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二維碼“圍城”:個性二維碼勾起人們掃碼衝動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景毅葛欣鵬 實習生 丁世娟

深諳大眾心理的商家設計出形狀更加多樣、色彩更加絢麗的二維碼吸引眼球,盡可能多地勾起人們的探知欲和好奇心。 面對形形色色的二維碼圍城,更多時候你已不知不覺掏出手機、對準了螢幕中的小方框。

掃碼支付已經相當普遍。

“我們被二維碼包圍了”

工作日的早上8點,家住福林苑社區的小朱準時走出家門,她的包裡裝了一張身份證、一點零食、一包紙巾和一部手機,“應付一天的工作生活,這些東西足夠了。 ”

“還是老規矩?”社區門口早餐點的攤主熱情地向小朱打招呼,一根油條一個茶葉蛋一杯豆漿,6元錢早餐,用手機對著已經被油浸透的二維碼紙板一掃,搞定。

8點20分,小朱來到海爾路地鐵站,手機對著售票機一掃,購買了一張地鐵票。

一天下來,小朱至少掃了七八次二維碼。

便捷的讀取方式、海量的資訊存儲讓二維碼迅速成為連結互聯網與現實生活的入口。

二維碼真的已經無處不在。 “一宿不管,車站、燈杆上貼的淨是些帶著黑塊塊的廣告。 ”南京路與江西路路口,56歲的環衛工李大姐正蹲著清理粘在地磚上的小廣告,她所說的小黑塊就是二維碼。 李大姐說,每天上午七八點鐘就有專門的環衛人員清理這些小廣告,其中多數都帶有二維碼,李大姐也時常看到在車站等車的人用手機掃碼。

記者注意到,儘管有專人清理,還是有些“漏網”的小廣告。 在閩江路附近的一根燈杆上,一張“溫馨提示”海報的左上角就放著一個碩大的二維碼,不過再往下看,這張“公益”海報其實是個無抵押貸款的廣告。

除了廣告,掃碼支付更是已經滲透到商業的各個角落。

在新貴都集貿市場,偌大的市場裡幾乎所有的攤位上都擺放著一到兩張二維碼標牌。

張師傅告訴記者,現在10個顧客裡得有6個用手機掃碼支付,占了多數,剩下的基本都是老年人或者路過過來買菜的。 “這樣我們也方便了,不用準備那麼多零錢,每天賣了多少貨,打開手機一看就有數了。 ”

對於掃碼支付安全問題,張師傅說這個市場的顧客多數都是附近住戶,市場上的攤位也都比較固定,常年就這些人,顧客和商販相互之間都比較熟悉,從未出現過什麼不好的情況。 “流動攤位就不好說了,反正我是不敢隨便掃陌生人的二維碼。 ”

近四成線民稱有掃碼習慣

2012年上半年,中國線民突破了5.38億,手機也超越電腦開始成為中國人上網的第一終端。

在用戶消費觀念的轉變和互聯網巨頭們的推動下,無處不在又無所不能的二維碼就跟當時的《最炫民族風》一樣,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以各種形式進入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而越來越多的人也漸漸喜歡掃碼,有媒體報導稱,見碼就掃正與朋友圈曬娃、刷屏等行為一起構成七大手機使用習慣。

在“第一調查網”網站一份有關掃碼的問卷調查中,968名受訪者中,有過掃描二維碼經歷的占到94.8%;對於街頭或者陌生人展示的二維碼,會考慮掃的占20.9%,不會掃的占45.8%;對於是否會為了蠅頭小利而去掃碼的問題,19.4%選擇會,51.4%的人選擇不會。

考慮到網路調查的局限性,記者又連續兩天在島城街頭對50名行人進行了隨機採訪。

結果有超過40名被採訪者表示曾經掃描過二維碼,而這其中有10人左右表示幾乎每天都會掃碼。

此前中央網信辦發佈的《公眾網路安全意識調查報告》顯示,36.96%的被調查線民的選擇是“經常掃,不考慮是否安全”,其中青少年的這一比例達到40.3%。

小董說,這主要是因為掃碼方便,而且想看看這黑白相間的方塊背後有什麼東西,如果是自己喜歡的就保留下來,如果沒意思就順手刪掉,也沒有什麼損失。

緊隨人性的二維碼“變異”

