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水產養殖也需要農業物聯網的支援

隨著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 養殖理念、養殖方式發生轉變。 即從傳統養殖向健康養殖的轉變, 由數量增長型向效益增長型轉變。

節水、高效、生態、健康型養殖模式已成為我國水產養殖業的主體。 但當前水產養殖業發展仍面臨嚴峻挑戰, 一些矛盾和問題十分突出 。 問題可歸納為近年來, 水產養殖生產經營者多以追求產量和近期經濟效益為目標, 養殖密度過高, 加上保護養殖環境意識淡薄, 養殖病害呈逐年加重之勢, 隨之而來的是藥物濫用現象較為普遍, 以至於水域環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水產品質量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同時傳統養殖業中大量養殖污水的排放, 又加劇了環境污染, 使得發展傳統養殖業與保護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 用具有占地面積小、用水量少、無污染、不收地域、環境、氣候等影響的密集化工廠化集約模式代替傳統的粗放型模式勢在必行,
實現工廠化水產養殖的關鍵是水產養殖遠端監控。

水產養殖環境遠端監控系統是面向水產養殖集約、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發展需求, 基於智慧傳感、無線傳感網、通信、智慧處理與智慧控制等物聯網技術開發的,

集水質環境參數線上採集、智慧組網、無線傳輸、智慧處理、預警資訊發佈、決策支援、遠端與自動控制等功能於一體的水產養殖物聯網系統。 水產養殖環境參數監控系統是利用現有的水質參數感測器、環境參數感測器、水產養殖執行設備等電子產品結合通信網路實現, 採用監控設備將養殖池的水與周圍環境某些與水產品生產關係密切的環境參數進行即時監測和控制。 對養殖水體進行水溫、溶氧、酸鹼度、透明度、氨氮值、及大氣壓、氣溫等參數進行自動監測, 準確地為科學管理提供技術參數, 養殖戶可以通過手機、PDA、電腦等資訊終端, 即時掌握養殖水質環境資訊, 及時獲取異常報警資訊及水質預警資訊, 並可以根據水質監測結果,
即時自動地調整調水、投餌、增氧控制設備, 使魚塘溶氧含量適宜, 保證魚類正常生長, 減少魚病發生, 提高魚飼料的利用率, 作人員無需親臨養殖現場便可監控水產養殖單元的實際情況, 有突發事件時系統自動報警, 水產養殖單元的管理可通過監控設備進行量化的設置, 使得管理更加的數位化、標準化, 有利於統一管理標準, 實現水產養殖的科學養殖與管理, 最終實現節能降耗、綠色環保、增產增收的目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