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這東西有毒!13歲女孩沉迷其中2天花掉6萬,稱“活著沒意思”!家長該如何做?

廈門13歲的小梅(化名)因身體肥胖, 上小學時因受不了同學異樣的眼光而待在家裡。 久而久之, 玩手機遊戲成了她主要的日常活動。

一天, 家長手機不斷收到扣款短信, 原來是小梅通過綁定的父母信用卡消費了遊戲裝備。 父母找小梅談話時, 小梅主動認錯。 過段時間, 小梅又繼續消費起來, 有時候是淩晨一兩點, 一次消費數百元。 今年初, 為了玩手游, 小梅甚至閉門不出, 短短兩天刷了父母的信用卡6萬多元。

眼看小梅沉迷其中, 又花費不菲, 父母把信用卡解綁。 不料, 小梅竟獨自坐在窗臺上, 念叨著“活著沒意思”,

嚇得父母又重新給綁定信用卡。

小梅最終也被送到醫院治療。 她坦言不去學校是認為沒人喜歡她, 而在遊戲世界裡她很厲害, 很多人誇她技術好, 讓她重新找回了自信。

什麼樣的遊戲如此折磨人???

竟讓13歲女孩有了“活著沒意思”的念頭!

大家一定都聽說過

這款火到快要爆炸的

王者榮耀!

小編最近也沉迷其中

走路在玩!吃飯在玩!上廁所也在玩!

王者榮耀簡直太火爆了!!!

超2億註冊用戶、日活躍用戶5000萬、一月超30億元的流水——《王者榮耀》已成為社會現象級手遊, 隨之問題接踵而來。 部分小學生沉迷後為買遊戲道具刷爆家長銀行卡、為搶奪遊戲中“buff(增益效果)”大打出手, 這些問題怎麼產生?責任又應由誰來承擔?種種問題引發社會廣泛討論。

而令家長擔憂的是

隨著暑假來臨

沉迷《王者榮耀》的小孩越來越多

△ 你以為對手是一名小學生?幼稚, 有可能是兩名

《王者榮耀》相當花錢耗時

在《王者榮耀》中, 你花費多少精力才能成為“大俠”?小編通過《王者榮耀》一個符文系統, 或可略窺一斑。

小編諮詢了多位玩家好友, 《王者榮耀》中要想拿滿符文(30個5級符文), 差不多需要3000塊錢, 如果“純手工”積累, 正常玩家差不多需要一年的時間, (即玩一千場左右, 進入排位賽階段後一般每場花十幾分鐘到幾十分鐘不等)。

更可怕的是!

王者榮耀火爆後

有不少人因沉迷遊戲被騙!!

福建廈門警方最新發佈的一組資料統計

2個月8起詐騙!最小受害者14歲!

據統計, 僅6月份, 廈門警方共接報5起嫌疑人利用《王者榮耀》遊戲的詐騙警情, 被騙金額達1.64萬元。

而據廈門市反詐騙中心, 五月以來, 共接報與《王者榮耀》遊戲關聯的詐騙警情8起, 涉案金額33000多元, 受害者年齡最小只有14歲, 有不少都是在校學生。

還有前不久發生的一件事

讓所有家長倒吸一口涼氣!!

6月22日晚上六點,浙江13歲男孩毛毛因為癡迷打《王者榮耀》,和父親發生口角被沒收手機後,一言不合,居然從四樓一躍而下……毛毛被救蘇醒後第一句話竟然是:我要登錄帳號!

驚人現象:“王者農藥”玩家嚴重低齡化

不久前,一則“深圳11歲男孩趁父母不在家,偷取父母銀行卡和手機玩《王者榮耀》花光家中3萬元積蓄,家長訴至法院”的新聞曾引發各方熱議。

而有報導顯示,《王者榮耀》一大特點就是玩家低齡化嚴重,小學生玩家佔據《王者榮耀》用戶57%以上,成為《王者榮耀》的主力軍,小學生沉迷遊戲成為巨大隱憂。

此前,人民日報發文

抨擊《王者榮耀》“陷害人生”

而為了防止沉迷

7月4日

《王者榮耀》宣佈推出並試運行

全新健康遊戲防沉迷系統!