而美國CBM在調查使用者掃描二維碼的心理動機時發現,93%的智慧手機客戶知道二維碼,而且在這其中,男性的認知度要略高於女性,其中46%的使用者掃描二維碼的原因只是單純的好奇,這甚至超過了用戶對獲取資訊和購物優惠的比例。

知乎上“二維碼為什麼會讓人有掃的衝動”引來了幾千人的關注。

“其實就是利用了人性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再夾雜一些功利和虛榮心”,專做二維碼設計的草料公司創始人老蔣的回答獲得了幾百個贊,“二維碼有一定的不可預見性,在掃之前一般不知道是什麼”。

在二維碼剛開始推廣時,只是抓住了人們的好奇心,有人認為黑白相間、形似迷宮的二維碼像極了中國古代篆刻的印章,想讓人看清到底寫了些什麼。

漸漸的,他們發現,原始黑白格子的二維碼吸引力很弱,年輕化的消費受眾更喜歡嘗鮮,於是更多的設計公司在外觀上做改變,甚至研究出了色彩繽紛法、局部遮擋法、環境嫁接法、遮擋互動法等八大絕招。

於是二維碼的形式更加多變。它們會配合生活場景、遊戲場景組成具有活動性、趣味性的二維碼,不再是簡單的黑白方塊,可以成為一隻兔子或一把吉他;它們會與物品結合,出現在蛋糕、比薩餅、樓房、皮影戲及任何一個你想像不到的地方;它們可以與廣告海報元素巧妙結合,覆蓋在一個美女內衣廣告上,巧妙調動人們的好奇心……

再加上“千萬別掃這個二維碼”“一碼不掃,何以掃天下”“掃了不後悔,不掃包後悔”“二維碼掃描,預訂更優惠,快速掃出優惠來”等這些誘導性的語言,配合商家推出的禮品獎勵等,便可以輕鬆抓住人們的眼球。

久而久之,龐大的掃碼族出現了。“明知道是廣告也想掃一掃,一碼不掃就生怕錯過了什麼”,有人在知乎中回答,“掃碼純粹是被培養出來的強迫症”。

採訪中,不少人都有這樣一種觀點,以二維碼為互聯網入口已是大勢所趨,但由於門檻太低,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導致大家想掃而不敢掃,在源頭監管尚不到位的情況下,二維碼的發佈管道就成為了用戶鑒別二維碼安全性的關鍵。

[編輯: 張珍珍]

知乎上“二維碼為什麼會讓人有掃的衝動”引來了幾千人的關注。

“其實就是利用了人性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再夾雜一些功利和虛榮心”,專做二維碼設計的草料公司創始人老蔣的回答獲得了幾百個贊,“二維碼有一定的不可預見性,在掃之前一般不知道是什麼”。

在二維碼剛開始推廣時,只是抓住了人們的好奇心,有人認為黑白相間、形似迷宮的二維碼像極了中國古代篆刻的印章,想讓人看清到底寫了些什麼。

漸漸的,他們發現,原始黑白格子的二維碼吸引力很弱,年輕化的消費受眾更喜歡嘗鮮,於是更多的設計公司在外觀上做改變,甚至研究出了色彩繽紛法、局部遮擋法、環境嫁接法、遮擋互動法等八大絕招。

於是二維碼的形式更加多變。它們會配合生活場景、遊戲場景組成具有活動性、趣味性的二維碼,不再是簡單的黑白方塊,可以成為一隻兔子或一把吉他;它們會與物品結合,出現在蛋糕、比薩餅、樓房、皮影戲及任何一個你想像不到的地方;它們可以與廣告海報元素巧妙結合,覆蓋在一個美女內衣廣告上,巧妙調動人們的好奇心……

再加上“千萬別掃這個二維碼”“一碼不掃,何以掃天下”“掃了不後悔,不掃包後悔”“二維碼掃描,預訂更優惠,快速掃出優惠來”等這些誘導性的語言,配合商家推出的禮品獎勵等,便可以輕鬆抓住人們的眼球。

久而久之,龐大的掃碼族出現了。“明知道是廣告也想掃一掃,一碼不掃就生怕錯過了什麼”,有人在知乎中回答,“掃碼純粹是被培養出來的強迫症”。

採訪中,不少人都有這樣一種觀點,以二維碼為互聯網入口已是大勢所趨,但由於門檻太低,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導致大家想掃而不敢掃,在源頭監管尚不到位的情況下,二維碼的發佈管道就成為了用戶鑒別二維碼安全性的關鍵。

[編輯: 張珍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