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跑過萬水千山 唯有雙遺獨一無二

一位美女跑者眼中的成馬升級史

肖夢萍對成馬這條賽道相當熟悉。

雖然成都雙遺馬拉松已經結束了兩天, 但三生三世四海八荒的跑友們似乎體內的洪荒之力還沒有恢復, 全程和半程的初跑者們, 肌肉依舊酸疼著, 那股興奮的勁兒還沒過。

在三萬跑友中, 有一位跑友有些特別, 這是她人生中的第24個馬拉松, 但這條賽道她跑過不止百次, 她也和雙遺賽事有著不解的緣分,

她就是跑圈有名的美女跑者肖夢萍。

“好像從一個小嬰兒看著它慢慢長大, 到如今的氛圍和規模, 感覺很甜蜜。 ”跑過萬水千山之後, 肖夢萍這樣感歎, “最愛的還是雙遺。 ”她也從一個跑者的視角感慨成馬的成長。

三年三個“驚”, 一步步完美

肖夢萍和成馬的緣分很深, 算得上資格的紅娘, 從這項賽事的“起意”到操辦, 她的身影貫穿其中, 而她的身份始終很簡單, 一位普通的跑友。 “三年的時間, 跑了三次全馬, 跑了三次接力, 如果要說三年的不同感受, 那就是三個驚。 ”肖夢萍說, 第一年是“驚呼”, 跑過都江堰古城區的時候, 突然看到路邊古裝扮相的觀眾, 她和其他跑友的體會是一樣的, 驚呆了。 “跑過那麼多比賽第一次感歎, 馬拉松還能這麼玩兒!以前只看過參賽者變裝的,

但從沒看到過賽道裡志願者這樣, 裝成農夫、員外、仙女, 我看到所有跑友全部都停下來拍照合影, 起碼耽擱了好幾分鐘。 ”2016年升級為成馬後, 肖夢萍的感受是“驚豔”——“我的印象太深了, 那天也是雨過天晴, 跑進灌縣古城時突然看得到雪山, 而到了魚嘴後那種雲霧繚繞的感覺非常像仙境, 隨後青城山有10公里的油菜花, 那種美景真的讓人無法跑步, 只有停下來拍照。 ”而今年的成馬, 她的感受是“驚歎”, “驚歎的是成馬的馬拉松氛圍成長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濃烈。 ”不論是領賽包日的博覽會, 還是賽道內跑友的感受, 以及賽道兩邊一直熱情加油的觀眾, 讓人感到馬拉松賽事氛圍非常足, “有一種很成熟的賽事的氛圍,
當地居民自發的互動、自發的私補, 給人一種置身東京馬拉松的錯覺。 ”肖夢萍感歎, 年輕的成馬在當地已經種下了馬拉松的種子, 不論加油的觀眾還是參賽的跑友, 對於馬拉松這項運動的理解和認識在生長。

這裡沒有PB, 但有“最幸福”

跑完成馬後, 肖夢萍發了一則很煽情的朋友圈——“因為工作原因, 在這賽道上跑了上百次, 對每個坡坡彎彎沿途的四季更迭瞭若指掌;這條賽道上陪跑了上百位元熟悉或剛認識的跑友, 這條賽道也成就了我的首兔夢。 ”肖夢萍說, 成馬的賽道根本不適合出成績, “這條賽道坡道很多, 不適合出成績, 但你在這條世界級的自然景觀賽道上追求成績, 會錯過太多美景, 這裡沒有PB(個人最佳成績),

但一定有PH(個人快樂指數)。 ”跑成馬, 就是跑一種享受。

“跑過那麼多馬拉松, 感覺主要分兩種, 一種是出成績、適合競賽的城市馬拉松, 比如說柏林、倫敦, 另外一種就是讓人浮想聯翩有很多特色的馬拉松, 比如布拉格、巴黎、波爾多, 還有成馬。 ”本屆成馬, 在“吃喝玩樂”和享受的參賽體驗上, 又有了全新的體驗, 除了物資極大豐富的補給外, 美食之旅上的各種私補讓人停不下嘴。 “私補最出名的就是東京馬拉松, 而現在的成馬也是這種感覺, 從青城山到都江堰的省道上, 很多農家樂都給跑者獻上了自家最美味的食物, 銀耳湯啊、犛牛肉啊、優酪乳、炸小黃魚、烤的小蛋糕啊, 非常有特色, 味道很好。 ”每一年的成馬, 對於當地的餐飲、賓館、農家樂來說, 也是一場“舞林大會”,“之前青城花園的工作人員還請我支招,弄點啥最吸引跑者,我還說白果燉雞湯,但他們擔心雞湯冷了跑者喝了拉肚子,最後就是主廚弄的點心、溫鹽水,”這種互動的體驗,對於跑者來說,印象很深,也很真實、溫暖。