然而小編親測發現,

好友列表裡小學生並未下線,

遊戲中仍有大量小學生出沒。

記者調查:未成年人身份證資訊可被替換

騰訊公佈了“《王者榮耀》健康系統”上線試運行的首日情況。資料顯示,截至7月5日淩晨5:00,健康系統生效的最高峰時段出現在用戶遊戲時間最集中的晚間。在同一個小時內,共有34萬個帳號受到健康系統的保護,在登錄遊戲達到限時時段後下線。同日,與健康系統配套運行的騰訊“成長守護平臺”新增綁定帳號增長45萬。

不過,系統上線的第一天有遊戲論壇發佈了破解的方法。據相關人士介紹,解除防沉迷的方法就是將未成年人的身份證資訊替換為姓名相同、但身份證號不同的成年人身份證資訊。如果之後身份證持有者進行實名認證從而頂掉了被破解帳號的實名認證,店家還會提供“免費綁定另一個身份證”的服務。

網售成年人帳號僅需10元

另據網友爆料,還有部分網站公開銷售認證過的成年人帳號。

記者在淘寶和閑魚進行搜索發現,《王者榮耀》的帳號不僅供貨量很大,價格也都相對“親民”。賣家均表示,有已實名認證過的遊戲帳號在售,價格為10元至150元不等。一名賣家介紹,“10元的帳號是僅完成了實名認證的‘白號’,而150元的帳號則是內含金幣和有一定段位的帳號”。

專家呼籲:別讓手游成為黑網吧!

減少網路遊戲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日漸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國家有明令規定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但是,我國現今並未有完善的手遊防沉迷系統。專家呼籲,為防止低齡玩家過度沉迷,手游監管應與時俱進。

有網友提出疑問:為何對線上線下監管不同?中國傳媒大學法律系副主任鄭甯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傳統網路遊戲監管政策主要是針對PC端網路遊戲與網頁遊戲,對近年興起的移動遊戲(手遊)一直未有明確界定,形成了一定的監管盲區。

2016年年底,文化部發佈了《關於規範網路遊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工作的通知》,這是移動遊戲第一次被納入政策監管範圍。鄭甯認為,手遊端監管政策需要進一步落地,除了網路遊戲登錄實名制外,應儘快啟動建立網路遊戲的暴力性評估和分級制度。

癡迷遊戲,家長堵不如疏

如果孩子癡迷電子遊戲,家長怎麼辦呢?有心理專家總結了四個字——堵不如疏。

“癡迷遊戲的五六年級孩子,此時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以前依附于大人,而現在要建構一個自我世界,而此刻手裡的遊戲,就像自己的世界。另外,我們發現,一些火爆的遊戲,甚至成為孩子們的社交工具。

比如《王者榮耀》這款遊戲,在學生中很紅,有的孩子還說,別人都在玩,我不玩,和別人都沒什麼話可以說。一些現實生活中,學習成績一般的孩子,但遊戲打得好,他可以從另一個管道獲得價值感和成就感。

“另外要對孩子自控力進行培養。玩遊戲的時間和孩子商量,事先對時間做出一些適當規定。比如一局遊戲打完,需要20分鐘,那麼家長不要卡在15分鐘。約定好時間,家長還要加強督促,不能不管,時間快到了,要提醒下孩子。同時,注意時間的彈性度掌握。”

給孩子做測試,看是否有網癮

1.每個月上網時間超過144小時,平均一天4小時以上。

2.頭腦中一直浮現和網路有關的事。

3.無法抑制自己上網的衝動。

4.上網是為逃避現實、戒除焦慮。

5.不敢和親人說明上網的時間。

6.因上網造成課業及人際關係的問題。

7.上網時間往往比自己預期的時間久。

8.花許多錢在更新網路設備或上網上。

9.花更多時間在網上才能滿足。

凡有5項以上的回答為“是”,可說明上網成癮。

還有前不久發生的一件事

讓所有家長倒吸一口涼氣!!

6月22日晚上六點,浙江13歲男孩毛毛因為癡迷打《王者榮耀》,和父親發生口角被沒收手機後,一言不合,居然從四樓一躍而下……毛毛被救蘇醒後第一句話竟然是:我要登錄帳號!

