拇、食二指撚捏法從印堂、前額中央至兩側太陽穴,並經兩側眼眶攢竹、魚腰、絲竹空再至兩側太陽穴。

9 雙手中指向上按揉瞳子髎數次,可防止眼角皺紋老化。

10 以雙手食、中指掌面輕輕彈叩印堂穴至兩側太陽穴。

11 雙手拇指交替揉按前額,即從印堂直揉至前髮際神庭穴,直至百會穴、四神聰、承靈穴。

12 雙手食、中指經額推向兩側面頰、橋弓穴,至肩井穴為止,反復數次。

13 雙拇指從山根至迎香分推鼻翼至顴髎數次。

14 雙拇指沿口唇周圍分推人中、大迎、頰車。

15 中指點揉地倉穴,使口腔內有津液滲出為度。

16 雙拇、食指分別分推承漿穴。

17 雙手四指輕啄前額、面頰部數次,可防止粉刺痤瘡。

18 以雙手食、中指夾住雙耳廓上下揉搓數次。

19 兩手拇、食指揉撚雙耳。

20 兩中指托揉兩側風池。

21 雙手大魚際抹前額、面頰,護理全面部。

22 雙手四指輕叩前額、顳部及面頰部結束。

六、辨病辨證加減

在頭部諸多的反射區中,刺激不同反射區可有不同的治療效果,臨床操作時可隨病隨證加減:

如刺激膀胱區可改善肥胖體質,治療皮膚過敏,以及雀斑等症。

刺激腎區可改善瘦型體質,改善過敏,並可預防痤瘡。

刺激肝區可改善晦暗膚色。

刺激小腸、大腸區可治療皮疹和皮膚過敏,改善面色無華。

刺激胃區可防治皮疹,改善面部膚色。

刺激三焦區,可防治一切皮膚疾患等。

或者為了輔助某些藥物發揮作用,可在推拿部位的皮膚上塗些液體、膏劑或灑些粉末,此統稱為推拿介質。

王老先生所運用的介質是自製藥膏,它是以七白膏加減並配在鮮果汁中而成的。

此方出自《太平聖惠方》,藥用白芷、白蘞、白術、生白附子、白茯苓、白芨、細辛及雞子白組成。

方中白術為君,補益脾胃,滋養後天,使氣血生化有源,能治脾胃虛弱、肌膚失養導致的面色晦暗,正如《藥性論》所載:“主面光悅,駐顏去黯”為增白的要藥。

白茯苓助白術健脾益氣為臣;白芷和細辛祛風燥濕防黯,白芨補肺益皮毛,白蘞斂瘡生肌,此4藥相須而用,是斂瘡生肌的要藥,可防治瘡癤等多種皮膚疾患,以上4藥佐助君臣共防各種皮膚疾患和面色黧黑,是佐藥。

生白附子引藥上行;雞子白黏合諸藥。加鮮果汁,如櫻桃汁、黃瓜汁等共為賦形劑,補氣血,促滋養,悅顏色,共為使藥。

此方在調理肌膚增白的同時,也對面部瑕疵起遮掩作用。

五、手法獨特運用靈活

循經穴位美容按摩是以祖國醫學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採用各種推拿手法,作用於人體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激發經絡氣血的功能,達到扶正祛邪、調和臟腑,維護身體健康,皮膚細膩,形體優美的一種推拿方法。

主要特點簡便易行,通過推拿手法作用的刺激,調整人體生理功能,起到美容效果,並使保健與美容融為一體。

操作常採用仰臥位元,操作程式如下:

1 先從脾胃開始:中指指腹左右各旋轉按揉數十次。

2 中指指腹滑到迎香穴按揉數次。

3 經鼻翼中指按揉兩側睛明穴,以酸脹為佳,並用中指指腹輕柔向上挑起。

4 雙拇指分別按兩側眼球數次。

5 繼而拇指偏峰分別從兩側睛明推上、下眼眶至瞳子髎。

6 雙手中指交替直推前額,即從印堂直推至前髮際神庭穴並按揉數次。

7 至兩側太陽穴經頭維穴至太陽穴反復按揉,有深透為度。

8 雙手拇、食二指撚捏法從印堂、前額中央至兩側太陽穴,並經兩側眼眶攢竹、魚腰、絲竹空再至兩側太陽穴。

9 雙手中指向上按揉瞳子髎數次,可防止眼角皺紋老化。

10 以雙手食、中指掌面輕輕彈叩印堂穴至兩側太陽穴。

11 雙手拇指交替揉按前額,即從印堂直揉至前髮際神庭穴,直至百會穴、四神聰、承靈穴。

12 雙手食、中指經額推向兩側面頰、橋弓穴,至肩井穴為止,反復數次。

13 雙拇指從山根至迎香分推鼻翼至顴髎數次。

14 雙拇指沿口唇周圍分推人中、大迎、頰車。

15 中指點揉地倉穴,使口腔內有津液滲出為度。

16 雙拇、食指分別分推承漿穴。

17 雙手四指輕啄前額、面頰部數次,可防止粉刺痤瘡。

18 以雙手食、中指夾住雙耳廓上下揉搓數次。

19 兩手拇、食指揉撚雙耳。

20 兩中指托揉兩側風池。

21 雙手大魚際抹前額、面頰,護理全面部。

22 雙手四指輕叩前額、顳部及面頰部結束。

六、辨病辨證加減

在頭部諸多的反射區中,刺激不同反射區可有不同的治療效果,臨床操作時可隨病隨證加減:

如刺激膀胱區可改善肥胖體質,治療皮膚過敏,以及雀斑等症。

刺激腎區可改善瘦型體質,改善過敏,並可預防痤瘡。

刺激肝區可改善晦暗膚色。

刺激小腸、大腸區可治療皮疹和皮膚過敏,改善面色無華。

刺激胃區可防治皮疹,改善面部膚色。

刺激三焦區,可防治一切皮膚疾患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