夢想的賽場,種下馬拉松種子

一個城市,一場馬拉松賽事,對於城市來說,三天的時間彰顯在全國跑友面前,這是盛大的派對、是熱鬧的聚會、也是歡樂的交流,而三天過後剩下的362天,馬拉松對於這座城市,意味著一粒種子——一個關於馬拉松的夢想,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去六大滿貫跑馬,印象最深的就是這種傳承,比如波士頓的跑友們會在衣服上秀參賽的年份,有的人好長一排,看了讓人很羡慕、很嚮往。”這種榮譽感讓人更願意年年來,像一個不會忘記的節日一樣。“我去廈門碰到一位跑友也很感觸,他說以前讀書的時候廈馬比賽學校就放假,他去賽道上當了觀眾,現在大學都畢業了要趕回來參加廈馬,這就是一顆種子。”

而這一屆成馬,種下了很多種子。有了家庭跑和樂跑後,很多年輕的跑者父母推著嬰兒車上賽道,讓寶貝們感受馬拉松的氛圍,也有抱著孩子跑馬的、牽著孩子跑馬的,還有帶著父母輩來體驗的。成馬的意義已經超出了賽道,成為了一個家庭聚會的節日,闔家歡樂的日子。

“我記得幾年前剛到青城山工作時,我在環山路上跑步,背影都是孤零零的,田間務農的農民問我,喲喂,你好跑得哦!看到跑步的人很稀罕。舉辦了成馬後,這兩年我再回去跑步,經常看到環山路上有跑者,這就是馬拉松對一個城市全民運動的促進。”而在肖夢萍身邊,有無數的跑友將人生第一個半馬、全馬獻給了成馬,“家鄉人肯定願意將第一次獻給家門口的賽事。”可以說,成馬讓很多成都人圓了馬拉松的夢想,也讓很多人種下了馬拉松的種子。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陳甘露

也是一場“舞林大會”,“之前青城花園的工作人員還請我支招,弄點啥最吸引跑者,我還說白果燉雞湯,但他們擔心雞湯冷了跑者喝了拉肚子,最後就是主廚弄的點心、溫鹽水,”這種互動的體驗,對於跑者來說,印象很深,也很真實、溫暖。

夢想的賽場,種下馬拉松種子

一個城市,一場馬拉松賽事,對於城市來說,三天的時間彰顯在全國跑友面前,這是盛大的派對、是熱鬧的聚會、也是歡樂的交流,而三天過後剩下的362天,馬拉松對於這座城市,意味著一粒種子——一個關於馬拉松的夢想,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去六大滿貫跑馬,印象最深的就是這種傳承,比如波士頓的跑友們會在衣服上秀參賽的年份,有的人好長一排,看了讓人很羡慕、很嚮往。”這種榮譽感讓人更願意年年來,像一個不會忘記的節日一樣。“我去廈門碰到一位跑友也很感觸,他說以前讀書的時候廈馬比賽學校就放假,他去賽道上當了觀眾,現在大學都畢業了要趕回來參加廈馬,這就是一顆種子。”

而這一屆成馬,種下了很多種子。有了家庭跑和樂跑後,很多年輕的跑者父母推著嬰兒車上賽道,讓寶貝們感受馬拉松的氛圍,也有抱著孩子跑馬的、牽著孩子跑馬的,還有帶著父母輩來體驗的。成馬的意義已經超出了賽道,成為了一個家庭聚會的節日,闔家歡樂的日子。

“我記得幾年前剛到青城山工作時,我在環山路上跑步,背影都是孤零零的,田間務農的農民問我,喲喂,你好跑得哦!看到跑步的人很稀罕。舉辦了成馬後,這兩年我再回去跑步,經常看到環山路上有跑者,這就是馬拉松對一個城市全民運動的促進。”而在肖夢萍身邊,有無數的跑友將人生第一個半馬、全馬獻給了成馬,“家鄉人肯定願意將第一次獻給家門口的賽事。”可以說,成馬讓很多成都人圓了馬拉松的夢想,也讓很多人種下了馬拉松的種子。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陳甘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