驚人現象:“王者農藥”玩家嚴重低齡化

不久前,一則“深圳11歲男孩趁父母不在家,偷取父母銀行卡和手機玩《王者榮耀》花光家中3萬元積蓄,家長訴至法院”的新聞曾引發各方熱議。

而有報導顯示,《王者榮耀》一大特點就是玩家低齡化嚴重,小學生玩家佔據《王者榮耀》用戶57%以上,成為《王者榮耀》的主力軍,小學生沉迷遊戲成為巨大隱憂。

此前,人民日報發文

抨擊《王者榮耀》“陷害人生”

而為了防止沉迷

7月4日

《王者榮耀》宣佈推出並試運行

全新健康遊戲防沉迷系統!

然而小編親測發現,

好友列表裡小學生並未下線,

遊戲中仍有大量小學生出沒。

記者調查:未成年人身份證資訊可被替換

騰訊公佈了“《王者榮耀》健康系統”上線試運行的首日情況。資料顯示,截至7月5日淩晨5:00,健康系統生效的最高峰時段出現在用戶遊戲時間最集中的晚間。在同一個小時內,共有34萬個帳號受到健康系統的保護,在登錄遊戲達到限時時段後下線。同日,與健康系統配套運行的騰訊“成長守護平臺”新增綁定帳號增長45萬。

不過,系統上線的第一天有遊戲論壇發佈了破解的方法。據相關人士介紹,解除防沉迷的方法就是將未成年人的身份證資訊替換為姓名相同、但身份證號不同的成年人身份證資訊。如果之後身份證持有者進行實名認證從而頂掉了被破解帳號的實名認證,店家還會提供“免費綁定另一個身份證”的服務。

網售成年人帳號僅需10元

另據網友爆料,還有部分網站公開銷售認證過的成年人帳號。

記者在淘寶和閑魚進行搜索發現,《王者榮耀》的帳號不僅供貨量很大,價格也都相對“親民”。賣家均表示,有已實名認證過的遊戲帳號在售,價格為10元至150元不等。一名賣家介紹,“10元的帳號是僅完成了實名認證的‘白號’,而150元的帳號則是內含金幣和有一定段位的帳號”。

專家呼籲:別讓手游成為黑網吧!

減少網路遊戲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日漸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國家有明令規定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但是,我國現今並未有完善的手遊防沉迷系統。專家呼籲,為防止低齡玩家過度沉迷,手游監管應與時俱進。

有網友提出疑問:為何對線上線下監管不同?中國傳媒大學法律系副主任鄭甯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傳統網路遊戲監管政策主要是針對PC端網路遊戲與網頁遊戲,對近年興起的移動遊戲(手遊)一直未有明確界定,形成了一定的監管盲區。

2016年年底,文化部發佈了《關於規範網路遊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工作的通知》,這是移動遊戲第一次被納入政策監管範圍。鄭甯認為,手遊端監管政策需要進一步落地,除了網路遊戲登錄實名制外,應儘快啟動建立網路遊戲的暴力性評估和分級制度。

癡迷遊戲,家長堵不如疏

如果孩子癡迷電子遊戲,家長怎麼辦呢?有心理專家總結了四個字——堵不如疏。

“癡迷遊戲的五六年級孩子,此時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以前依附于大人,而現在要建構一個自我世界,而此刻手裡的遊戲,就像自己的世界。另外,我們發現,一些火爆的遊戲,甚至成為孩子們的社交工具。

比如《王者榮耀》這款遊戲,在學生中很紅,有的孩子還說,別人都在玩,我不玩,和別人都沒什麼話可以說。一些現實生活中,學習成績一般的孩子,但遊戲打得好,他可以從另一個管道獲得價值感和成就感。

“另外要對孩子自控力進行培養。玩遊戲的時間和孩子商量,事先對時間做出一些適當規定。比如一局遊戲打完,需要20分鐘,那麼家長不要卡在15分鐘。約定好時間,家長還要加強督促,不能不管,時間快到了,要提醒下孩子。同時,注意時間的彈性度掌握。”

給孩子做測試,看是否有網癮

1.每個月上網時間超過144小時,平均一天4小時以上。

2.頭腦中一直浮現和網路有關的事。

3.無法抑制自己上網的衝動。

4.上網是為逃避現實、戒除焦慮。

5.不敢和親人說明上網的時間。

6.因上網造成課業及人際關係的問題。

7.上網時間往往比自己預期的時間久。

8.花許多錢在更新網路設備或上網上。

9.花更多時間在網上才能滿足。

凡有5項以上的回答為“是”,可說明上網成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